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第一章-2

第一章-2



Bg D1


   然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他才告訴你,我們那無相無名的心性,那個才是,其體至虛,就已經告訴你了,我們的心性可以盡虛空遍法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說:佛住在哪裡?他就在虛空,遍法界一切處這就是佛的體,這裡也再點出來,我們的心性是可以大,大,大 大到盡虛空遍法界,小,小,小,小到像一隻小螞蟻。為什麼學佛要把我們的心性慢慢養大,此大不是貪心哦!是怎麼樣?大是承載包容,要能夠承載包容別人,讓我們的心性愈廣,心性愈廣就不自私,不自私就容易進入道的性,這就已經點出其體至虛,我們的心性可以像虛空那樣的作用。

   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天地也是由眾生的心性變化出來的,不是某一位神造的、不是某一位天主造的,是由眾生共業的心性造出來的,天也是,地也是。我們講四大部洲的「北俱盧洲」,就是眾生的心性所展映出來的,那個星球是四方形的、是平的,他們的福報是心性不爭。「南贍部洲」眾生的心性高高低低,才有高山流水,這都是由眾生心性而變化出來的,這裡就告訴你一切是眾生的心去造出來的。

   故為天地之始。天地之始就是從眾生的心演化過來的,這再強調衆生心性就是天地的開始,宇宙之初就是有這心性,而慢慢在虛空法界的共業一直生生、生……生出天地,就有一四天下的宇宙。
   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斯:這個。這無名無相的道體就是我們那個「心性」,成就有相有名的天地。

   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此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這裡再做這樣的敍述,說眾生的心產生一個一!這個「一」就是心一起來的念頭,一個念頭一生出來,就會造出萬事萬物。這裡說。一生二,二生三。一個念頭生出來之後,在一後面給它一個零就是十,再給它一個零就是一百,再給它一個零就是千,再給它一個零就是萬,這樣子無窮無盡的數目,我們學佛要幹什麼?學佛就是要把這個「一」拿掉!後面的零就沒有意義,那就成佛了!這個「一」就是妄想執著。

   我們那心性的體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有了一個念頭就創造一個名,就是萬物之母!我們心的念頭就是所有萬物之母!學佛就是叫你回歸到 原來的本體,你原來的本體它不可以言說、不可以有名相、不可以有文字 、不可以有聲音。《金剛經》跟你講了,「以聲音求我,以色相求我,都不 能見如來」,處處都在告訴你,這個「一」拿掉了,後面的零就都沒有意義。

   我們念佛,為什麼叫你學淨土念佛?念佛到一心不亂,有沒有妄想執著?哈……我把它講清楚,你一直念下去會有什麼妄想執著···?不能一心不亂,那是你工夫不夠嘛!所以佛在《阿彌陀佛經》裡跟你講那麼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你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這七天裡面,你都是佛號,還會有妄想執著嗎?有本事的,四個小時,五個小時就去了,還要七天?不要妄想就可以去!我把道理已經濃縮起來讓你知道了。
   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因為我們有一個念頭的妄想,天地陰陽都是從這個念頭,眾生的念頭,而一直生出來,無窮無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直生下去,故為萬物之母。

   此二句,言道之用也。這兩句話在告訴你,就是道的用,前面講到,我們的心性是無名無相的,那後面講到有名,我們的心念一起來,這就是萬物之母!萬物之母也就是我們的妄想執著!妄想執著生出來之後,所有的東西都出來了。所以就在於我們參悟,我們慢慢的就知道,哦!要往我們的內心去找佛性,成佛是你那心性成的,不是在外面找一尊佛,你外面要找哪一尊佛?你要找到什麼時候?外面沒有佛,你要找哪一尊佛?所以「佛」要自己成,佛只能用語言,用所有的方法來教你成佛,但是他不能叫你成佛,要是能夠的話,我們早就讓佛把我們帶著成佛了!

