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置心一處」
1
2.「置心一處」
五十一、數息中發現吸氣與呼氣中的空檔如何運作?
答:在數息當中發現吸氣跟呼氣兩者之中的空檔,這個空檔要怎麼運作,你先發現再說。發現以後,你會知道基本上它是吸氣轉爲呼氣、呼氣轉爲吸氣的那個空檔,你要能夠很明確的掌握到才能說要如何運作。如果現在掌握不到也就不用講了,等到你掌握到時就會知道要怎麼運作,自己會發動,你會引爆,引發你要怎麽做的那個意念。
五十二、脊椎會痛是否與脊椎側彎有關?腳曾經運動傷害常會痛,為什麼中醫或國術館都建議不要打坐?我覺得雖然打坐會痛,可是會有機會復原,所以我不想聽他們的話。
答:不一定有關,當然脊椎側彎會痛,但脊椎不側彎也會痛,不一定跟側彎有關。腳曾經運動傷害常會痛,爲什麼中醫或國術都建議不要打坐?因爲他怕你痛。雖然打坐會痛,可是會有機會復原,所以不想聽他們的話;你自己決定,總不能叫我們兩個去吵架。
如果有內傷或受過外傷,打坐時就要自己調整,不能雙盤的話就單盤,不能單盤就金剛坐。坐是最好的一種方法,可是如果你的身體真的不行也不一定要坐,可以改用其他的方法。你真有意志力要進行,就要知道在傷復原好轉的過程中可能會更痛,或是會有些生理變化出現。
但是像腳斷了一隻,或少了一截以後,這樣的傷害用打坐是不會復原的。不要想說:「那個時候摔倒,接骨師沒幫我接好,來打坐看看能不能夠變成一樣長。」要真這樣,外科醫師就改爲打坐科好了。不要迷信打坐一定會怎麼樣。
我們說的是一些隱藏性的疾病,通常透過打坐會好,但是主要的目的不在這裡,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別想。如果修禪是爲了把腳復原也沒有意義,是想「斷煩惱」不要爲腳再起煩惱比較重要,其他跟修學佛法禪坐沒有關係。
呼吸當中有短暫的停止狀況,可能是在呼氣還沒呼盡時就產生妄想,所以才會仍有妄念,是因爲妄念在起作用,所以會忘記呼吸。
五十三、「數」、「隨」、「止」、「觀」、「還」、「淨」在哪個階段,才開始參話頭?我們在數息的階段、或行香時能參嗎?
答:可以說不必一定是如何,認爲怎麼樣好就可以,哪個階段都可以,所以數息的階段、行香的時候也可以參話頭。但是這樣是比較不是良好的辦法,既然是數息,意思就是「置心一處」在風門上,就不要參話頭。假如參話頭,基本就不是在數息,因爲你的心不是放在數息上。如果說是透過數息做個前行,把身心給靜下來以後再提起話頭,這是可行的方便。現在坐下來要找話頭卻是心思紛亂,透過數息的方便,讓身心比較寧靜、妄想不那樣到處流竄時,就提起正念參話頭,這樣跑香、坐香都無所謂。
在「數」、「 隨」、「止」、「觀」、「還」、「淨」六個階段中,正式要參話頭是指「止」法成就以後,你的生命觀境會現前,這時就進入觀心法門,話頭是從這個地方正式開始。現在所謂的參話頭其實是止住妄想的功夫,跟訓練 「置心一處」是不一樣的;假如要以「置心一處」來講,就是心不放在風門放在話頭上,拿話頭來「置心一處」,這樣可以。但是真正的功夫是用在止住妄想後、生命觀境現前,用疑情、話頭來當動力,推動生命的境界。
五十四、「參」時是否要清除大腦的思維模式?我們所有的「資料」好像只有大腦的記憶,「參」不用思維嗎?不用大腦的資料嗎?
答:「參」不是用大腦去推理,不用大腦的思惟模式,只要提著疑情就好,就像母雞孵蛋一樣趴在那裡就好,不要三不五時又去翻看小雞出來了沒有,這樣雞會死掉啊!不要用大腦,抱著它就對了。
我們所有的資料其實都是大腦的記憶,百分之百都是。「參」就是不用思惟,就是把蛋顧好,不要讓暖氣跑掉,冷氣跑進來小雞就死了,要像孵蛋那樣。「參」的意思就是開始顧好,讓你的疑情或話頭,如茶如火地熱起來,不用思惟也不用大腦資料。
五十五、電視上有法師說:「初學佛不要禪坐,悟後起行,才不會入魔。」此言正確否?
