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七 ~ 九
書七 ~ 九

書七 ~ 九


Bg B23

一九四七年
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書七  卅五年冬十一月初三日

   澹園賢弟左右:

   頃奉十月朔日。手書,殷勤懇到,何減骨肉。九年之中,滄桑屢變,天荊地棘,慘不忍言! 貴省屬淪陷區,尤為沈痛。戰事初起,音問阻隔,東望浙雲,系念 足下未嘗忘也 去歲勝利,即冀 足下當有書來,不意今日尊函始從天降。信知善根深厚,再生更慶,舉宅平安,椒聊繁衍,因果不昧也。予雖遭遇國難,而蜀中陪都所在,最稱完善,因此蒙福。庸人之報,慚極慚極。數年之中,常周遊于德陽,廣漢,金堂之間,講演未輟。但風燭殘年,老病頹唐,殊屬可憐。


   來書說大乘止觀法,修無念行,此實性宗妙諦,與密宗四瑜伽之無上瑜伽平等,為宗門秘訣。其所述觀法,謂「一念起時,亟為觀照,正觀照時,前念既滅,後念未起,現在無念。」此法便是觀于無念云云,與鄙意稍異。我之所據,如經偈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此為真正發菩提心,此為無念無住無相行。弟如領悟,以後尚可再說。

書八  卅六年春正月初三日

   昨接手書,重問修無念行。夫無念一法,成佛正因,經中分明屢說,不止《起信論》有之。論中止觀門,言真如三昧,即修無念行之法。不此之務,而止解篇首數語,那有是處!弟如用功,請多讀《起信論賢首義記》,于經則讀《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久久熟誦,當有理會。


   學法必先具二條件:一不務外,二心要沈寂。違此百劫不成。 賢弟誠心學法,吾有警惕者三:一,佛法以心地為本,不可捨本逐末。二,方便乃是行門,不可忘本體而執手續。三,世事虛假,不可認真。倘以為真,何能與法空相應?怎得入理?此外則常發菩提心為要。


   來書又索講稿,茲寄廣漢講錄,略具大概,勿必示人,吾風燭殘年,餘生復幾,望賢昆仲媲美袁中郎,吾願斯滿。令兄藕村處,但告他:「至心念佛,時時有彌陀加被。」觀法未成,自不知耳。

書九  卅六年春閏二月朔日

   君聞我說真如三昧,不知與觀無念是一事,可知元明以來,馬鳴宗雖在人口,其學荒矣。起信論以真諦本為定,何也?賢首依此疏故,龍樹依此造論故。唐譯止作參考,裂網疏不佳。善說法性者,法相融歸法性。此疏多塗附名相,教初學差可,通法性有礙。起信以賢首為正宗。不可以難解而置之。(商務印書館有義記講義)此論是吾國佛法第一導師,不可忽。


   來書述所學無念觀,全不是。君當知學觀為種善根。我今問汝,以何者為種子?種在何處?如何播種?吾今教汝曰:種在法界心上。(法界心即汝無明心是、其體即真如。)法界心如田,信自心有佛性(即汝覺性)是種子,以般若觀心是播種。(不分別而觀心不体、自然明白。)久觀則定慧生,是善根生。再觀是善根增長。大徹悟是善根成熟。君修無念,而分別心多,怎得與般若相應?吾念君求法甚殷,今當教以發勝義菩提心:

勸發真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事前自省四件

〔不是靜坐時用的、在事前應先知之。〕

(一)為何事?
 如為利益願求、則因不正。當求明心見性。
(二)洗舊解。
 應將舊見舊聞、洗滌淨盡。


(三)用何心?
 當遠離覺知之心、所謂離心意識、不用心 。
(四)修何行?
 不雜法相、唯觀心。守心不動一法。

二、正行法

〔此法依據達摩大師所傳四句。有真信者俱可學、不信則勿學。〕

(一)外息諸緣。
 把根塵事,拋撇淨盡。
(二)內心無喘。
 喘者動也,言心不動。


(三)心如牆壁。
 言分別不起,離能所也。
(四)可以入道。
 此句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


   每日跏趺坐,照三句觀心。心念若起,亦不制止,亦不隨逐。須觀妄念無性,其體是空,心自寂矣,妄念息時,心源空寂,般若相應,真性始現。此法即是無念行,無住行,不動行,即是真如三昧;與《起信論》一鼻孔出氣,一念頓證。(觀中不宜現境界,至要。坐之次數與久暫,隨便。)

三、受法儀式

   須沐浴已,禮佛白言:「弟子某某,今從某大德所,學發菩提心,信樂歡喜,終身奉行,誓不敢忘。」如是三白,三頂禮。以後但行,不須啟白。從此不得懈怠一日。誦念可減少,《金剛經》可誦,孰謂凡經皆日日誦。今但發菩提心,直入聖域矣,何必貪多?

   來書又問:《起信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彼佛即彌陀乎?真如法身又如何觀?答曰:彼佛即彌陀,亦即自心。何以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自他不二故。觀真如法身,即是觀自心。何以故?無明實性即佛性,(佛法即真如)幻化空身即法身故。(法身即真心。)

附【指月錄】初祖說法記

   《別記》云:祖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祇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曾未契理,祖祗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弘恕敬錄,以供同修者之參閱。)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