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3 第三天早上開示

我們平時在家裡的努力不夠,所以經過前兩天的拜佛、念佛,而且每天都是一整天從早到晚的用功修行之後,有些人就會覺得體力無法繼續支撐,不是這邊酸、就是那邊痛,覺得自己好多業障。除了身體的毛病之外,心裡的煩惱也好像更加顯著。平常在家裡念佛、拜佛,好像也蠻容易的,不會出現什麼大煩惱或大苦痛,但怎麼來到這裡,愈念佛、愈拜佛,反而妄想愈多、煩惱愈多?身心覺得愈不安寧?
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修行,只要你認真,必然會產生這些過程和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剛好能把我們自己身心的問題、弊病或不足處全都顯露出來。你自己可以趁這個機會檢點一下:平常自己認為沒事,好像一切都還可以,事實上是禁不起真的歷練和考驗的。

化災難為歷練、
化苦難為吉祥
在佛堂裡的小小折磨和努力,自己的身心就感到這麼難受,有朝一日,病痛、災難來臨時,我們該如何自處?醫學報導告訴我們,平均每四個人裡,就有一人會罹癌症,只是我們不曉得何時會發病而已。四分之一的比例是很高的,我們能保證自己不會得癌症嗎?很難。
我相信各位都看過或耳聞,自己的父母、兄弟、愛侶或其它親戚朋友歷經這樣的痛苦折磨。當你面臨這樣的問題時,自己的身心承當得了嗎?在這種病痛折磨之下,你的道心、願力和修持,能持續下去嗎?非常困難。
此刻小小的苦,是為了讓我們身心能有一番準備和歷練,以致於當我們真正面臨生活裡的苦痛時,能以正確的心態和方法,化苦難為吉祥、化災難為歷練。這是非常重要的。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所以佛菩薩就會很靈感地保佑自己無災無難,讓一切不好的事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是錯誤的,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想法,也是對佛法非常大的誤解。
面對著種種的問題時,我們要經過一再地歷練,並且得一再地勉勵自己:要突破它、要接受它、要承當它。所以來參加佛七或禪七的共修時,我們明明知道會很苦、很累,身心也會產生很多的不舒服,可是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要告訴自己、警惕自己: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鞭策不夠、要求不夠、修持也不夠,所以應該藉這樣的機緣,認真地參與,積極地精進。
我們要藉著大眾共同的力量、道場的加持力、三寶的護持力,以及所有善知識共同努力的那種力量,來增益我們自己的信心和勇氣,讓我們自己能夠見賢思齊,並且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下去。
所以無論是禪七或佛七,尤其是我們法鼓山所舉辦的大眾共同的修行,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一定要認真地參與。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到最好的觀照、最好的指導,以及最穩當的教導。
只要你自己認真修行,時時刻刻、無論你身心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都有人會關心你。當你在法門的修行上有所窒礙、或有任何不懂疑慮之處,也有人可以適時給你指導。這些指導者,都是經過師父教導,並且跟隨師父學習多年的人。只要我們以至誠懇切的心,認真來參與,必定能在共修期間,得到身心的利益。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再加把勁。
今天剛好到了我們禪期的中段,但各位不要認為現在已經過了一半,心裡就開始鬆懈了。古人說「行百里路半九十」,意思是說,如果全部要走一百里的路,那麼,要等你走到九十里了,才算走到一半。所以,禪期到了現在,只能算是個起頭。各位所有的身心問題,也是從現在才開始產生、剛開始抓到毛病而已。至於該如何用這句佛號來加以對治、讓自己能度一切苦厄呢?就得靠你們自己的用功。
嚴格說起來,現代人的生活苦難,比起我們的上一代、在座年紀比較大的菩薩們、或者經歷過二次大戰的人,減輕了許多。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裡,一般人都能夠活得很悠遊自在,但事實上,我們只是沒有發覺到自己煩惱的深重、業障的可怕。所以一旦來到這裡修行,就會有種種障礙或苦痛的產生。
