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第三章-2

第三章-2



Bg C

圓暘法師 白話講解大師註文


   是則財色名食,本無可欲。在財色名食,它本來沒有特別可以獲求什麼。
   而人欲之者,都是人的欲望促使的。
   蓋由人心妄想思慮之過也。這一些問題都是人心妄想思慮而產生的,想要去吃好吃的,想要獲得好的名聲,想要得到一個帥的先生,一個漂亮的太太,都一樣喜歡有一克拉、二克拉三克拉···,這些欲望都是由我們的妄想跟思慮造成的這一些禍害。

   是以聖人之治,教人先斷妄想思慮之心。你看,佛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行,唯有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你的妄想思慮就是妄想計著!


   此則拔本塞源,拔當尋找,找出一切問題的根本,堵塞住智慧根本源頭的。自性的智慧為什麼不開呢?就是你有妄想思慮,把你的如來藏包覆起來了,讓你沒有辦法認識到自己自性的智慧。所以接下來告訴你,要怎樣才看得到呢?
   故曰虛其心、要讓心謙虛了、柔軟了,就可以看到。
   然後使民安飽自足。把妄想思慮斷了之後呢?心就柔了,然後使我們安份守愚平安無事……等等,自己能夠自足。
   這裡安飽放在前面,安飽自足,雖然知足常樂是指物欲的部份,我們要知足安飽,但在精神上、在學習上必須要精進。
   心無外慕,外慕就是外求,人因羨慕外面的境界才會去求它,沒有外在的境界來誘惑心就自然安住。


   故曰實其腹,所以才說要實其腹。這實其腹就是才華、能力要充實。剛剛講在物質上要安飽知足,在學習上要實其腹,心要謙卑,但是學習才能、學問這部份要自己下功夫,就是實其腹,在內涵上要好好來學習、充實自己。

   然而人心剛強好爭者,蓋因外物誘之,而起奔競之志也。我們人往往都是剛強好鬥、好爭,為什麼會爭呢?都是因為有外面的境界等等來引誘我們,就會去追逐,所以勸你把心柔了不會去爭,心一柔人家有我們就祝福他!欣賞就好心不要動,看一看就好,這就要有一點定力才不會讓外物來引誘。
   有時候在禪宗的境界裡面或許也可以這樣想,有時候去鬥一鬥受了傷回來,你就安住了,哈哈 …,當爭不到鬥不過,也追求不完,就會乖乖的安住,反而也是一種教訓,聖人講的你若聽了,就不用撞得頭破血流。你不信,你可以去爭、去鬥鬥看……,你不相信?你還是要投降的!所以還是勸你好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故小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君子雞鳴而起,孳孳為名、此強志也。所以小人雞鳴:就是一般好利之徒,早上一起來就勤勉不懈怠,為了利嘛!孳:單一字講有增加的意思,故生殖繁多為孳。一般說孳息,我們在銀行存了錢會孳生出小錢來,「孳」就是增加的意思。「孳孳」就是勤勉不懈怠,兩個孳孳那就算得更清楚了。
   君子雞鳴而起,孳孳為名:這些文人雅士早上起來就為了名。君子為名、小人為利,我常說,一個團體裡上位者要名、執行者要錢,在團體裡面出頭的都愛名,下面辦事的都愛利、愛錢,擴之四海而皆準,唉呀!不相信?你回去參一參。
   此強志也。我們所看得到的都是這些心態。強志:就是我們看到的都是這些心態,小人喜歡利,君子喜歡名。


   然民既安飽自足,而在上者則以清淨自正,不可以聲色貨利外誘民心則民自絕貪求,不起奔競之志。了解這一些名利呢?事實上都是像浮雲一樣,沒辦法真正的可以掌握到多久時間,所以若有了這些智慧,在上位者他就可以清淨自正。記得上回有講過「無為自化,清淨自正」,這裡就又出現清淨自正。
   在上位的人,上者也不一定指上位,也可說是有智慧的人就可以讓自己的心清淨了,自然觀念就能夠正確,就不會以聲色貨利外誘民心。不要去鼓勵人民追求在聲色貨利外誘的這些部份,不要有這些蠱惑人民的心。
   則民自絕貪求,自絕:自制的意思,所以人民慢慢的能夠自制,離開貪求。
   不起奔競之志。「志」在這裡就是貪求的心。所以貪的心就會落下來,有了智慧之後,這心就會調適讓自己不起貪的心。


