攝 生 一
書籍目錄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五別絡
攝 生 一

攝 生 一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 1,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 3,和於術數 4,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5,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 8,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 眞;不知持滿 9,不時御神 10,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素問上古天眞論)

詞 註

1.度與渡通,過也。「春秋皆度百歲」,就是年齡都能超過一百歲。
2.「知道者」:就是懂得養生法則的人,如王冰說:「知修養之道。」馬蒔說:「凡篇內言道者五,乃全天眞之本也。」
3.「法於陰陽」 「法」取法的意思。張景岳說:「天以陰陽而化生萬物,人以陰陽而營養一身,陰陽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四氣調神大論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古人用這種養生方法,來適應大自 然氣候的變化,以保護身體的健康。關於養陰養陽的具體方法,見後第四節四氣調神大論。
4.「和於術數」:「和」調和的意思。「術」技術。「數」方法。古代運用的術數分二種:(一)用於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正如張景岳所說的:「術數,修身養性之法也。」(二)如宿命論的星相卜筮,亦以五行生剋的說法,來推測人事變化吉凶。至於養生中術數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如馬蒔說:「術數所賅甚廣,如呼吸按蹻,及四氣調神論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之道,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陰陽應象大論七損八益,靈樞本神篇長生久視,本篇下文飲食起居之類。」
5.「形與神俱」:「形」指形體,「神」指精神。「形與神俱」就是形體與精神相稱、協調。
6.「天年」:卽天賦的自然壽命。
7.「以酒爲漿」:「漿」是指流質食物,孟子說:「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以酒爲漿」是指嗜酒過度,也就是飲食無節的例子。所以吳崐說:「古人每食,必啜湯飲,謂之水漿,以酒爲漿,言其飲無節也。」
8.「以妄爲常」:「妄」是不正常。「常」是正常。「以妄爲常」就是以不正常的生活習慣,作爲正常的生活規律。
9.「不知持滿」:「持」保持的意思。「滿」指精氣充足。「不知持滿」猶言不知道保養精氣的充足。所以馬蒔說:「當精滿之時,不知持之。」
10.「不時御神」:「御」駕馭,卽使用的意思。「神」指神氣,可能相當於現代所說的腦力。「御神」:滑伯仁說:「保御神氣也。」故「不時御神」意思是不能適時的使用自己的神氣,卽意味着過分或不正常的使用腦力。

語 譯

   我聽說上古時候的人,他們的年齡大都能超過一百歲,並且在行動上也不見衰老;而現在的人,年齡到五十歲的時候,動作就顯得衰老了,這是由於時代環境的不同呢?還是由於人們違反了養生的法則呢?岐伯回答說:上古時候的人,他們大都知道養生的法則,取法於陰陽,和調於術數,飲食有節制,作息有常規,不去無故消耗精力,所以能够身體健康,精神飽滿,活到他們應該活到的年齡,到百歲以上才死去;而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飲酒無節制,生活不循常規,如醉後入房,因貪欲過度而使精液枯竭,因過於消耗而使元眞散失,不知道保持精氣的充足,不能適時的駕馭神氣,只追求一時的快意,而實質上卻違反了正常生活的樂趣,其作息又沒有一定的常規,所以到五十歲就顯得衰老了。

按 語

   本節經文的主要精神,是介紹古人養生的法則。同時,又反面說明違反了養生法則所遭致的不良後果。其養生的方法注意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經常鍛鍊身體,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起居、勞動都要有的。一定的常規。如能做到這幾方面,才能使身體健康,防止疾病和早衰的發生,達到延長壽命的目的。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 1 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 2,乃客其形。 (靈樞百病始生篇)

詞 註

1.「卒」辭源:「粗忽切,音猝,急也,匆遽之貌,如倉卒,迫卒。」
2.「兩虛相得」:「兩虛」是指體虛和虛邪。「兩虛相得」就是指體虛的人遇到了虛邪的侵害。故張景岳說:「若人不虛,雖遇虛風,不能傷人,故必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得,乃客其形也。」馬蒔亦說:「然此諸外感者,不得天之虛邪則不能傷人,又不得人之本虛,此以天之虛,人身形之虛,兩虛相得,所以諸邪得以客身形耳。」

語 譯

   正常的風雨寒熱因它不屬虛邪,是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另一方面,雖然突然遇到疾風暴雨(反常氣候,也可以說虛邪),而亦不發生疾病,這是因爲人的體質不虛,所以雖有邪氣亦不致於傷人。凡是疾病的形成,必定要虛邪之氣,與人素虛的形體,兩虛相遇,才能侵犯人體而發生疾病。

按 語

   本節論述了人之患病的基本關鍵—— 兩虛相得。並指出了雖有外在致病因素的存在,若人之體質不虛,是不會引起疾病的,從而更可體會到攝生可以達到防病的效果。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