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圓暘法師 第七章概述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為什麼長長久久的?「地」,為什麼這麼厚呢?可以任我們在地面上耕耘呢?一下子東挖一個洞、一下子西挖一個洞,它也不會生氣!記得以前打高爾夫球,有時候一緊張沒打到球,就打到草皮,我說:「啊!不好意思,打到地球了。呵呵…」唉,你們想想有無道理?也是真的!所以一個念頭想法不一樣,層次可以跳脫。
天跟地可以長且久,在於它不自生。都不是為它自己而生存的,它是長養眾生的,它不會跟眾生算利息的,不自生就是沒有自私、沒有自私所以才能長生。不自生也在強調不自私,我們學佛持戒,戒律事實上只有一條就是「不自私」,你要不自私就不會犯戒,是這個道理。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他經常在所有人的後面,就像宣化上人一直告訴他的徒弟,他願意走在徒弟的後面,所以他說,只要聽到他的聲名,或者一切一切,他都願意幫助所有的人先成佛後再成佛,這叫做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聖人因為他不自私,所以他可以成其私,這話怎麼講呢?我用這樣講會更清楚,你看菩薩是不是幫助眾生的,那菩薩因為他不自私,所以他可以成就他的私。成什麼私?就是成佛的私,這菩薩因為不自私才可以成佛,這就通達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憨山大師註文(橘紅色字)
圓暘法師 白話講解大師註文
此言天地以不生故長生,以比聖人忘身故身存也。天地就因為不自私,它不會為了自己而生長一切,它是讓所有眾生這靈靈覺覺的心想怎樣就怎樣,它只有「應」,它不會生心,所以天地可以長久的成就一切。
在道德經裡講到天地,它是做一個比喻,比喻什麼?聖人的心。聖人的心怎麼樣呢?聖人把自己的身體給忘了,所以他的精神會長存下來。身存就是指它的精神。雖然說他把身體給忘了,他的身體死了,但是他的精神還在,可以留給後人來學習。
意謂世人各圖一己之私,以為長久計。這意味著我們在世上的人都
各自圖謀。圖也就是都在為一己之私,我們都在圖謀,在這一生裡面為了我們的孩子、房子……等等,要怎樣?要如何?都是為了我們人的自私自利來成就自己。以為這樣子可以長久,可以長養出世世代代,覺得這才是長久之計。
殊不知有我之私者,皆不能長久也。何物長久,不曉得你有了這自私的心,一切也不可能長久,因為它如夢幻泡影,不能長久,也不能幫你把原原本本的心找出來,所有萬物萬事的法都是生滅法,它不能長久事實上就是生滅法,為了我們這自私的心,任何事情的想法都是生滅的,很快就會消滅,即「成、住、壞、空」,因為我們不能叫它長久。
唯天地長久。然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故能長生。所以要能夠長久的是什麼呢?唯有天地可以長久。這天跟地它可以很持久的承載一切眾生,天地之所以承載就是它的無心,地藏王菩薩也在表這「地」的法,它承載一切,它沒有自私的心,所以天地可以長久。然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不會為了自己的功德利益,故能長生,它可以一直推演下去,因為它沒有自私。
其次則聖人長久,是以聖人體天地之德,這天地是長久的,第二是什麼長久呢?是聖人長久。我們知道天地的長久是因為不自私,所以我們要來學習,以聖人來學習天地的「德」,就是地藏王菩薩所表的法,地承載一切眾生久了之後它就有德,這個叫一「藏」,這藏就是德行。讓別人承載久了,不自私你就有德、德就是藏久了自來的,你看土地裡有很多寶藏,金、銀、銅、鐵、石油…這些都是寶藏,講到實相裡就是天地之德,這德要從哪 裡來就是從不自私來的。
不私其身以先人,故人樂推而不厭。故曰後其身而身先。因為他不自私,所以他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忘了,而先體會到別人,先人:就是先想到別人。你不自私了,就會想到別人。因為你不自私同時又想到別人,所以大家很樂意的推崇你而不會厭煩。故日後其身而身先:就是把自己的身給忘了,來成就別人。
