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二處與十八界
第七章 十二處與十八界

第七章 十二處與十八界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段經文,是「諸法空相」之後的一段。

   這其中,色、受、想、行、識五者,在佛法上稱爲五蘊;眼、耳、鼻、舌、身、意 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六根六塵合稱十二處。十二處再加上眼、耳 、鼻、舌、身、意六識——卽「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一段,合稱十八界。蘊是蓋覆 的意思,指此五蘊能蓋覆我人的眞如性體;處是「托以生識」之處,是說六識是依托六 根六塵而生的,也可說六根六塵是六識的所生之處,十二處又譯爲十二入,入是「涉入」的意思,謂根能涉塵,塵能入根,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並且爲識之所入,故稱「十二入」。

續讀下文 ……

   界是界限的意思,因爲這根、塵、識十八法,各有各的界限,不相混淆,不但根、塵、識各有界限,卽同爲六根,眼根有眼根的界限,耳根有耳根的界限,乃至眼識有眼 識的界限,意識有意識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塵爲界,耳根以聲塵爲界等是。再者,眼僅能綠色,不能越色而有所見;耳僅能緣聲,不能越聲而有所聞 …… 色以眼根爲界,聲塵以耳根爲界······又,眼識必依眼根而發,餘根不能;而眼根除發眼識外,亦不能發耳 鼻舌等識,其他根識亦然,所以各爲十八界。

   釋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說八萬四千法門,惟一的目的,是要我人明白宇宙萬法的眞像,轉迷爲悟,破除執障,認識我人的本來面目,證知我人的眞如實性。

   但宇宙萬法,森羅萬蘊,無以一一爲之說明,乃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爲「色」、「心」二法——卽物質的現象與心理的活動。而衆生根器不一、迷悟程度不等,有人 迷於心而不昧於物,有人迷於物而不昧於心,故對於心法不明之人,則爲之說五蘊 — 色法仍是色法,而開心法爲受、想、行、識四者(如圖一)

五蘊

   亦有明白心法,而對色法認識不清者,則爲說十二處 —— 合心法爲一個半,開色法爲十個半(圖二)

十二處

   亦有對色心二法俱不明瞭的,則爲說十八界 —— 開色法爲十個半,開心法爲七個半(圖三),是以始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種種名稱。

十八界

   關於五蘊色心二法,在「四大五蘊」章中已詳爲介紹,此處不再贅述。惟我輩薄地凡夫,無始以來之執著,不外「我」、「法」二執,執虛妄緣影以爲心,執四大幻質以爲我,執萬有假相爲實有,念念執著,未肯暫捨。

   觀自在菩薩,前此以般若妙智,「照見五蘊皆空」,現今更謂「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前所觀照的五蘊,是就五蘊本身虛妄不實而言,現所破遣的五蘊,是就眞空實相的理性中,本無此虛妄假相而言。

   五蘊蓋覆我人的眞如性體,有如浮雲遮月,微塵蔽鏡,皆是迷眞妄現的染污幻相。如今在般若妙智觀照之下,眞如性體顯現。這般若妙智的觀照,有如風掃浮雲,皓月當空,圖滿皎潔;亦如拂塵拭鏡,鏡體重現,光明四射,試問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空性體中,何來的「色」,又何來的「受、想、行、識」呢?

   五蘊色心二法開展爲十二處,是將受、想、行、識四心法歸納爲一個半 —— 六根中的意根屬心法,六塵中的法塵分屬心色二法;而開展色法爲十個半,卽六根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六塵中的色、聲、香、味、觸五塵,再加法塵的一半。

   五蘊中的色蘊,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包括了有情衆生的色身在內,色身在現代科上屬於生理學的範圍,就是我人現實的生命體,而受、想、行、識四者是心識活動,有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等作用,在現代科學上屬於心理學範圍。五蘊開展爲十二處,所研究的對象就是我人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