   所以佛要自己成,你學佛有這個觀念之後,哎呀!原來我們不能外求,去求佛沒有用,要求自己!求自己來成佛!我說:眾生度佛,也是佛度眾生!哈!怎麼說?因為你們來考驗我,逆境來考驗我,才叫一個人通過逆境,你說眾生度佛?還是佛度眾生?所以是平等不二,也沒有眾生可度,因為法是平等無二;佛跟眾生是平等無二,眾生度佛,為什麼?因為眾生給佛找麻煩,看佛怎麼樣對待?看他會不會發脾氣?看他會不會忍辱?看他會不會虛心,一樣的!這叫平等不二,都是互用的,所以是一不是二!眾生跟佛事實上是一不是二,就是講這個道理。

   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我們要怎麼樣入道?就是要從明白「名」不是普通的名,「名相」是虛妄的,我們那心性是真常的,要從這裏來入道,從這裡來下工夫。
   常,猶尋常也。我們前面講這個「常」就是怎麼樣?通常學佛的人,說什麼才是佛法……,平常就是佛法!你平常的一切、一切……,你的心性二十四小時跟著你,哪時候離開過啊?沒有離開啊!所以你的平常行為,尋常所有的作為,就是你的心性所引導出來的。
   欲,猶要也。這欲就是欲望,我們有一個念頭出來就想要去執著,所以這個欲,事實上就是我們執著的開始。

   老子謂,我尋常日用安心於無,要以觀其道之妙處。我尋常日用安心於有,要以觀其道之徼處。徼,猶邊際也。徼就是邊際的意思。我們的心所用出來的,那是沒有邊際的。我們平常的日用安心是什麼?就是我們心性的展現。像我們在打法器時,是你的心所帶出來的境,所以我們的行為要把心調平,調常就是平常心。平常心要分開說,要平心、要常心,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平常日用就是要慢慢地把心平下來,心平久了就有定,有定才可以觀其道之妙處,就可以找到我們心性的妙處。

   所以《老子道德經》可以在實踐上用出來,叫你入道最好的方法我認為就是道德經。後面會講到在日常行為上,用道德經的方法來叫你的心慢慢養成柔心、養成安心、養成有定的心、養成有智慧的心,這一切都是《道德經》的用處,把它實踐出來,慢慢就可以入道!這就是將來成佛的因。

   所以,在尋常日用安心,一個是講無,一個是講有。「無」呢?就是靜下心來去體會那個「無」,那「有」呢?就是我們表現出來的所有行為,譬如說:剛剛用法器打出聲音的就是我的心性,在我的「體」裡面,我的心藉用我的「體」打出來的聲音,表現我的心性,心性就是透過聲音,藉著物性表達有為法,才把聲音傳達到你的耳根裡,這個過程就是道的徼處。

   我的心藉著我的身體表達出來,所以你的心性有沒有平,聽你的聲音就知道,你表現出來的聲音太剛強,人家就知道,哦!你這心性還是很剛強,你的心性怎麼樣?一聽聲音就知道你的心性。所以徼處就是散發出來,是我們心性把它導引出來的一個境界!

   意謂全虛無之道體,虛無的道體,事實上心性看不見,但是藉著有這個體才表現出道的心性,把我們心性表現出來!譬如說:你用的東西,代表你個人的品質,你心性的質感,這就是你心性的質感所表露出來的。這樣講就比較容易了解,哦!原來就是我們的心性!講了老半天就是自己的心性,我們在追求的精神層次!

   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既然心性看不到,但是虛無的心性要藉著這「體」才會成全那個「有」,才有了萬物的名,這個叫書、這個叫眼鏡、那個叫桌子、這叫椅子,才有了這些,都是由那虛無的心性產生出來。
   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一切的一切······,皆道之全體所在,所以我們到一個人家裡看他的擺設就知道這主人的品味,就是這個道理啊!邋里邋遢,代表他的心性 ……,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就代表……,這一切都是主人的心嘛!就這麼微妙地表現出來。
   正謂一物一太極。所以為什麼書法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心性?書法是不能修改的,一筆下去,你一改人家就看出痕跡,中國的書法、繪畫為什麼這麼精彩?就在於那心的質跟筆墨一接觸,你就不能改,你的心、筆一接觸,宣紙一吸,就把你的心完全地表露。所以看寫字,就知道一個人的心!哈!以前是這樣,現在看你一眼就知道你的心,哈!哈!哈!……

   一切唯心造,都是你的心所表現,這裡就告訴你,一物一太極,一件東西就一個智慧。太極就是智慧的一個表徵,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就是從這智慧裡所產生出來,你的分別就是兩極!你有了兩極之後,它再一直細分,細分 …… 這一些都是心性所表露出來的。

   學佛最精采的就是歸於源頭的太極,兩儀不了義,落在兩邊,兩極就是兩邊!記得十八歲時,我的美術老師黃光男,把我們畫會的會名取為兩極畫會,我是兩極畫會的創始會員,那時候才十八歲,這冥冥之中皆有定數!那時候我就有很多體會 …… 就是兩極,學佛就是要歸於一,兩極還是要歸於一,那個「心性」。所以心性可以當男生也可以當女生,西方極樂世 界就是中性的,沒有男、也沒有女,沒有男相、也沒有女相。

