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呂洞賓,剛由仙道皈依佛門時,有一天,想要試一試人世間的眾生根機如何?度化難易否?他即以一個老頭子的樣子降臨凡間,在路上正好遇到一個年輕人,他就上前問道:
「年輕人!你希望什麼,只要你說出來,我都可以滿你的願。」
這位年輕人心想:世間最貴重的東西就是黃金,有了黃金什麼事都可以做,因此他就回答說:
「我希望有一塊黃金!」
呂洞賓隨即用手向身邊的一塊石頭指去,那塊石頭立即變成黃金,呂洞賓就拿了這塊變成的黃金說道:「年輕人!就算你我有緣,今天這塊黃金就做為我們的見面禮吧!」
這個年輕人剛開始時,是被呂洞賓點石成金的情形楞住了,再聽到呂洞賓的話後,思索了一會,說道:「我不要這塊黃金。」呂洞賓被這位年輕人突如其來的不尋常反應,給弄得莫名其妙,問說:「為什麼現在你不要了呢?」
「我要你那隻能點石成金的手指。」
「為什麼呢?」
「剛才你說要滿我的願,多謝你給了我這塊黃金,但一塊黃金總有用完的時候,不如把你的指頭給我,以後當我要用錢的時候,就可以點石成金了。」
這個年輕人的心,毫無厭足,給呂洞賓很大的失望,自嘆眾生真是難度!
附註:

人生的罪惡,世間的禍患,都是由於心無厭足而來,人們雖然明明知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但是活一天,總要對這個世間貪求一天。可是,人們要想真正離生死、出三界,就得修正道、學知足,否則永無成就之日。
在佛法裡說,財富為五家所共有:
1. 貪官污吏可以假借權勢,敲你竹槓;
2. 水火無情,可以使你的財富毀於一旦;
3. 土匪盜賊,可以向你強取豪奪;
4. 刀兵戰爭,烽火連年,迫使你拋棄家財,流離失所;
5. 再多的財富,若是子孫不肖,吃喝嫖賭,不出幾年,就足使你傾家蕩產。
由上所述可知,我們的財富,不是和貪官污吏、水火、盜賊、刀兵、不肖子孫等五家所共有的嗎?假如我們能有這個覺悟,就會知足常樂,對於財富的支配,施諸於悲敬,用於有用之處,唯有如此,這些財富才真正屬於你自己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