續讀下文 ……

   十二處包括六根和六塵,六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五根是生理學上的感覺器官,意根是生理學上的中樞神經,前五根只是工具,前五根發生作用,意根與之俱起,而生感受、想像、意志、認識等作用,所以意根是前五根的主人 —— 意根背後仍有主人,以後將會述及。

   前五根的「根」,又分内根與外根,外根是我們視覺可見的眼耳鼻舌身,這在佛學 上稱爲「扶塵根」,又名「浮塵根」。稱「扶塵根」者,因爲它有扶助正根——內根的 作用;稱「浮塵根」者,指此五根是虛浮不實之法,故名浮塵根。佛經中有一段文字形容諸外根的形狀,說:「眼如葡萄朶,耳如新卷葉,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嗓,意如幽室見,因名浮塵根。」

   內根名叫淨色根,又名勝義根。佛經上說,勝義根質淨而細,猶如琉璃,肉眼不可見,惟天眼可見之,這樣看來,內根卽相當於生理學上的視、聽、嗅、味、觸等感覺的 神經纖維,以及中樞神經的神經細胞,內根是外根的正根,有發識取境的功能,勝於浮塵根,故名勝義根,又因是清淨四大所成,故又稱淨色根。

   照上所說,眼的外根就是眼球,耳的外根就是耳道,鼻的外根就是鼻孔,舌的外根就是舌頭,身的外根就是皮膚,而內根則爲視、聽、嗅、味、觸等感覺的神經細胞。

   諸根觸對塵境,必須內外根共同發生作用,才能有識。例如由眼的外根――瞳孔、水晶體、視網膜,與內根的視神經共同發生作用,而後眼識才有形體顏色可見,但辨別 是何形體,是何顏色,則又是「意識」——第六識的作用了。

   色、聲、香、味、觸、法六者,稱爲六塵。塵是染污的意思,以色聲香味觸法六者能染污我人的心識,故稱六塵。塵也有動搖的意思,此六塵生滅變動,故有動搖之義。六塵又稱六境,是六根所對之境,故稱六境。這其中,色、聲、香、味、觸五者,是生理作用所對之境,屬於色法;而法塵是心識活動所對之境,屬於色、心二法。

   色境是眼根所見的對象,曰色塵,此色塵與五蘊中的色蘊不同,色蘊的色,範圍極廣,總攝一切色法,而色塵的色,僅限於眼根所對的外境,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男女美醜等。
   聲塵是耳根所聞的外境,悅耳的聲音,如感人的音樂,美妙的歌聲,男女相愛的柔聲蜜語;逆耳的聲音,如詛咒、罵詈,惡言相對,以及刺耳的噪音等。

續讀下文 ……

   香塵是鼻根所嗅的外境,香的如栴檀、龍麝、沉香、脂粉,乃至男女的體香,臭的如人體的穢垢(排洩)物,世間的腐敗物。

  味塵是舌根所嘗的外境,如甘甜、鹹淡、酸辛、苦辣,以至一切飲食美味。
   觸塵是身根所對的外境,如冷煖、滑澀、輕重、柔軟等,乃至男女肉體接觸感覺。
   法塵是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外境。在六塵中,前五塵的境界容易瞭解,惟此法塵較難明白。本來佛法中所說的法,範圍極廣,宇宙萬有的事事物物,皆可稱之爲法。世間的、出世間的、有形的、無形的,皆稱爲法,惟此處的法塵,僅意識所緣的法五塵落射的幻影,例如過去與怨家相爭,惡言罵詈;日前與女友相約,柔情蜜意。這一切雖已事過境遷,而這些幻境留在意識中念念不忘,這些幻境稱做法境、亦名法塵。
   這六種塵境,每一種都有「可意」、「不可意」二種。可意的、美好的外境使人一見就喜歡,生貪戀心;不可意、醜惡的外境使人一見就厭惡,生捨棄心。色聲味香觸法,六境都是如此。以上六根、六塵,在佛法中合稱十二處。

