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國懺的特點
書籍目錄
第二章 佛教的懺悔觀
第三章 中印懺悔法的異同
第四章 禮佛持咒的懺悔功用
第五章 不能作法懺時
第六章 取相懺的意義
第八章 從事懺到理懺
第九章 能滅重罪的無生懺
第三節 中國懺的特點

第三節 中國懺的特點


Bg S8

   中國古代的祖師,曾經編集了一些懺悔方法,例如:梁皇懺、三昧水懺、藥師懺、大悲懺等。這些懺法,可以說都是很優秀的作品,除了道理的解說,也有拜佛、觀想,乃至密咒的持念,融合了事懺與理懺,與傳統印度佛教的三種懺法(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比起來,實在是一大進步。對於一般大過未犯、小過不斷的佛教徒來說,是很理想的懺悔法本,盡可依照自己覺得合適的一種懺本來懺悔。當然,如果犯了重戒,造了大惡,就必須有特別的方法來懺悔,才能滅罪了。


   中國佛教的懺悔方法與印度不同的是:以事懺和理懺代替了作法懺、取相懺和無生懺。除了名詞不同外,內容上似乎也有所增加。在中國大乘佛教的觀念中,念佛、拜佛、念咒都具有極大的懺悔功用,能滅除很重要的罪業。所以,過去祖師所編的懺本,都列有念佛、拜佛,乃至念咒。

   當然,祖師所編的各種懺本,乃是根據佛經所述,源於印度的懺法。因此,同樣強調懺悔的次第,更注重事懺與理懺的連帶性。譬如:唐朝宗密大師編有《圓覺經修證儀》十八卷;在十六卷中曾說:


   印度的三種懺法,似乎有各別獨立的現象。比方:作法懺是由比丘僧團設立的,自然就多流行於出家僧侶之間;取相懺發源於大乘的菩薩戒,那麼,被稱為小乘的傳統僧團大概不會採取相懺吧?至於無生懺則是針對少數犯了五逆或重大性罪,被認為自己不通懺悔,必墮地獄的人,佛陀慈悲,以無上的智慧開啟了他們的重生。


   這三種懺法,各有其優點。中國古代的祖師,可能認為,何不把它們的優點統合起來呢?因此,提出了事懺和理懺之說,將作法、取相二懺歸於「事懺」,無生懺則歸於「理懺」。先由事懺,然後進入理懺,理懺才容易達成;而事懺之後,再行理懺,事懺才能圓滿與究竟。如此,自然是優於印度各別獨立的三種懺法了。而且中國祖師所編的懺法,都是出家、在家通用,不像印度的作法懺大多用於出家眾。所以,中國的佛教徒在懺悔時,已很少再各別採用印度的三種懺法。


   不過,精神上卻是連貫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例如將作法懺的向人(比丘)懺悔,改為向佛或菩薩懺悔;在禮佛懺悔時,雖然不一定有要見瑞相的念頭。但懺悔者在內心清淨時,往往也會有見到佛菩薩現身放光或摩頂的瑞相,這就跟取相懺一樣了;而理懺更是和無生懺的內容一樣。因此,中國懺法和印度懺最大的不同點,應該是在拜佛和持咒的觀念上。下一章,我們就專對這方面來加以討論。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