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無苦、集、滅、道。」
〈心經〉經文,在破遣「十二因緣」之後,繼之破遣「四聖諦」,曰:「無苦、集、滅、道。」這四聖諦的諦字,是眞實的意思,意謂此四諦,是眞實不虛的眞理。而此 眞理惟聖者所知,故名四聖諦。四聖諦法,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八佛遺教經V說:「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釋迦牟尼世尊,因見人生諸苦,出家修道,及成正覺,在鹿野苑度橋陳如等五比丘,初說四聖諦法,當時一共說了三次,稱爲:「三轉法輪」—— 佛所說法,無非是要救度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到達涅槃的彼岸,轉法輪,譬喩佛說法好比車輪運轉,可以載人到目的地。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這三轉法輪,第一次稱「示轉」這是世尊直接開示四諦眞像,令聽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利根上智之人,當下即可開悟。其內容是:「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稱「勸轉」,怕根性稍鈍的人,對初示未能全然瞭解,所以再次開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稱「證轉」,佛對鈍根衆生,一說再說,怕其仍不能領會,所以引己爲證,以啓悟他們:「此是苦,我己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己修。」
依照苦、集、滅、道的道而修持者,成就的道果名爲「聲聞」——就是聽佛說四聖諦法而開悟的,叫做聲聞。若進一步推廣而言,佛滅度後,雖不能直接聽佛說法,但佛的遺教經典俱在,若因以這些遺教的啓示,能悟知四諦眞理而得道者,亦可以稱爲聲聞。
聲聞所證的果位有四個階段,初果稱須陀洹,譯爲預流。是預入聖人之流的意思,這是以八忍八智之無漏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而證得的。二果稱斯陀含,譯爲一來,這是因欲界九品思惑只斷六品,還要到欲界來受生一次的意思。三果稱阿那含,譯爲不來,這是由於欲界思惑斷盡,無欲界煩惱之因,不再來欲界生死,故名不來。四果阿羅漢,譯爲無生,謂已斷欲界九品思惑,更斷色界無色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三界生死之因,不再來三界受生,故稱不來。
釋迦世尊一代說法,教化衆生,態度平實,不驁空想,其早期昭示於人者,完全爲小乘教法,而以四聖諦爲基礎。佛教的宇宙觀與人生觀,及其他行持與教義,亦皆由此四聖諦而出。之後在遊方說法期間,屢屢闡發其義,至湼槃之際,猶殷殷以已瞭解四聖諦否而詢問弟子,由此可見此四諦法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性。
二
四聖諦與十二因緣,名字不同,而意義是相通的,將十二因緣歸納來說,可歸納爲苦、集、滅、道四字;將苦集滅道推廣來說,演繹爲無明、行等十二支。
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其流轉門,相當於苦集二諦;其還滅門,相當滅道二諦。十二因緣三世流轉,有兩重因果,而四聖諦的苦集卽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
若照因果順序來說,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但爲什麼先說果而後說因,說成苦、集、滅、道呢?因爲衆生的根性,果易曉而因難知,釋迦世尊爲方便化導,故先示苦相,令其厭離,再示業因,使之斷集,繼之示以湼槃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說道法,令其修持,其意是在使聽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現在就先自苦諦說起。苦,是逼迫爲性,有痛惱之義。是說衆生身心,常被種種痛苦,迫擾不安,故曰逼迫。法華經云:「三界無安,衆苦充滿。」———關於苦,在本文第四章「度一切苦厄」中已詳細敘述,此處不贅。
其次說「集諦」,集是招感的意思,招感什麼?招感的是貪瞋痴愛諸煩惱,以此爲因,成爲諸苦。所以此苦非自天降,非從地生,亦非人與,而是我人自心所起的貪瞋痴愛,導致行爲上的殺盜淫妄,以此諸種善不善業之積累,故曰招感性。
顧法嚴居士譯<佛陀的啓示>一書,其中把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聖諦」法,介紹的十分詳盡,現在我們看這本書中,對此集諦是怎麼說的:
「苦的根源就是『渴(愛)』。它造成『來世』和『後有』;與强烈的貪欲相纏結,隨地隨處拾取新歡。這『渴(愛)』有三;一、感官享受的渴求(欲愛);二、生與存的渴求(有愛);三、不再存在的渴求(無有愛)」。
這以各種形式表現的「渴求」,欲望、貪婪、愛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 相續不斷的根源。但卻不能將它視爲最初因,因爲按佛法說,一切都是相對的,相互依存的。這苦之根源的渴(愛),也是依其他的條件而生起的,這條件就是受,而受又依觸而生起,輾轉相依,卽構成所謂十二緣起——在上一章已詳爲介紹。