答:不要這樣問,我們沒有這種說法,那位法師要這樣講,他就是這樣教,你只取出一段來就像「斷章取義」,我們不知道他前面怎麼講。假如對一個剛發心出家的人,他可能會告訴他:「你現在才出家最好發心五年學戒、學律,把這個學好以後,進一步再談修法的問題。」如果你忽略前面那一段,直接就講這個,這樣沒辦法答覆。
基本上講到初學、剛接觸佛法的人,不要馬上就參禪,要先認識佛法,要不然你怎麼參?這個悟後起修的「悟」不是開悟的悟,這個「悟」只是說了解,了解佛法是什麼以後再來坐禪,才不會跑到外道禪去,因此這樣講也沒有錯。所以不能只用一句話來論斷法師。
五十六、不知我們華嚴弟子怎樣才為開悟?外傳:蕭平實的弟子開悟及明心見性的一大堆,又怎麼認定呢?
答:你的問題要去問蕭平實不是問我。假如以剛才那個了解以後就叫開悟,那我們華嚴每一個人都開悟了。我們這邊講開悟跟明心見性是有分別的,有一些是叫做相似開悟、相似明心見性,就像前面說的那種情況,叫做「相似境界」譬如說境界在一公里遠的地方,你現在走了一百公尺,就可以叫做「相似境界」,因爲你有走就有進步,有一百公尺也算有一百公尺的成就,所以我們說「成就不等於解脫」。
悟有淺深,你的悟是悟到一百還是五十?有沒有悟到一公里?就要看蕭平實先生怎麼給他的弟子做定義,我們沒有這樣的定義。明心見性也是,有人是把它分開來,有明心不見性,見性不明心,也有明心又見性的。明心跟見性一樣嗎?有人認爲一樣,有的人認爲不一樣,這個部份不必去強求。
如果你依止蕭平實的指導,你就跟他學,學到真解脫、了生死、出三界,至於他的開悟是權說還是實說,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定義開悟跟明心見性,這我也不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有人以他的見解去給這個名詞做定義,然後拿來當做教他的弟子或學生的規範,那是他的教學法。在教學法上開方便,有時候爲了鼓勵弟子,他可能身心殘破意志不堅,爲了鼓勵他也不爲過,可是這只是鼓勵的話。至於蕭平實的事要問他本人,我們不做批判,對他過度讚美可能會誤導大眾,對他嚴厲批判可能對他不公平,我對他也不了解,不宜做批判。
五十七、妄念紛飛是因為無解,沒有足夠的智慧能力去處理它、破解它,因此延伸種種的念頭,因此困住,無法跳脫找不到出口,而氣悶、無助、苦痛因而造成心靈頻率不穩定?
答:這叫胡說八道 你有智慧去處理、破解它的時候,那個本身就是妄念。止住妄想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鼻息上自然就沒有妄想,你去感受鼻息的長、短、粗、細、冷、熱,注意力一直放在這裡,這樣就好。妄想來了就是把它丟掉不要管,還是回到鼻息上,不要再去抓妄想、打妄想。想要怎樣破解它就是在打妄想,然後想要有智慧去解讀,這叫做合理推理,心理現象所引發的妄想,所以沒有智慧也好,好好修定吧!
五十八、打坐中有一些舊傷的地方和內臟好像是吸氣到那裡,再溫溫的隨著呼吸節奏做按摩?
答:你未免也太敏感了一點,是這樣沒有錯,但是你現在就感受得到也實在太厲害了。
五十九、隨著念頭越來越放在呼吸上,覺察到呼吸也越來越深長(肚臍下),每次息出息入,都像在做一次清洗按摩,身體自然發熱,煩惱丟掉、身心舒暢!
答:這兩個問題講的都對,但是不要停在這裡,停久了到時候就會有麻煩,還是要「置心一處」。如果一直感覺到它好像在按摩你的舊傷或清洗你的身體內部,這也是妄想,因爲你的注意力已離開鼻息,這只是觸功德的現象。
六十、我有心悸,心跳或脈搏都跳動的大些,以脈搏跳動的速度來念佛,不知可否用這個方法來替代呼吸?
答:用脈搏跳動的速度來念佛,當然是可以,但跟數息法無關,這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念佛,這有其專門的修法,在這裡只要把數息法學好。不過這個人也是很敏感的,問這3個問題的人都要特別留意,因爲你太注意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很容易訓練出神通,神通不是開悟的神通,是那些給別人治病的神通。我跟你講神通的時候你不要覺得那個很好喔,我學一學可以去給人治病,那個跟了生死沒關,你學了這個神通去給人家治病你只會增加煩惱跟痛苦,等到有痛苦再回來找師父,那時候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