   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每一件事事物物上,就可以見到我們那心性實際的作用之處,就是在講這個道理。我們現在日常裡所作用的,就是你的心性所表現出來的,這個就是最實際的。我們所遇到的無不是道,無不是你的心性所展露出來的!這裡再告訴你,都是你的心性所造,所造之處才會表現出你的心出來。

   故莊子曰,道在梯稗,道在屎尿。所以莊子這麼講,道在哪裡呢?梯就是植物剛出來的嫩芽。稗就是很微小的,植物剛稍頭出來那一點點穗。梯稗就是比喻植物最初冒出來一點微細處,很細膩的。剛剛講:道就是性,就是生的性,那一點點就是性、微細處,也就是念頭一出來,就是一切的開始。你以為一定要講佛法才是佛法,那一些是名相,你現在知道佛法是什麼了,一切細膩處皆是佛法,道就是在細微處。

   道在屎尿,欸!你以為平常大小便很平常嗎?你有沒有想過?你叫它關起來,它就關起來,叫它尿它就尿,那是心性在控制,你以為那麼簡單!你們過去有沒有想過,我想過呢!心念叫它關起來它才會關,那是心性在動作!你以尿這麼簡單,一個閘門,我們關水要有水龍頭,可是一個心念要它關它就關,你看多精采!這就是你的心性。有沒有想過?你以為什麼是道?所以過去祖師才說:禪在行、住、坐、臥,就告訴你了。你以為要在那邊打坐才是道?不是的,是二十四小時跟著你的「心」。

   如此深觀,纔見道之妙處。道在最微小的地方,在我們日常生活這一些點點滴滴,能夠深觀,要深入的去參,才知道那道的妙處。他在這裡提到深觀,《心經》裡面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就是深觀,如出一轍!有沒有?一定要深入探求,用我們的思想、用我們的智慧把它觀、觀、觀,觀到最極限了,那才是見道的妙處。這裡跟《心經》講的完全一模一樣,道的妙處就在於要深入的去觀察它。

   此二觀字最要緊。這兩個觀字是最要緊,我請問你,觀是用眼睛看嗎?不是!你眼睛閉起來,去觀照,那是你的念頭,既然是念頭就是妄想執著一觀照讓它起不來,那不就見著本性了嗎?所以這裡告訴你這二觀字最要緊,教你要在這裡用功。

   此兩者同已下,乃釋疑顯妙。他告訴你這意思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深入去觀,把那些有疑問的可以釋懷、可以彰顯出那妙處。你要怎麼樣?「已下」就是實踐,要實踐力行的用功,解決你的疑問,就可以彰顯出我們那心性的妙用。

   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拉回來再講一次,講來講去都在彰顯解決心性的問題。所以老子在内文也有講到,在因上講一切就出於觀照有無的部分,從我們的靈靈覺覺不能掌握,這一些藉著體用,才產生出那有、無,事實上它是一,不是二。這個「有」是因為我們靈靈覺覺的心性產生出來的,事實上是一而不是二,怕我們認知都落在兩邊,這裡也提出來,恐學人,學人就是你我,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人。把有跟無看作兩邊,好像說有跟無是兩個,事實上講的就是一。

   我們那靈靈覺覺的是看不到,而我們有了起心動念的業報才有了這身體,這身體是出於那靈靈覺覺的起心動念而來的,一切物都是一樣,都是從我們這無形無相的靈覺一念而產生出來的「有」,但那靈靈覺覺也了不可得,所以才有心不在外、不在內、不在中間、不在左也不在右,哪裡都沒有才展現出禪宗的智慧,它是一個「零」,你要是「有」你就落在一邊了,「無」也落在一邊,同樣的意思,一個圓滿的零才是。

   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再回到佛的說法裡,這「有」「無」兩邊事實上是一,不是二,他的意思在告訴我們,要觀無不是單單觀無,我已經解釋過了,是怎麼樣呢?

   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就是我們那無形無相的靈體,它可以創造所有的生物,可以生出一切!所以在《金剛經》裡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有」一切是不存在的,它是生滅的,我們所有的「有」跟「無」,智慧一參破之後是什麼?是一!全部是一!這就在告訴我們,那「內在」就是一切造化生物的妙處!

