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 淨業往生
書籍目錄
附錄 — 淨業往生

附錄 — 淨業往生


Bg S18

   最近幾個月來,由於某密宗大德提倡「消業往生」,並抨擊「帶業往生」是沒有經證的;換句話說,如果有人念佛求生淨土,準備「帶業往生」的話,是不可靠的。這一來,使得深信西方彌陀淨土的中國佛教徒,引起軒然大波,爭論紛起。似乎這一傳承千年的權威信仰,受到考驗。這問題,是值得探討的;而敎内有關佛法上信、解、行、證的辯論,筆者向來是不感興趣的,歷年來曾看到一些有關佛法的辯駁,給我的感覺不是宗派意識門戶之見太強,便是情緒化太濃烈。這種「宗派」及「情緒」的『結』,如果不先予以「解脫」超越的話,則任何探討辯論,最後都難免流於「戲論」甚至是離了題的漫罵式人身攻擊了。


   筆者原本無意介入這一爭論,然而因個人講學及宏法因緣,所到之處,不斷的有人以此問題,要我表示「我的見解」。除了當面的解說外,亦使我感到這是當前學佛人士普遍關切的問題,有必要提出個人修學淨土的淺見,供教内大德參考;尤其每當我想起「西方淨土」是引我走入佛門終於出了家的這一殊勝因緣及恩德,更覺得應該這樣做。不過,我不是幫那邊的腔,筆者與目前參與這次辯論的雙方大德,均缺乏任何個人之間的因緣。而我所以選定以「淨業往生」這一名詞,做爲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並非標新立異。依筆者讀經淺見,「帶業往生」固然經上沒有明文,而「消業往生」卻也同樣經上沒有明文;兩者伯仲之間,各得一邊。而「淨業往生」卻有多處經文可以爲證。


   首先必需認識而把握的重點是:「淨土」是大小乘的共趨共仰的佛國理想界,如唯識、三論、天台、華嚴各有淨土信仰及淨土的修持法門。換句話說,即各宗都有各自主張的「往生淨業」;乃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有彌陀淨土的淨業,往生東方藥師淨土的有其淨業,往生兜率淨土的亦有其淨業。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清淨國土,往生那一國土,都決定於與此一國土相應的「淨業」而往生。所以我這裏所說的「淨業往生」,不可誤以爲是淨除業障而往生,而是積極性的「成就了往生的淨業」便蒙佛力相應攝受,相應淨業而往生。至於「業」是要帶還是要消,姑不論其是善是惡還是無記,如以中觀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般若慧之正見而論,可能對於「業力」尙乏「如實知」罷!—— 尙隔一著。以下略引經文,以證「淨業往生」乃本出自佛經,並盼修持淨土法門的學佛者,肯定信心「專修淨業」,便能決定往生不疑。


   劉宋時疆艮耶舍譯的『觀無量壽經』云:「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爲汝廣說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爲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的三世諸佛淨業正因」①。非常明顯而可貴的是這裏,短短的連貫經文中,一共四次提到「淨業」這名詞,並強而有力的宣說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依觀經來說,九品三輩的往生階位,十六觀的境界正觀,悉可稱爲「淨業成就」。觀經云:「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弗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②。


   姚秦鳩摩羅什譯的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③。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的「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亦云:「又舍利子,若有淨信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繫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衆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祜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衆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國土」④。從這一經二譯的經文看,一則說「執持名號 …… 一心不亂」,二者說「聞已思惟 ······ 繫念不亂」。這兩位歷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大師,是如何忠實而肯定的傳揚淨土信仰及專修「淨業」的法門啊!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的「佛說無量壽經」與王日休校輯的「佛說大阿彌陀經」。經文同樣的敍述阿彌陀佛於因地時,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前發「四十八大願」,攝受十方有緣衆生往生彼國。這四十八大願,除了大部份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外,其中有幾個大願都是肯定的宣說,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至於康僧鎧譯的第十八願與王日休校輯的第二十九願,同樣說到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能往生。這一願與觀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做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敎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得往生極樂世界」⑤。兩經所提到的乃至十念的往生淨業,互有出入,似有矛盾。


   我常形容:這是佛法!救濟罪苦有情的最高大慈大悲之流露,也是宗教給予人類生命黑暗墮落面的最後一線生機!洗心革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乘佛法的權宜善巧,諸佛菩薩的慈悲方便,允非吾儕薄地凡夫,可妄情猜測的啊!觀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


   上來專依西方彌陀淨土而論述其以何「淨業」便得往生。而筆者在十方淨土中,卻獨鍾情於兜率天的彌勒淨土。劉宋時居士沮渠京聲譯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云:「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衆,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爲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爲正觀。……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衆名香妙花供養,行衆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⑥。很明顯的,此經又提到「修諸淨業」的經文名詞;由此可見淨土法門的往生條件,決定於是否成就了往生的「淨業」纔是主要關鍵。彌勒淨土法門,還有多種經典,茲不贅述。


   「淨土」的信仰確爲佛法上一切大小乘各宗派均有的佛國理想;成佛是一切佛教徒共同的最高大願,所以「佛果」的「依正二報」固然是一切佛教徒共仰的理想界。儘管各宗對此法門解說容有不同,而佛法有此「方便善巧」的殊勝法門,是不容懷疑的。歷史上的古德,由天竺到震旦,於此法門而「信、願、行」者衆矣!古德有云:「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望文生義,三世佛寃」。


   初期大乘經的「思益梵天所問經」說:「若人能於如來所說文字語言章句,通達隨順,不違不逆,和合爲一;隨其義理,不隨章句言辭,而善知言辭所應之相。知如來以何語說法,以何隨宜說法,以何方便說法,以何法門說法,以何大悲說法。梵天!若菩薩能知如來以是五力說法,是菩薩能作佛事」⑦。龍樹大論師於大智度論云:「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8。若修學佛法者,能融會貫通四悉檀的善巧方便,筆者以爲「無諍」的佛法,或者較能避免「見諍」罷。但願此文,帶給專修淨土法門的行者,把握到以「淨業」而隨願十方清淨國土皆得往生。


七十一年十二月九日完稿於圓光佛學院教務處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