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直解 卷上

匡山逸臾憨山釋德清直解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威儀。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讚謝也。因前佛云「猶如翳目,見空中華」。以上開示『根身世界,一切清淨,如空華影落』故,此謝云「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也。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脩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此金剛藏啟請,因聞佛說「眾生本來成佛」一語,頓起三疑,故興此問。意謂佛初說「眾生因無始無明,妄認身心,故有生死」。且云「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此則無明乃眾生本有也,云何復說眾生本來成佛?若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無明耶?若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則一切如來是已成之佛,何時復生一切煩惱耶?因聞『眾生本來成佛』,與『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之語相違,故展轉三疑,以致此問。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展虔誠。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脩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讚許誡聽。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
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機默佇。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此意責問者,不應以生滅心妄辯圓覺之體也。以十法界迷悟因果,皆生死邊事,從妄見有,圓覺性中本無此事。若以妄見而辯圓覺,則此覺性亦同生死法矣。世界有三種,謂眾生正報世間、依報世間、諸佛為智正覺世間,此總該十法界依正因果也。『始』謂迷本之因,『終』謂涅槃之果。「生滅」乃眾生之身心,該住異之四相。前後乃三際前後,乃過未以該現在。
「有無、聚散」,乃世界成住壞空。「有無」乃住空,「聚散」乃成壞。『起』謂三界生死,『止』謂二乘涅槃。如上之事,乃妄見妄想,念念相續,從來生滅不停,循環往復,種種取捨,如此皆是輪迴生死之妄見也。若以此妄見而辯圓覺,而圓覺性亦同生死之法矣。故云「即同流轉」。若以妄見而免生死,無有是處。此總責顛倒,下以喻詳示。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此以四法喻妄見也。湛水無波,因動目而有波;定眼無輪,由旋火而有輪;月岸不移,因雲舟而運動。「湛水、定眼、月、岸」,通喻覺性;「水波、火輪、雲駛、舟行」,通喻妄見。
善男子,諸旋未息,
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此先合喻。「諸旋」乃水波、火輪、雲駛、舟行,「彼物」指湛水、定眼、月岸。謂『旋』若未息,而「彼諸物」必難先住也。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以淺況深,通責迷倒也。意謂世間淺近之事,若旋不止,而彼物必難先住,何況以生死妄見,而辨淨妙常住之覺性,豈不墮彼流轉耶?此三惑之興,實由妄見分別耳。此總責三疑。下正答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