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頌前五識
第一章 頌前五識

第一章 頌前五識

板

五識之名

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此五識依五根而顯,分明了知之識。若眼根變異,眼識必隨變異。如眼病所見青色爲黃色,此不是壞境,但是根損,令識取境,變爲黃色。故知五識隨五根而立名也。此五識具六業能了前境:1.唯了別自境所緣。2.唯了別自相。3.唯了別現在。4.隨意轉識。5隨善業轉,隨發業轉。6・能取愛非愛果。故知五識隨緣現,依根而發識,故依根而立名也。

性境現量通三性

性境: 乃三境(1・性境。2.獨影境。 3・帶質境。)之一也。性者,實義也;卽現前之實境。此五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了分明境用。當其映境之時,照實相故,唯緣性境。蓋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爲八識親相分;外五塵(色、聲、香、味、觸)爲八識疏相分。皆心之自相,根塵相接,自相相緣,顯現一片實境,故曰:性境。(餘二境下文說。)五識如何現實境?今作最簡單述之於次:

(1)眼識 —— Caksu vijnana -當外色映入眼,先經角膜,入眼前房,再入瞳孔。此瞳孔之大小,爲虹彩之伸縮令其變更。因光線之强弱而令瞳孔放大或縮小。若太强之光線或强烈之色澤入眼,可傷視網膜而礙視覺;故須藉瞳孔之收縮而節制之。光線經瞳孔而進水晶體,此水晶體爲兩面凸而透明之透鏡,爲彈性纖維所組成。纖維作輻射式之佈置,向中心疊積成層;外周層爲有核而柔輭之纖維所組成。其折射標低。中央層爲密積之無核纖維所組成。其折射標高。水晶體之化學成份以蛋白質爲最高。(一切動植物之食品,含有蛋白質最高者,以大豆卽黃豆爲最;佔百份之四十幾40.5%。一斤大豆之營養價值,等於三斤雞肉。此乃美國近十年來研究豆類營養分析學所得之結論。本非此編所言,因感於一般素食者,誤解以爲蛋白質乃專指動物之蛋卵而言,故有不能作清淨之素食。誤以爲素食決乏蛋白質,而致噉食蛋卵之邪執,(蛋類之蛋白質,百分有十二卽12%)並強調作邪見之言:謂蛋卵無有神識。不畏步周武之後虞!誠可憐愍!不知大豆含有豐富之蛋白質,其百份率高出於一切肉類所含者。故特於此赘言,以增廣素食之智識而已耳。)此水晶體被具有彈性之薄被膜,被膜之四周爲長細纖維組織所圍繞,名爲懸勒帶,此帶可以間接使水晶體之屈度隨之增加,若視物在遠處,則水晶體變爲扁平;倘視物在近處,則水晶體變爲高凸;以之作調節遠近之視器。在水晶體及虹彩之前曰前房,充滿透明之水狀液。水晶體之前面,與虹彩之間名爲後房,亦充滿水狀液。外色之光線經水晶體再入玻璃體終達於網膜網膜爲視刺激之受納器。以顯微鏡或天眼觀此薄視網膜,可見其有八層之組織。由脈絡膜之内面起:第一層,卽最外層,爲色素細胞層,與晚光有密切關係。第二層爲圓柱及圓錐層卽網膜之受納器。圓柱對微光較爲靈敏。圓錐爲强光及色之受納器,特別對紅、黃、綠、藍色爲最靈敏,能感應光及色。網膜中央下窪之圓錐最多。由中央下窪出至黃班圓錐漸少。第三層爲外顆粒層,由顆粒細胞組成。第四層爲外分子層爲顆粒細胞之突出纖維所構成。第五層爲内顆粒層,其組織與第三層相似。第六層爲內分子層,其結構與第四層相似,祇神經纖維來自内顆粒細胞,及第七層之神經細胞,不無稍異耳。第七層爲神經節層。第八層爲神經纖維層在最內層。神經纖維出眼球以至中腦及間腦,或至視交叉之一段,名爲視神經。外色之光線落在網膜上,爲色素層及圓柱圓錐等細胞,以折光作用,卽時映現物像而成境影,以色塵爲境也。此眼球屬浮塵根,狀如葡萄朵,能映外色。復由眼球之入腦神經纖維,網膜神經節細胞之軸狀突,至中腦及間腦之下,作交叉狀,名視交叉。以後向兩側上升,名視徑。卽腦之第二對神經。復傳達至腦枕葉及額葉皮層,(此處爲淨色根。)卽時覺知所見外物境像;此實性之能,非虛假設想者,故曰性境。