   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這一些有為法都是會成、住、壞、空的,事實上物象的本身到最後也是沒有,也全是虛無妙道的道理,這兩者都是一,都是虛妄不實的!道理就在這裡。 

   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所以「有」跟「無」都是一體的、它是虛妄的、不是實際的、不是實在的,慢慢地告訴你這宇宙一無所得!在《心經》上也講歸無所得,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之後,就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無有恐怖就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都是歸無所得!哈…哈…!有跟無事實上你都不能怎麼樣?心念一有就又落在妄想執著,就再落入六道,所以不能有、也不落於無,才叫做同是一體。

   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怕人們又會懷疑兩個既然是同樣的,為什麼又要立一個有無之名稱呢?一個有跟無只是名稱不一樣,這名稱是我們給它的,本來也沒有一個名稱!因它一個無、一個有,事實上這有無的名字它的意義是什麼?在佛教裡才把這個實相告訴你,《老子道德經》暫時還不告訴你。

   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 在這虛無的體所創造出來的,都是出於我們的心性,包括有形的天地萬物。這個有不能再生有,譬如說這一本書,它自己不能再生一本書,要透過我們那靈靈覺覺的智慧再去印刷,又可以生一本,它自己不會生,「有」不會生,一定要透過那個「無」才會再生一本,它這裡就是這樣的解法。有不能再生有,一定要經過「無」才能「有」!這一本書沒有!這一本書沒有我拿去影印,不會生出五十幾本書!要有因緣,有人發心,有人去印才會有。這就是靈性才生出有的!

   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我們那心性虛無不會現出一個無相,它是借「有」的因緣才得以顯無。這「無」一定要藉「有」來顯,這樣比喻它,主要是在相互的因果關係。

   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所以才跟你說有無,這兩個事實上是同出而異名!就在告訴你,一般的眾生都落入那對待裡面,為什麼叫做對待?我打你一下,你會還打我那就是對待。我說出聲音,你有聽的性,這個叫做對待。這一對待,心就會被這境界給帶走,譬如說現在有人叫你,你就會回應,這就是一個境界。學佛就是要把來的境界都要能夠歸零,我把它點出來,六根門頭的境界給你,你都不應,才有可能找到你的本來面目。一對待就落入一個境裡,《金剛經》才告訴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沒有對待!你有對待就找不到你的心!要找得到真心就要應無所住,不要對待,我把它講透了! 所以為什麼學佛法之後,你會發覺祖師大德總是勸勉眾生要忍!要忍!忍就是沒有對待!人家罵我們,啊!是!是!是!就沒有對待,忍就是沒有對待。

   你對我的順、對我的逆我都不受,那就不對待,所以才說,佛菩薩只隨順眾生,隨順眾生就是不對待,普賢十大願裡 “恆順眾生” 也是不對待啊!我寫了四個字,隨業應緣,也是不對待啊!我隨我的業而應緣,不對待眾生,就是隨業應緣,“應緣”,就是我不去選擇,我只應!譬如說今天碰到諸位,不是我去把你們找來的,而是在我住世的時空裡碰到你們的因緣感召來的,這個叫應緣、這個叫隨順!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不對待。
   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就是我們有一個有無的對待之時,就不會成一體。所以我們不對待它才會成為一體,成為一體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裡就點出《金剛經》的這一句話。

   如何謂之妙道,你想要找得妙道的話,就要不對待,成為一體才能找得到那把鑰匙,那把鑰匙就是妙道之門。
   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所以佛才會講同謂之玄,你看多玄妙!我們做晚課的時候才有「一切眾生同入玄門」,就是這個意思。這個玄妙之門,才可以找到心性,是可以變化無窮的,可以當人、也可以當畜牲、也可以到天上、也可以到水裡、也可以盡虛空、也可以當螞蟻,這就是它的玄妙,玄就玄在這裡。

   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這就是天地同根的本源,也是萬物一體的心,這靈靈覺覺就是萬物的體。
   深觀至此,豈不妙哉。我們把智慧一直參、參、參、參到深處,觀照到 這裡,豈不妙哉。他告訴我們多麼的玄妙!這靈靈覺覺的心性可以變化無窮。