就像我們的身體。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好好的,沒有什麼毛病,可是去做健康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自己得了哪種疾病,並且對症下藥去治療,就有痊癒的機會。可是,如果自己知道得病,但卻不願意去面對,也不願意接受治療,最後可能就會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因此,當這些障礙苦痛產生後,我們千萬不要退卻,反之,要鼓起真正的大勇氣、大毅力、大決心,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在這裡繼續努力、繼續承當,而且還要以更大的願力、更大的信心和更大的努力來認真精進。
這樣的態度與心態,就是前幾天我跟大家提到的「深心」。我們學佛修行要發心,而發心得具足誠懇心、深心和迴向心。要有很強烈、很真實的心,並且很懇切地面對這些問題,真正接受它,接著要處理它。最後,當你處理完,也度過了所有這些的災難,你就可以很安然地放下這些問題。
如果你真的發心努力了,也認真了,但還是覺得很苦、很難接受,我教各位一個很好的方法──向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祈求,求他給我們信心、勇氣、力量和智慧。
我告訴各位,這非常有用!以前我和師父打禪七時,腿痛得要死要活,甚至於放腳以後沒辦法走路,因為整個腳踝都已經腫起來了,得用爬的!這麼苦、這麼痛,我真的很想逃走,但是又沒有這個臉,只好忍著眼淚、苦往心裡吞,然後對著佛菩薩祈求。因為我以前修的念佛法門是念﹁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就在心裡念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請給我力量、給我信心、給我勇氣,讓我能夠承當它。
這樣祈求過後,好像就能感受到很大的力量。為什麼我會這麼相信菩薩的威神力呢?
小時候,師公每天叫我禮佛三百拜,我當時覺得很煩、很討厭,覺得是一件苦差事。可是師公告訴我一個故事,轉變了我拜佛的信心。
師公當然一眼就看出來我不情願拜佛,於是有一天,他問我:「小和尚、小和尚,你來這裡出家,是不是覺得什麼東西都好像很難?經典也看不懂,也背不下來,好多事情自己也做不好?」我回答他:「對啊!」

誰會把雞和兔子
關在一起?
當時,對我而言,其實還有一件更嚴重的事,就是上學讀書。因為我原本是在鄉下讀書,鄉下的學生的資質都不高,我每天只要聽完課、作業寫一寫,考試的時候輕鬆上場,成績就可以考到前幾名。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玩。
但是來到北投文化館後,才發覺台北的學校不得了,竟然一天到晚都是在補習上課!那時候,我念小學六年級,我們每天上課要上到晚上八點,一天要帶兩個便當去學校。不過倒是不必交額外的補習費,而是全班一起留下來,由老師集體指導。
來到台北的小學唸書後,我的成績完全跟不上。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數學,真的是難啊!以前我在鄉下讀書時,全都沒見過那些題目,但怎麼來到北投唸書後,會有這麼怪的題目?而且還一大堆!什麼植樹問題、雞兔同籠的問題等等,我完全做不來!在鄉下,誰會把雞和兔子關在一起、然後去數總共有幾隻腳?真是奇怪的題目!
那時候,老師很兇,做錯一題就要打一下手心,我的手就天天都被打腫了!讀書對我而言,也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
無論上學讀書、或在寺裡念經、背經、出坡,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又困難又痛苦,那~該怎麼辦呢?師公告訴我:「有一個方法,可以轉愚癡為聰明,你要不要學啊?」我一聽就來勁了,興沖沖地回答:「當然要啊!」老和尚又說:「我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故事。」
師公說,以前在鄉下有一個小沙彌,他很笨很笨,什麼事情都不會,學什麼也都學不好,但是他有一項好處,就是很乖、很聽話。所以他的師父度他出家以後,雖然教他什麼、他都學不會,但也沒辦法責罵他,因為他確實是很盡心、很認真地在學,所以做師父的也捨不得責罵。那怎麼辦呢?
這個師父想到經典裡記載,禮拜觀世音菩薩可以消業障、開智慧。於是,當其他人每天在休息睡覺的時候,這個師父就要小沙彌在大殿拜佛,每天拜三百拜,而且一面拜,嘴巴要一面念:「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弟子心朦朧,禮拜觀世音。求智慧,拜聰明,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這位小沙彌聽了很歡喜,但卻問:師父,三百拜到底有多少拜?