由上可知「渴(愛)」並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而是最明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與最普遍的事實。因此,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諦的定義中,除了渴(愛)爲主要的原因以外,還包括了其他的煩惱不淨法。本文篇幅有限,無法詳論,只請牢記一點,這渴(愛)的核心就是從無明生起的虛妄的我見。
渴(愛)一詞的意義,不僅是對欲樂、財富、權勢的貪求與執著,也包括對意念、理想、觀點、意見、理論、概念、信仰等的貪求與執著。根據佛的分析,世間一切困擾紛爭,小至家庭個人間之口角,大至國與國間的戰爭,無不由這自私的渴(愛)所引起,從這一觀點看,一切經濟、政治、與社會的根本問題,都在這自私的渴愛。大政治家 們想僅從經濟與政治方面去解決國際糾紛,討論戰爭與和平,只觸及問題的表面,而不能深入根本癥結之所在。佛就曾告訴羅吒波羅:「世人常感不足,夢寐以求,乃成爲『渴(愛)』的奴隸。」
以上一段是摘錄顧法嚴居士譯本的原文。我參閱了許多本古今大德的心經註解,多數是陳陳相因,說:「集者,招感義 …… 」從沒有這樣詳盡的解說。近年來張澄基、顧法嚴諸大居士在譯經院,將英文本的佛經重譯爲中文(英文本是根據巴利文翻譯的)的確是給我國古老的經義,增加了生動、活潑的生機,這種譯經價值是值得肯定與讚嘆的。
三
苦、集二諦是世間法,集是因、苦爲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法,道是因、滅是果,使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是世尊說四聖諦的目的。「滅」是什麼?古德註疏多說:「滅諦者,涅槃也。」「滅者,指聲聞人所證之湼槃。」「滅去惑業所招之苦,證得涅槃寂靜之樂。」但是,什麼是湼槃呢?查遍古人註疏,仍是一個老問題,那就是未看前不懂,看了後仍然不懂。我且抄錄幾條來看:
一、涅槃此翻爲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爲滅。離衆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爲滅。
二、無生名涅槃,以涅槃不生不滅故。
三、<華嚴經疏鈔>曰,湟槃正名爲滅 ······ 稱爲圓寂,以義滿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直性,妙絕相累爲寂。
四、湼槃之翻爲圓寂者,圓證一眞,無欠無餘曰圓;寂融萬法,不生不滅日寂。
五、愛等諸煩惱斷,名有餘湼槃,聖人今世所受五衆盡,更不復受,名無餘湼槃。事實上,湼槃是聖者所證的境界。涅槃之名,就和「眞如實相」、「諸法空相」名詞相似,是不能以語言文字所可詮解表達的。語言文字,是人類用以表達他們所熟知的其感官與心靈所經驗過的事物意象所創造的。但超越凡情的經驗,就不是人類有限的語言文字所可表達的了。我們還是自顧法嚴居士所譯<佛陀的啓示>一書中,摘錄幾段關於湼槃的說明,或可多少獲得一點較具體的印象。該書中說: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我們再看看巴利文原典裏若干涅槃的定義及說明:
『湼槃是徹底斷絕貪愛:放棄它、摒斥它、遠離它、從它得解脫。』
『一切有爲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湼槃。』
『比丘們啊!什麼是絕對(無爲)?它就是貪的熄滅、瞋的熄滅、痴的熄滅。這個比丘們啊!就叫做絕對。』
『羅陀啊!熄滅貪愛,就是湼槃。』
『比丘們啊!一切有爲無爲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遠離橋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湼槃。』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此外,對於湼槃,佛又曾說:
「比丘們啊!有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無爲法)。如果沒有這不生不長的非緣生法,則一切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卽無從解脫。因爲有這不生不長非緣生法故,生的長的因緣和合的才能得到解脫。」
「他這築在眞理上的解脫是不可動搖的。比丘啊!凡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假法,凡是眞實的、湼槃的,才是眞理。」
什麼是絕對的眞理,依佛教說,絕對的眞理就是:凡所有法都是相對的、緣起的、無常不永恒的;而沒有恒常不變、亙古永存的絕對的實體。諸如「自我」、「靈魂」或「神我」等,無論在身或身外,這就是絕對的眞理。雖然在通俗言詞裏也有「反面的眞理」一詞,眞理卻決不是反面的。體證這眞理,就是對事物的如實知見,無有無明妄想 也就是斷絕貪愛、滅苦、涅槃 ……。」