   所以說一切智慧相當的重要,我們講了那麼多,事實上都是在講我們的心,要讓智慧來安住我們的心。明白這麼多事理,就是在讓你的心清楚了,你才可以自制,才能控制自己不會再去做無謂的貪求,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不需要去追求。

   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民既無求,則使之以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強其骨。知道了道理之後,貪求的心不起,能夠安住不求,事實上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它都是一種比喻,重點在於「自食其力」這四個字,就是安住自己該做什麼就去做,讓心能夠安住不需要再有一些非份之想,通常會出事情都是有非份之想。
   故曰強其骨。骨:就是要立下志向,要有志氣,必須要很清楚的立下志氣,不要去貪求,在心志上用功,充實自己在精神上的部份;在物欲的那一塊不要去追求。


   如此則常使民不識不知。而全不知聲色貨利之可欲。而自然無欲矣。這不識不知就是不要打妄想,不是叫你什麼都不清楚,反過來讓你知道,去清楚這些財色名食它是虛幻的,我們前面做了很多比喻!清楚這之後就可以離開它。
   我們不打妄想之後,就不落在聲音、美色、物品跟財利這方面的利益薰心裡。欲:就是會引生出我們心的寄望。
   所以我說:痛苦經常來自於計畫,有了計劃就有痛苦,為什麼?求不得啊!求不得就苦嘛!哈哈…。跟計劃有差異也苦啊!所以一切都是貪欲心所起,都是苦的根源。清楚之後呢?就自然不欲,欲就是欲求;就是貪求。


   故曰常使民無知無欲。所以經常讓人民能夠無知無欲,不要有貪求的心,大家能夠安住在本份上。
   縱然間有一二黠滑之徒,雖知功利之可欲,亦不敢有妄為攘奪之心矣,故曰使夫之者不敢為也。縱然:就是雖然。雖然會有一兩個黠滑之人。黠:小聰明、慧也。有小聰明小智慧圓滑的這些人,他雖然知道功利上可以操弄,可欲:可以操弄。在這世間會有一些世智辯聰的人,他有一些小聰慧,這些人知道功利上是可以去操弄的,在民眾的物欲裡是可以操弄的。但他也不敢怎麼樣?
   亦不敢有妄為攘奪之心矣。攘:竊也。奪:奪取。攘奪:奪取。讓這些人不會有奪取的心,就是利用人家的弱處來奪取。就是讓這些人知道他不敢這來操弄人民。


   如上所言:前面這些話講下來。
   乃不言之教、無為之事也。這不是在於講多,而是在主事者必須用身教就是透明無私,無私一切就會清楚,領導者一定要無私,無私就是不言之教。我說:所有的戒律你如通達它,事實上戒律只有一條,就是「不自私」。不自私就不會犯戒,自私自利就一定犯戒,哈哈…。把一條不自私守好,戒律就具足了。等身教具足了,事實上就是在表自己的法,就表自己無為之事嘛!

   人君苟能體此而行以治天下,則天下無不治者矣。故結之曰,為無為,則無不治。苟:同。體:體會的意思。君王要是能體會到身教,來實行、來實踐治理天下,這天下無私大家都會來學習他,君王就是要以身作則,臣民能夠隨著他的身教來學習,這就是一切的根本。
   故結之曰,結之:就是總歸的說。
   為無為,則無不治:重點在於無為則無不治。無為:就是身教。


   所以在上位的領導者,聖人都是表一個領導的作用,菩薩來到世上通常都是以身教來教導人。所以立功、立德這些都是聖人的表法。

   老子文法極古,然察其微意,蓋多述古。或述其行事,或述其文辭,似此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的文法極古,各位要是對過去的古詩詞有研究的話,在古詞裡面,通常古人的文法會用很多重疊的字。譬如會用泱泱、噹噹形容在做事的時候,古文沒有很多辭令,譬如我們叫一個小朋友,通常會把他的名字省略掉,說:吳傑X,我們會叫他傑傑來,事實上這是人類還 沒有名詞的時候,通常會用的文法,我們叫小孩,成成、傑傑……。