<心經>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

   無字在這裏作空字解,六根六塵,都是因緣所生之法——在許多互相的條件關係之情況下而有的,都是空無自性,所以說無,也就是空。

   六根六塵之外,更加六識,合稱十八界,這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界是界限的意思,法界次第說:「界以界別爲義,根塵識各有界限,如眼以色爲界,耳以聲爲界,鼻以香爲界,身以觸爲界,意以法爲界。眼不能越色有見,耳不能越聲有聽 …… 色以眼爲界,以眼所見必色,非聲香等能對眼,故眼識必依眼根而發,餘根不能。而眼根除眼識外,亦不能發聲香等識,推之諸根皆然,界限分明,故名曰界。」此外界尚有持、性、種類、因、藏、能持因果性、能取所取被取種子等多種意義,不細述。

   六識是六根中意根開展的。十八界中,六根中的意根、六識全部、再加法塵的一半,此七界半是心識活動,其他十界半是色 —— 物質方面活動。六識中每一識的生起,必須內依於根、外緣於境等多種因素。八識規矩頌的前五識頌稱:「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就是說,眼識的生起,要具備九緣,耳識要具備八緣,鼻、舌、身三 識要具備七緣,如果細說,就到了唯識學的範圍,此處從略。
續讀下文 ……

   十八界中,六根六識是主觀的「我」,六塵是客觀的外境,在主觀的六識中,眼耳鼻舌身五識是直覺的識的作用,如眼之見形見色,耳之聽音等,都是前五識的直覺作用相當於生理學上的感覺作用;而辨色聲香味,違順苦樂的,則是第六識意識的作用,是心理學上的知覺作用。

   在小乘宗中,只講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在大乘唯識宗中,於意識之後,加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前六識以了別外境的功能,故稱爲識,第七末那識思量執我,念念不捨,故稱爲意,又譯爲意根(意識之根),第八識以能含藏善惡業諸種子,生起現行,故有積起之功能,又稱爲積,積者聚積,與含藏的意義相同。

   在八識之中,第六識的功能最爲顯著 ——— 現代心理學上,也是以第六識爲我人精神活動的主宰 —— 宗鏡錄上說第六識有十大作用,其主要者有造作、操持的作用,有攀緣的作用,有尋找過去歷經事境的作用,有分別事識的作用,有辨別人我關係的作用等。

   本段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是破遣五蘊。「無眼、耳、鼻、 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破遣十二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破遣十八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其中「乃至」二字,是文章上的一種省略法,此段經文,具足應說:
   「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無意界;無色界、無聲界、無味界、無觸界、無法界;無眼識界,無耳識界,無鼻識界,無舌識界,無身識界、無意識界。」

續讀下文 ……

   觀自在菩薩,以般若妙智,照見五蘊皆空,已如前述。五蘊諸法空後相狀,就是我人的眞如實性。這萬德萬能的眞如實性,它是晶瑩無疵,如如不動;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這眞空實相的理性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蘊,五蘊歸納爲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再開爲十二處·十八界,到了「五蘊皆空」,到了「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的時候,從何來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呢?又從何而來的眼界乃至意識界呢?

   五蘊虛妄不實,已如前述。五蘊既虛妄不實,而依五蘊所立的六根六塵自亦虛妄不實。六根六塵既虛妄不實,而以根塵相對所生之識自然更虛妄不實,所以說五蘊空則根 塵空,根塵空則識空,空,就是無的意思,所謂内亡六根、外亡六塵、中亡六識,三者俱空,則靈光獨耀,内外中間融歸一性,那就是眞如實相。

   所謂根、塵、識等色心諸法,皆是迷眞幻現的一時假相,無奈我人迷昧,妄生執著,以致起惑造業,流轉生死。六祖惠能說:「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

   <楞嚴經>云:「若有一人發眞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又云:「根塵脫粘,識無所寄,根塵無體,識性原空」。到了十方虛空悉皆消殞的時候,還有什麼五蘊,什麼十二處,什麼十八界呢?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