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形式止觀法門
書籍目錄
第七章 形式止觀法門

第七章 形式止觀法門



Bg A6

毗缽舍那 (Vipasana) 「內觀法門」:

  (一) 說戒清淨品
  (二) 說定清淨品
  (三) 說見清淨品
  (四) 說度疑清淨品
  (五) 說道非道清淨品

  (六) 說行道智見清淨品
    (1) 生滅隨觀智
    (2) 壞隨觀智
    (3) 怖畏現起智
    (4) 過患隨觀智
    (5) 厭離隨觀智
    (6) 欲解脫智
    (7) 審察隨觀智
    (8) 行捨智
    (9) 隨順智
  (七) 說智見清淨品


   各位法律系的同學:

   在第一天的講題中,我已講過佛教即是明了「「什麼是什麼」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程序」。也已清楚的解釋了「什麼是什麼」的含義,即是無常、苦、無我;接著又講到萬物雖然是無常、苦、無我,但由於四執取的驅使力,使得人們依舊執取著這些事物,另一主題是參增上學,其主要目的在於直接斷除執取;接著也講解到五蘊是執取的依靠處,還有那如實智見,遵循著自然法則透澈看清五蘊以便斷除執取。

   現在我要談到這先決條件,即是「明了真相」,這是記載在經典和理論上的方法,既嚴密又系統化,或稱它為形式上的行持也非常恰當,也可稱為依隨理論的止觀。雖然它不記載在佛陀的格言中,但卻是祖師們後來製定的,以適合那些根性遲鈍的修行者,他們在修習之前還不能親自看清自然界的苦;此法門尤其適合於那些喜歡內觀 (Vipasana) 的人,即是還沒看出生命真相的人,目前有很多這一類的人。但並不是說這形式上的行持比昨天所講的自然法更為超越,因為當我們直接翻查巴利經文將發現所記載的,就只有昨天所講解的自然方法。有趣的是,這些都是給利根性,已有一定修行程度的人,他們對一般的行持已熟練了,因此以他們的境界來看,這形式的修持法有如兒戲。至於那些鈍根性的人,在還沒有周全的訓練之前,他們將如何的修行呢?因此就製定了這方式,讓我們精進嚴格地依循次第來實行。在此我們應該明白這嚴格的行持規則,是為那些鈍根性的人而設的,使得他們能生起智見,或透徹地看清行持的準則。

   至於內觀 (Vipasana) 是直接的觀照內在的本然,特別針對內心的訓練,亦可稱為內在學習,直到產生那如實智見。雖然「Vipasana」這名詞在巴利文經典中是找不到的,而是出現在後期的書本中,但我們還可以它做準則,來修行內觀事務,尤其是對於那些決心要專修內觀來滅苦的佛教徒。現在我們要談的就是內觀或慧觀準則。

   內觀 (Vipasana) 這名詞的含義可能會含糊不清,在某種的情形下,能絕對的區分出兩種定義,那即是產生「定」和「慧」,有如我們所講述過的另一對名詞,那即是培養定,或稱為「止定」,另一種稱為培養慧,或稱為「觀慧」。但這些僅屬於內觀法的狹義定義,其實究竟的說法只不過就是「慧」罷了。實際上內心修習除了定慧的培養外,戒律也包含在其中,做為修定的根基。為了能明了修慧,祖師們都喜歡將其製定為各式各樣的問題來觀照,比如:
   什麼是內觀依靠處的根源?
   什麼是內觀的觀察對象?
   什麼為內觀的工作或事業?
   什麼是內觀的最終成就?

   當我們觀照了什麼是內觀的依靠處的根源,其答案是戒和定,意思是要先有喜悅心情,即是沒有憂郁煩悶的心情,才能產生透澈看清的內觀。戒在這方面的資助最大。因為不犯戒時,戒律清淨才會有喜悅感,因此必須有戒。這譬如當一個人要砍樹木,他必須要有土地為立身處,要不然他就不能工作了。在這裡土地比喻為戒,煩惱即是人們砍伐的樹木。如果沒有戒,就沒有立身之地而工作,因此戒就是一塊供站立的土地;而砍伐的力量比喻為定,智慧 (內觀)則有如鋒利的刀刃,因為透澈看清後,肯定可用以砍除這盲目或無明。因此戒是必要的,它成為修內觀的最基本之立身處,以便能將無明煩惱的森林砍伐盡,而出現一片廣闊的平原,所以戒才被歸納為內觀的一部分。

   上面所講解的都可以直接從巴利文獲得引證,如在巴利經文中提到清淨品的七個實現次第,有了這完善的七個層次階段後,即可悟道證果。在這七清淨品中,把戒劃分為最根本階段,被稱為「戒清淨品」。「說戒清淨品」即滋長「說定清淨品」,「說定清淨品」將助長「說見清淨品」,「說見清淨品」助長「說度疑清淨品」,「說度疑清淨品」則滋長「說道非道清淨品」,「說道非道清淨品」助長「說行道智見清淨品」,「說行道清淨品」滋長「說智見清淨品」,「說智見清淨品」這就是最後的階段。修行即是一對對的聖道果,當證悟聖道之後,也不必提到那聖果了。因為它是一對的,證悟了道之後,聖果自然會生起,因此才這麼說,聖道為實踐的最後階段。

   把這實踐的階段比喻為古代帝王出巡,他將使用優良的快馬,但馬車不像汽車能不停的奔馳,因此必須有距離上的安排。他把馬和車歸為一組,每一組的馬車各行一程,然後有次第的走完七個旅程。如果帝王發生緊急事,那位馬夫將會把帝王送到另一個地點,由下一站的馬車隊繼續行程,直到最後一站。七組馬車若喻為現代的汽車,可以日行幾十公裡,則一天之內也可以完成整個旅程。我們可以這個比喻來說明七種清淨品的各個階段。第一個最初階段稱為「戒清淨品」,它是最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因此戒就被歸納在內觀法門之一,成為最基本的條件,有如那最必要的立身之處。

Bg R

◎佛教教導三學的修習,直到產生智見。因而可以明瞭五蘊,並放下五蘊。
◎智見也可以由另一種固定形式的修習中產生。
◎祖師們喜歡由基礎的主題開始修習內觀。

◎內觀的基礎是戒和定。
◎七淨支是:「戒清淨」、「定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
「 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及「智見清淨」。
◎戒是內觀行持的第一個層次,亦即七淨支的第一個階段。

◎七淨支的階段有如齒輪,七個齒輪互相轉動,直到進入八正道。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