這個師父於是想了一個辦法。以前的佛像都是木頭做的。木頭做的佛像,在一些關節部位都是用榫頭銜接起來的,所以這個師父便在觀世音菩薩木像的手部拉了一條紅線,然後自己躲在佛龕底下,看著小沙彌拜了差不多三百拜時,他就把紅線一拉,觀世音菩薩的手就會搖一下。小沙彌看到觀音菩薩手搖動後,就知道三百拜拜完了,可以去睡覺了。師徒二人,每天就是這樣拜佛、搖手。
有一天,師父到山下幫人家做佛事,回寺後十分勞累,到了晚上小沙彌在拜佛的時候,師父卻在佛龕下睡著了。等到師父醒來,發現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心想:糟糕!我這位笨徒弟會不會到現在還在拜佛?拜了這麼久,身體不知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所以就急急忙忙地從佛龕下跑出來,探看小沙彌。
結果,小沙彌不在大殿裡拜佛、小沙彌不見了!這時候,做師父的心裡更緊張了,因為在他的想法裡,小沙彌很乖、很聽話,觀世音菩薩的手沒有搖動之前,絕對不會自己離開去睡覺。寺廟位於山區,外面有野狼,所以師父便趕緊尋看門窗,察看是否有血跡,深怕野狼跑進來把小沙彌咬走了。
師父到處查看,也沒發現有野狼的跡象,於是試著去寮房查找 。「叩!叩!叩!」師父敲著小沙彌的房門,只見小沙彌睡眼朦朧地問:「師父,天亮了喔?要做早課了嗎?」
師父心裡有些生氣,因為他很擔心小沙彌的安危,卻沒想到小沙彌竟然安穩地在房裡睡覺,所以開口便問:「你昨天有沒有拜佛?」
小沙彌回答:「有!」
師父又問:「拜了多少拜?」
小沙彌答:「三百拜。」
師父再問:「你怎麼知道拜了三百拜了?」
小沙彌答:「觀世音菩薩手搖了啊!」
這時師父心裡很懷疑,心想:「怎麼可能?昨天我睡著了,根本就沒有拉線,怎麼觀世音菩薩手會搖動?「但馬上又想到這個小沙彌很老實,絕對不會說謊,當下也不說破,
只是對他說:「好吧!那你今天繼續拜佛。」
其實,師父的心裡也有些懷疑:「該不會是菩薩的手真的自己動起來吧?」自己雖然一輩子出家學佛到了這麼大的歲數,也知道經典說拜佛、念佛會有感應,可是自己卻從來沒有親身體驗過。
因此,這一天,師父就不再躲在佛龕下拉紅線,而是躲在小沙彌的後方,等到小沙彌拜了差不多三百拜的時候,他跑出來一看,原本木雕的觀世音菩薩,突然間好像變成活人一般,現出一抹很慈祥的微笑,而且手就搖了起來!
菩薩的手這麼一搖後,小沙彌就知道已經拜了三百拜了,所以就睡覺去了。而這位師父揉一揉眼睛,再仔細一看,觀世音菩薩又回復原狀,變成木雕的製品了。

經歷考驗,
在修行路上做自己的主人
第二天早上,師父就問小沙彌:「你昨天是不是看到觀世音菩薩的手在動?」
小沙彌:「有啊!而且不只手動,觀世音菩薩還對我笑!」
師父又問:「那你有沒有祈求觀世音菩薩?」
弟子說:「沒有啊!我拜完了就去睡覺了。」
師父告訴小沙彌:「你今天拜完不要馬上走,你要祈求觀世音菩薩替你灌頂,消你的業障、開你的智慧。」
到了晚上,小沙彌又繼續每天三百拜的拜佛。拜到三百拜時,觀世音菩薩果然又現出微笑、手又搖動了。但這次,這位小沙彌不走了,馬上跪下來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弟子很愚癡,學什麼都學不來,請菩薩給我開智慧。」
這時,觀世音菩薩真的從蓮座上走了下來!並且走到小沙彌的面前,用手撫摸小沙彌的頭頂,然後很慈祥地回到原位。之後,小沙彌就如常一樣地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開始,這位師父無論教小沙彌任何東西,小沙彌都能馬上學會。各位猜猜,從那天晚起,那個大殿有多少人在拜佛?連做師父的都一起開始拜了!