   然察其微意,察就是叫你觀察。佛教用很多觀字,這觀也就是叫你去察,察什麼?察就是要到細處。觀就是這四個字「察其微意」,我們要去觀察它,語文上很多細膩的意思。在《心經》上「觀自在菩薩」,觀呢?就是你要觀察它很微細的部份,你要當一位很自在的菩薩,你要怎麼樣?你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要當一位很自在的菩薩,就要察其微意,讓你的心能夠行深下來、靜下來,無為下來,清淨就會自在,也就可以到達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就會照見五蘊皆空,啊!這用《心經》前面這一段來講到這個比喻。


   蓋多述古,或述其行事,或述其文辭,似此為無為則無不治。很多很多的講述,古代的這一些比喻也好、古詞也好,等等…。這都是述其行事的過程,或敍述他的語文辭句。講了很多很多的重點例似都是在講道理,我們知道佛是盤腿禪坐,這就在表無為的法,但是先透過老子來做一個引見才知道這盤腿的妙處在那裡,前面先給一個方向,到後面就要叫你入佛的智慧了。

   乃述上古聖人之行事者,至若是謂等語,皆引古語以證今意。或以己意而釋古語者。這邊講了這麼多,上古的這些聖人,所有的行事例子都在引這些話語來證明現在的意義,或是用自己意識心的解釋古文言。
   所以「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必須要有一個比喻我們才能會意,我們不講這些例子會不了他的意,道理也就是在這裡。講了老半天,得到了什麼?就得到那內心世界的一點智慧,光通達而已什麼也沒有得到,所以若是以自己的意思而來解釋這些古話,事實上怎麼樣?


   且其文法機軸,凡發動所由皆謂之機;凡所有發動的開始,就等於我們心念一起的時候就是一切動能的開始。機軸:就是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軸心。像我們講馬達,最重要的部份就是軸心。馬達要有軸心才能驅動,講了這麼多的比喻,在引出文法重點讓你了解他的意思,你能夠會意,他的重點在每一章最後面的「結句」,全在結句,他點出我們講每一章時,重在結尾句。所以第三章最後面,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講、講、講到最後面,「為無為則無不治」,重點就是在告訴你這結句才是最重要的部份。

   全在結句,是一篇主意,它最主要的中心軸在這個意義上。
   蓋結句,即題目也。所以結句的意義也等於是這一章的題目,在於告訴你要「為無為」之事,你們不要推舉賢人,也不要貴難得之貨,不要藏有一些貴重的東西,會引來盜賊,欸!反過來這樣講,就通了!對不對,重點在於這部份,所以結尾也是題目。


   讀者知此,則思過半矣。至其句法,有一字一句,二字一句,三字一句者極多。人不知此,都連牽讀去,不但不得老子立言之妙。而亦不知文章之妙也。所以要讀者知此,讀者就是你就是我或他!都包含在裡面,各位。這裡跟你講了,他的結句也是他的題目,所有的人能夠知道這個就已經可以把老子的思想了解一半,了解老子的思想大概就可以了解一個概括。所以甚至他的句法有一個字有一個句,或者是二個字一個句,或者是三個字一個句,很多,道德經裡很多都是這樣的句法,通常很多人都不曉得是這樣,所以讀道德經重點在圈點的部份要很小心,一下子讀去!你不會得到老子的內涵,要把句法很清楚的點在哪裡。譬如:道沖兩個字,就一個圈點,而用之或不盈淵兮,…… 這裡又有一個句點,所以這個句點的部份,點在那裡,那個意思就不一樣,這要很小心。你要是一下把它讀下去,更不曉得文章的妙處在哪裡,不會得到老子講話的妙處,所以道德經的圈點很重要,圈點的部份要很小心,段落要清楚。每一段每一句在哪裡都很清 楚的了解,可以多讀它,剛好是一星期一章,奉勸諸位經常去讀就可以讀出心得來。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