凡是親證眞理、湼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錯綜(Complex)、迷執、憂、悲、苦惱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狀態所拘縛,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紥紥實實的生活在現在裏。因此他能以最純潔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滲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譯者按:卽陶然與萬物合一,渾然忘我之意。)他是喜悅的、雀躍的、享受著純淨的生活。他的感官怡悅,無所煩憂,心靈寧靜而安詳。他既無自私之欲求、惟恚、愚痴、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淨、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他的服務精神是最純正的,因爲他不爲自己設想。他不求得、不積儲、甚至於不積貯精神的資糧;因爲他沒有我的錯覺,而不渴求重生。
湼槃是超越邏輯與理性的。不論我們怎樣埋頭精研高深的理論,以臆測湼槃或最終眞理與實相,都只能算是一種無作用的絞腦汁遊戲而已。我們終不能循此途徑而對它有所了解。在幼稚園裏的小娃娃不可與人爭辯相對論,如果他耐心而勤奮的鑽研他的學問,有一天也許他會了解它。涅槃是要由智者内證的,如果我們耐心而勤奮的循著「大道」前進,至誠懇切的訓練淨化自己獲得必要的心靈方面的成長,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內證到它,而毋須乎殫精竭慮於鑽研謎樣艱深的文字。
四
最後說到「道諦」。道,是聲聞行者所修的道法,聲聞行人旣然瞭解到生死諸苦,是由集的招感;同時又瞭解欲離苦須要斷集,欲斷集須要修道,因此向上追求斷集的方法,以求證湼槃的聖果。
道是通達的意思,依此道法而修,可由凡地通達聖地,所以稱爲道諦。
苦集滅道的道,一般說是八正道,但此八正道也可約可廣,約則歸納爲戒定慧三無漏學,廣則演繹爲三十七道品。現在先說八正道:
不邪謂之正,通達無阻之道,正道者,可令衆生斷集離苦,達於涅槃的聖者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此八聖道是: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一、正見:正確的知見。世間法的正見如佈施持戒,出世間法的正見如明達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二、正思惟:正確的思維。一般人所發的思維,多由妄念而起,修道者既見四諦眞理,當以正智發動思維,使眞智增長,斷除迷惑。
三、正語:正直的言語。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而得正語,則口業清淨。
四、正業:端正的行爲。梵行清淨,不染三毒,謂之正業。我人起心動意,無非造業,修道須離十惡業,修十善業,謂之正業。
五、正命:正當的職業,命謂賴以活命的生計,修道者當離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 —— 而以正當職業謀取生活。
六、正精進:正確的努力。卽向出世之法,湼槃之道,努功前進。正精進者,不從事於徒苦身心的苦行,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正淨的信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惟念眞如實相,或功德相好,稱爲正念,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是正統的禪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定,以眞智入於無漏清淨禪定,謂之正定。得正定,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八正道,是學佛的人修習的八條途徑,但這八條途徑應該是同時並進,而不是依次修習。再者,八正道可歸納入戒、定、慧三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定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八正道如推廣來說,則演繹爲三十七道品,簡單的說,三十七道品包括著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名稱有三十七,事實上仍以八正道爲主體。
其實,更實際一點說,所謂「道」,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我人意念行爲的自律,也是自我淨化自我開展的途徑。所謂「悲智雙修」,也就是感情與理智的平衡。以悲代表慈、愛、善、恕;以智代表理、慧,兩者圓滿,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也就是「道」。
五
<心經>經文,在「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 」之後,緊接著說:「無苦、集、滅、道。」這苦集滅道四諦,是世尊得道後最早說的根本敎法,當佛之世,多少弟子因此教法而修行證果,何以又說:「無」苦集滅道呢?
原來觀自在菩薩,以般若妙智,照見「諸法空相」本體,清淨本然,非僅沒有世間法虛妄的苦與集,也沒有出世間法虛妄的滅與道。
因爲自性空寂,本無生死可了 —— 無苦;亦無煩惱可斷 —— 無集;自性所具之功德智慧,本不待修而後有 —— 無道;亦無須證而後滅——無滅。
再者,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則所謂苦者集者,又何所憑藉而存在?既無苦集,又何須修道證滅呢?所以觀自在菩薩說:「無苦集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