聽完師公講的故事之後,我天天拜佛,而且拜得很歡喜!我愈拜就愈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真的就在自己面前。此外,也真的覺得身體起了很大的轉變:本來我覺得自己腦袋是平的,但拜一拜後,頭骨好像變得比較尖一點。之後,無論讀什麼書,也都是一看就懂。
以前文化館的客堂上掛著唐太宗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內容是用四六駢體文寫成的。當時我才小學六年級,師公考我這篇文章該如何斷句、內容是什麼意思,沒想到我竟然能讀懂,還能向他老人家解釋!我真的覺得從那時起,自己的智慧就開了。
我在東方佛學院讀書的時候,聽聞星雲法師和我們分享他自己念佛的體驗,星雲法師受戒得很早,但可能年紀太小、腦袋骨還沒長得很堅硬,結果香疤一燙,頭骨竟然凹陷下去!本來他讀書讀得很好,但是受完戒後回到佛學院讀書,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背誦、記不太起來了。
他很難過,天天都在哭。有一位老和尚得知星雲法師的情形後,老和尚要他拜觀世音菩薩,星雲法師於是天天禮拜觀世音菩薩。有一天,突然「啪!」的一聲,腦殼真的就往上彈,之後,他讀書又變得很厲害,所以十七、八歲時就能寫文章弘揚佛法。
在座的各位如果覺得自己業障很重,也感覺自己沒有力量、沒有信心,你們就向佛菩薩祈求。不要祈求消災解厄,因為災難是能夠成就我們的。各位要向佛菩薩祈求:「給我勇氣、給我信心,讓我能夠更精進、更努力地用功!」當你用功得力後,種種問題自然就消除了。大家千萬不要在修道中途,因為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因此退縮、退道了。
另外還有一個故事,對我也是非常有益,今天也覺得很難得,所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是一則譬喻。有一天,銅磬問銅佛:「老兄老兄,怎麼世間的人這麼不公平!你我同樣都是銅製品,為什麼每次人家看到我時,就拿一個很大的傢伙,很無情地往我腦袋一敲?敲得我受不了、轟轟轟地響!而且敲一聲還不夠,還要敲很多聲!可是~為什麼人家一見到老兄你,那種至誠恭敬的心就生起,五體投地的禮拜,而且又做種種美食的供養!這是何其不平等!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銅佛微笑地回答銅磬:「你知道嗎?雖然你我都是銅做的,可是我身上的每一吋、每一個部位,都是經過匠師千錘百鍊的!是經過熱火燒熔、鍛鍊,再經過千百次的敲打而成的!」
各位有聽懂這個譬喻嗎?大家都是人,沒有差別,為什麼人家可以做人上人?為什麼我們自己就還得沈淪、還得做煩惱中人?差別在哪裡?差別在於你能否接受烈火的鍛鍊以及種種業障的考驗。如果你真的經得起這些考驗,你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人 ── 起碼,你才能在修行路上自己做主。
古人常常告訴我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梅花的香味來自於苦寒,天氣越冷,梅花綻放得越漂亮,香味也就越清遠。同樣地,沒有經過生命的歷練,是無法成就成為人才的。修行佛法,如果沒有歷經種種業障的磨難和考驗,是成就不了菩提的。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今天大家回到農禪寺參加共修,不管身心有什麼樣的問題障礙,我們都要用無比的勇氣與信心,以及最真切、最至誠的懺悔心,來接受、承當這份考驗。因為有這份磨難,才能鍛鍊淬礪我們的道業,才能讓我們在生死輪轉的苦海中,得到真正的平靜和解脫。否則,想要有所成就,或想做到真正的自主,是十分困難的!
如果今天念佛時,你的身心出現了一些不適或障礙,不要把它當成一回事。沒有過不去的災難,反之,黎明前的夜晚是最黑暗的。但如果你的修行與身心狀況,到現在都很順遂、一切風平浪靜,你也不要因此竊喜,因為同樣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暴風雨來臨前,總是最為寧靜的。所以,此刻的苦,正是為了要成就我們;平時的安樂,其實隱藏了無限的危險。
我希望大家好好地共同勉勵。時間還很長,每個人都要能好好地用功發心。只要肯發心,願意積極努力,一定不愁道業不成。以此和大家共勉。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