   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老子又怕我們工夫到這裡就停下來了,不能滌除玄覽,不能滌除就是遲滯在那裡不能把它消除掉。譬如說,一條水溝裡面有髒東西不把它清除掉這條水溝就不通。玄覽: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事。我們的心藏在身體的冥昧之處,雖然身體會動,這靈靈覺覺它可以覽知萬事。又譬如我現在跟你講什麼,你懂,那個就是知,知的性。你可以知道的那個性,事實上你知道你也拿不出來,你說你懂你也拿不出來,但是那性你現在能夠體會,這叫做知的性,叫做玄覽的知性,我們的心性,你要去通達它,要把心性通達你的心才不會無明,才不會有障礙。

   所以說 “道”。也可以說是道理,那道理要能夠通達,通達了就沒有障礙。滌除玄覽也可以說道理要能夠通達,能夠用世。
   才又遣之曰,遣:謂使之行也。你要把障礙排除了才可以繼續前進啊!等你們把無明障礙排除之後,你就會知道,哦!原來它是玄之又玄,以盡虛空遍法界,可以通達一切無礙,可以變化一切的。

   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雖然是一個「有」,一個「無」我們可以去參酌,但是若不忘掉我們的心跟不忘掉那痕跡,痕跡就是色相,那心就是還有一個念頭,一個相。雖妙不妙,就在告訴你,你要是再落入一個有相的觀念裡頭,雖然你的心性是妙,但是你不妙,為什麼不妙,因為還落到無明裡面。雖妙不妙就在雖然有這靈靈覺覺玄之又玄的心性,可是讓你的無明給綁著,你落到那無明就不妙了!你落到六道眾生的輪迴就不妙了,妙不妙就是這個意思,你雖有妙的心性,但是你落到不妙處就是六道輪迴。

   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殊不知我們這心性的體裡它不但絕有無之名,絕就是絕斷,就是所有的「有」跟「無」的名相都要把它絕斷。所以禪宗裡才有 “不思善,不思惡,是你本來面目。” 我們大道體中你不絕善惡兩邊,你就不能找到你的本來面目。

   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抑:按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發語詞。就是說暫且離玄妙之跡,把那玄妙心性所表現出來的色相,就是所有相,我們那玄妙心所帶出來的痕跡,要離開所有的色相才可以體會到玄妙的地方,它有多玄妙!

   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我們工夫到了這層次的時候,就會忘懷泯物。就是把我們的心念全部釋懷,把所有一切物都滅了,把所有的色相包括心念全部泯滅。這裡又講回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忘懷也就是心!這泯物就是法界性,也是兩邊,兩個都要把它放下。這兩個你都能夠放下的時候,就無往而不妙。

   既然是「無往」就代表你哪裡都可以去,上天下地入海,入佛,盡虛空遍法界,任你遨遊,不用買機票,也不要花錢,你自己就有了。這無往而不妙,這五個字用得很精采吶!你看!盡虛空遍法界任你遨遊,不是無往而不妙嗎?

   故曰,眾妙之門。這就是眾妙之門,我們的心性等你忘懷了、泯物了、你的心不住、全部放下了,就可以無往而不妙了。哦!可以盡虛空遍法界任你遨遊,那時候你就找到一切所有玄妙處的門,一切妙處的鑰匙任你打開,你就明心見性,就成佛了。

   斯乃造道之極也。這就是你心學道的最極限、最極致,也就是禪宗最精采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學道的極處,無往而不妙,你的心就像虛空一樣。
   似此一段工夫。豈可以區區文字者也之乎而盡之哉。前面這一段工夫講 到這裡,哪可以用區區小小幾個文字,就可以說的很清楚,很盡興呢?

   此愚所謂須是靜工純熟,方見此中之妙耳。此愚,愚就是我憨山大師, 我講了老半天也不能把它講盡,講透。你要靜工純熟,靜工就是定力。你的定力要能夠深觀,就是行深,靜工純熟,就是《心經》裡面講的行深般若波羅蜜。

   這靜工純熟就是你要有靜定的工夫,就是從你的心性開始,學佛之後你學會有定、有慧,就可以找到你的眾妙之門,也就是找到你的鑰匙。 
   我回來講淨土之靜工純熟,當一心不亂成熟,那不是找到眾妙之門了嗎?能夠叫自己念佛號到一心不亂,那就是靜工純熟,就能夠拿到鑰匙,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因靜工純熟而到的,要仰仗靜工純熟平常就要慢慢學習,讓心性有定力,有智慧才可以成就這四個字。今天講到這裡,好下課!請合掌。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好,請放掌!
   這三皈依在佛教裡很重要,為什麼很重要呢?就是眾妙之門的門票,它不是鑰匙,是門票,跟佛打 交道要有一張門票,有註冊那因才會正。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