(2)耳識 Strotra vijnana —— 當聲浪(音波)傳入外耳道卽時振動鼓膜,聲浪由鼓膜擺動之振幅而增强其力量,達於中耳之鎚骨,傳至砧骨,再至鐙骨,再傳至前庭窗,復傳至內耳之前庭階處,轉入蝸管,此管形卷爲迴轉,作二卷又四分之三。在楞嚴經上稱爲「新卷葉」,極似新葉作卷形之狀,但在解剖學上則稱爲蝸管。此管内之基底膜及柯替氏器官是聽覺之受納器。此基底膜有精細長短不同之纖維,在底膜頂部之纖維最長約 234 u. 在底膜中部者長約 220 u.,在其底部者長約 133 u.,底膜部之纖維約有二萬四千條。此長短之纖維,分別受納長短之音波,爲高低音之感受。復在此管膜上有毛細 胞頗多,作傳聲之功能,是故「流逸奔聲」之作用,在此浮根四塵「如新卷葉」之耳體中。聲浪在蝸管受納復傳至鼓階而至蝸窗處。由耳蝸神經纖維經此而達於蝸螺旋節。由腦第八神經傳至延腦及大腦顳葉皮層,卽時識知音調音度與音色之實性,故曰性境。

(3)鼻識 Ghrana vijnana —— 當含有嗅氣體(香臭之氣曰嗅氣體。)分子,隨空氣而被吸入鼻腔嗅溝處,接觸嗅膜後,溶解於嗅腺分泌液,藉化學作用而刺激嗅神經細胞,激動嗅覺神經卽腦第一對神經,向上穿過篩板而止於嗅球。此嗅球爲受納嗅氣體香塵之器,狀如瓜形,左右各一,平垂懸於腦底之下。所以楞嚴經卷四云:「……名曰鼻體。如雙垂瓜,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此嗅球受納香塵,再自嗅球分內中側三路進入大腦。側嗅纖維束運香塵至大腦皮層,其餘兩束纖維則分佈傳至間腦延腦及大腦中樞皮層,卽時發生嗅覺,了了分明而實知各種香臭氣味之實性,故曰性境。

(4)舌識 Jihva vijnana —— 味有多種,特以鹹、甜、酸、甘、苦、辣、爲著。當食物入口腔,經咀嚼時,卽由唾液溶解食物中之味,將味進入舌上所突起之乳頭中間縫隙內,卽味孔處而達於味蕾。味蕾分布於舌側面及舌背面爲多。舌根之處較厚,舌尖較薄,狀如初偃月。各種味在舌上受感處不一,舌尖靈於鹹味,舌根敏於甘苦,除舌背面及中央外其餘各部皆能對酸起反應。味入於味蕾處,卽時受納而起刺激發生衝動,由味神經(即腦神經第五、七、九。味覺路徑自岩神經節與膝狀神經節,趣向腦幹孤束核,由孤束核之胞突随蹄系上行,終於釣迴。中間神經與舌咽神經之神經末梢分布在舌尖。)傳達至延腦及大腦皮層。卽時了了分明知各種味之實性,故曰性境。

(5)身識 Kaya vijnana —— 全身皮膚及臟腑均有感覺神經。當外物與人體接觸時,或臟腑起反應觸感時,卽時覺知各種感覺。如:壓、痛、癢、冷、熱、粗、幼、滑、澁、乾、濕、潤、握、撫、捫、饑、渴、等等。此觸塵之感覺,由皮膚內或肌肉或平滑肌內之感覺神經纖維(卽向心纖維,又名傳入神經纖維均屬樹狀突細胞。)傳入脊髓神經中。此等感覺神經受納器狀如腰鼓顙,流逸奔觸由脊腦神經傳入腦(腦神經有十二對,脊髓神經有三十一對。及交感神經。)之皮層,卽時了了分明識知各種觸覺之實境,故曰性境。


現量: 卽三量之一(1・現量。2・比量。3・非量。)也。現者,顯現也。量者,容受事物之局度,如器量也。現量具三義:(一)現在,非過去,非未來。(二)顯現,非種子。(三)現有,簡無體法。現量者,當五根對五塵之境時,弗須籌度,不經思惟,無須分別,卽時分明而顯現其量體,故曰現量。如圓覺經云:「譬如眼光,照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可證五根現量,不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後,終不捨怨取親,愛妍恇醜。例如耳根不分毀讚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揀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澁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剎那流入意地,纔起尋求,便落比量,則染淨之心生,取捨之情起矣。五識如何顯現量?今作最簡單述之於次:

(1)眼識 —— 當色塵 Rupa visaya 如,顯色有十三:青、黃、赤、白、光、影、明 暗、雲、煙、塵、霧、空一顯色。形色有十:長、短、方、圓、麤、細、高、下、正、不正。表色有八:取、捨、屈、伸、行、住、坐、臥。法處色有五:極回色、極略色、定自在所生色、受所引色、徧計所執色、等等。種種形色入眼角膜,進入瞳孔内,入水晶體,再入玻璃液而至網膜。此等色塵之光波經二凸形之前房及水晶體時,其光軸之折射,一如物理學之光學儀。各形色傳入於網膜上之受納器層,此層爲圓柱神經細胞感光刺激,而知其物之形狀;及圓錐神經細胞感色澤之刺激,而知其紅綠黃藍白黑等色狀。傳至腦皮層,如器量之能量,不經分別思惟,卽時分明顯現其形狀與色彩;故曰現量。