聖人不愛身以喪道,聖人不會執着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本身是四大成就的。你說身體是你的,叫它不生病它就不生病嗎?那也不可能!所以既然不是你的,你就不能控制它。這身體你清楚的知道它之後,就不會去愛惜身體,願意犧牲以利道行,徹底的死心去體會道的妙處。
就因為不會愛惜身體,聖人才會徹底的了解這身體的法性是四大假合,所以他願意不看重它,可以讓自己的心徹底不昇起那自私的心,而才會入道。
故身死而道存。他身體雖然死了,可是他的精神還在,這叫道存。這世界上塑相最多的是佛像,你看,佛像到處都有,歷史上加總起來 像沒有比佛像更多的,所以這相就是表一個精神,雖然佛身體死了,可是他的精神層面還存在着,還存在世人的心裡。
道存則千古如生,即身存也。佛有沒有死呢?沒有啊!他的經典還在啊!他的經典就是道存,佛已經涅槃三千多年了,經典現在還在,一般人的道理早就被推翻了!你說,你發現了一些科學的東西,你寫出來,唉!過了幾年又被推翻,新的東西又出來,唯有「道」是沒有辦法被推翻的,所以「經」才是永久的,這叫道存。一切經典都是永久長存的,聖人死了,他的經還在,他的精神還在,這裡就講出來了,道存則千古如生。聖人哪有走?沒有啊!他留下來的經教還在,就好像他還住世一樣。即身存也:這道理還存在就如同他的身體尚存,這個身體就表示他的精神,事實上他還存在世上教化眾生。
故曰外其身而身存。雖然他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很淡。外其身:就是不重視。他雖不重視他的身體,然而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存下來了!因為那身體也是從妄想執著來的。
老子言此,乃審問之曰,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前面我講了,非以其無私耶,這耶字就是疑問詞的意思,聖人他不自私?他怎麼樣?他的不自私反而成就他的私?這個私,就是成佛的私,因為他不自私而成就他成佛,所以眾生度佛,佛度眾生就是這個道理。這句話,我是在池上禁足才體會出來的,哈哈 … 以前我也迷迷糊糊,現在講了就完全通達,為什麽菩薩不自私,因為他想成佛嘛!所以他才不自私,他要自私他就不可能成佛,這樣就通達了。
且世人營營為一身之謀,欲作千秋之計者,身死而名滅。過去秦始皇為了想讓自己不死,他到處找長生不老之藥,結果還是沒有辦法。他活著為了他的身體,世人營營為一身之謀,我們不要跟秦始皇比,我們沒有那個財力、物力,所以才挑秦始皇做例子!一生都在為他的身體自私自利的來謀求所有能讓身體不死的方法,結果有沒有辦法。欲:想要。想要做千秋之計,他想經營萬世萬代,給自己稱始皇帝,秦始皇就是秦朝的創始皇帝,第一世的皇帝,他的兒子叫二世、三世、四世…,他計畫一直傳下去,你看,沒辦法,到了二世,秦朝就滅了,帝位傳到二世就沒有了。
他為了傳萬世來計畫,還是沒辦法,他的身一死他的名就滅了,這裡的名滅就表示,雖然我們現在還知道秦始皇這名字,在道家用這樣表法,但在佛教裡就清楚告訴你,好的在告訴你好的,壞的也在告訴你壞的,兩邊都在教育你,兩邊都在成就你。
是雖私,不能成其私,何長久之有。秦始皇他一切都是為了成就自己和他的子子孫孫,想要讓秦朝世世代代,可是,他這自私的心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這個私,哪有什麼長久之有?沒有啊!就像那袁世凱他也為了一己之私,當了幾天的皇帝?八十幾天洪憲元年,歷史都在告訴我們這些 …… 事實上都在演一場戲給我們看,道理就在告訴我們,所以內心裡的「靈」才是真正的亙古至今,它永遠不生不死的。
弟子:其次則聖人長久,是以聖人體天地之德?
師父:因為聖人可以領悟到天不私的涵養。聖人知道天可以長久,天地有這個包容承載的涵養,它才會產生德出來。天包容一切、地承載一切,我們吐痰,我們的排泄物,都往地、往海裡去倒,大地沒有拒絕它一切都接受。彌勒菩薩才說:「世人罵我,在我臉上吐痰,我不去擦它讓它自然乾。」那就是地的承載力,它有那個德,可以承載一切,聖人語錄處處都藏着道理,讓我們來體會。這「體」就是體會,領悟的意思。
弟子:……
師父:所以才說慢慢學習,讓自己的心能夠謙卑下來,那就可以承載,謙卑下去可以承載一切,那就有耐性慢慢的它有很多好處,心性就會長養出來,我們的心性事實上是從小地方慢慢滋長。我們過去會迷是因為我們不懂,我們現在體悟出來,慢慢去做,你會發現太多太多的好處,它必須要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