(2)耳識 —— 聲塵 Sabda Visaya 如可意聲、不可意聲、音調、音度、音色等是。可意聲者,悅己之聲也。不可意聲者,己不悅之聲也。音調者,聲浪之擺動快,則音波短而聲調高,反之則音波長而聲調低。音度者,聲浪之振幅寬,則音度宏大,反之則音微弱而音度小。音色者,由複雜之聲浪而形成。人類能感之音調,每秒鐘由12—28000次擺動。當聲塵音波入外耳道擊動鼓膜,傳入中耳之聽骨,復振動至蝸螺管(卽新卷葉形狀之耳體處。)之底膜,刺激柯替氏器官,卽聽覺之受納器。此底膜由二萬四千餘條長短不同之纖維所成。聲浪之擺動、波長、振幅、共振、等等之速率強弱(一如物理學之聲學。)刺激各長短之纖維,傳至腦皮層,不經思惟分別,即時顯現其種種之聲塵,故曰現量。

(3)鼻識——當香塵 Gandha Visaya 如:好香、惡香、平等香、俱生如沉檀等香、和合衆香、變異香、等等。卽嗅氣味入鼻内嗅溝處,接觸漿液性之嗅腺,將嗅氣溶解,傳達於內外側具管狀梢之嗅神經纖維。此等嗅神經特別靈感,穿過篩板而達於顱內嗅球,此嗅球左右各一,形狀如瓜,平垂懸於腦下,如器量之能量,傳至腦皮層,,不經思惟分別,卽時分明顯現香臭之氣,故曰現量。

(4)舌識 ── 當味塵 Rasa Visaya 如:酸、甜、苦、辣、甘、鹹、淡、可意味、不可意味、俱相違、和合、變異、等味,入於口腔,爲唾液所溶解,落於舌上突起乳頭中間隙縫,卽味孔内,隨卽達於味蕾受納器中,刺激味神經而至腦皮層。如器量之能量,不經分別思惟,卽時分明顯現味覺,故曰現量。

(5)身識 —— 觸塵 Sparsa Visaya 有二十六:地、水、火、風、滑、澀、輕、重、輭、緩、急、冷、饑、渴、鲍、力、劣、悶、癢、黏、病、老、死、疲、息、勇、等等,此等色塵接觸皮膚,爲皮下各種各種感覺器,(體內器官亦有感受之感覺,因繁瑣故略之。),如毛泡,無毛處之邁斯那球,巴新尼球,均爲觸覺壓覺之感受器。更有自由神經末梢,爲强烈剌激而起痛覺。復有克羅斯末球爲覺寒之感受器,魯芬尼球爲覺熱之感受器,均分布於全體之皮下。各種觸塵達於皮下感受器,卽時由傳入神經傳至脊腦神經處,各種感覺神經纖維束在脊隨内部,排列整然。此脊腦髓之形狀如腰鼓類,名爲觸體。傳入神經將各種觸塵,上傳達於大腦皮層,如器之能量,弗須思惟分別,卽時分明顯現觸塵之感覺,故曰現量。

五識緣五塵,稱自相故。因五根五塵,心心所得。謂五根,是第八現證。五塵是五八心心所現量,證自體性。獨散意識等,尚不得自體性,何况名詮得自體性也。五識緣五塵境時,具四義故,名得法自相。以上所言五識之作用,乃根塵相對而顯現。至於詳細之反應情形,當於講解時,繪圖說明,或施實驗測儀等等方能明瞭;然而若能證取現量之智,則又豈世智之所能明耶?!


通三性:1.善性。2.惡性。3.無記性。順益順理者爲善。違損達理者爲惡。於善不善損益義中,不可記別,故名無記。若依此義,則上通佛菩薩,下極人天,其所修之行,名爲善。倘作三塗之惡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別報業,名爲惡。前五識爲第八識種子所引起,故對境時自能緣善惡,而爲善惡之性攝。如眼見他人危險之境,眼識卽時爲順益故,依信等善心,作救急之行,而起一切善根;此善根能於現世來世獲順益之善果。反乎此,若眼見他人危險之境,眼識卽時爲違損故,依瞋等惡心,(如宿世冤仇相對時,種子熏習故, 一見生瞋;此直覺現量也。)作不救助之行,而植一切惡業;此惡業能於現世來世獲違損之惡果。舉一而明百,餘之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亦復如是。故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若與信等相應,則善性攝;若與貪等相應,則惡性攝;若與善不善俱不相應,則無記性攝;故云通三性。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