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示警章
第二 示警章

第二 示警章


Bg E29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
 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講 算,音蒜。○此說上天降下來的神道,專掌人間過惡的,巡遊查察遇有過犯,即時錄奏定罪,便削除人的壽了。人活百日叫一算,犯輕的少奪,犯重的多奪。


 例證 
  代,沂州王用予,做人厚重,不多言,家裡奉敬文昌帝君,心守文昌帝君的訓示,他組織鄰村人,每年的元旦,建醮壇,(祭拜無主遊魂之臺)祭鬼靈,並代表大家,向上天祈求福氣,這醮壇是建於雲中的山頂,文帝的行宮,(文帝的旅遊宮),他們的村中,有位叫兪麟,是個孝順父母,做人謹慎的人,所以遠近很多人,來跟兪麟唸書,還有一位叫郁從周,一表人材,善於辯論,文章寫得很好,有一年,村人就推薦兪、郁兩青年參加正統(年號)辛酉年的狀元考試,這年的元旦前,王用予早先到山上的文帝行宮,晚上便在醮壇睡宿了,一睡着,夢見關帝君升殿,國內的城隍爺都集來,每一個都拿着鄉的考試榜册,在這當中,有一位穿着絳色朝服的神,抱一本大册,要呈帝君簽字,王用予便偷偷地問這位神說:「榜册中,有王用予、俞麟、郁從周的名字沒有?」那位答:「沒有」。


  不多久,各位城隍爺退了,絳朝服的城隍神,便呈上大册,並跪於帝君的案棹前,帝君把册上的一名一名簽押,亦有躊躇不簽的,很久了册都看完了,絳朝服的城隍爺便宣告說:「各省城隍,對於沒簽押的人,趕快提名陰德好的兒子,以便換榜。」王用予隱身殿的大柱下,突然聽殿上叫:「王用予入見」。王用予便匍匐上階,(跪著行謂匍匐),到帝君案棹前,帝君說:「功名的事,是天下的秘密,不可輕易洩漏的,因你十幾年來,至誠祭拜無歸鬼魂,所以召你來此,汝祖父做人樸實,自食其力,從沒有負人,已經註爾在鄉榜,得中第三名,來表揚你家的忠厚,還有你平生遇到神佛都行禮,但你默默求神明,佑的是你能考中,又爾妻子楊氏病痊,和能夫妻長壽,你母還在世,從沒有祈求你母健康、長壽一語,因此降爾兩科,中在下榜,第五十三名,你要改過,不可再怒天心。」用予知道錯了,叩首謝罪。帝君又說:「你村裡的周吉,本科可中本省解元」。


  這個時候的周吉,論學問,在村裡是最差的一位,用予聽了,覺得莫明奇妙,他就向帝君叩首問了:「周吉的學問,比我們差,何以他可中解元呢?」帝君說:「周吉的祖父、父親,均是農民,從來沒有做過壞事,被神鬼記上一個過字,從沒有淫過一個女人,沿三代,未曾講人一短事,揭露人家一件惡事,而且他的祖父,寫一本百忍書,勸人,受感化的人相當多,他們父、子、孫三代都是守、簡、靜、基、福,六十多年,立了最高的陰德,大家都不知道,上帝為嘉賞周家,註定給他們三代都得富貴,今周吉為頭一個得賞的人吧!」用予又再叩首說:「我們村中的兪麟和郁從周,這兩人不曉得榜上有沒有名?」


  關帝君則檢看太原省的士子册,臉色不高興說:「愈麟應得一科,但因他對父母,表面是孝順,其實心裡頭,視他父母如路上人,而且他對人處世有違人情,自認君子,目中無人,所以把他可中的一抖削掉了,他的一生,就是潦倒於貧窮路上。」帝君又說:「至於郁從周,本來就是個天才秀士,註定廿六歲考中進士,三十多歲,應升進中丞相,四十五歲晉升大司空,兼領司農,司寇諸印,五十四以少保致仕,六十九善終。


  但是他自從十七歲起,得「諸生」(高考有資格人)便恃才,對於物質不惜,不時狂言強辯,對天地、神明都譏慢,所以冥司統計他口罪,已滿二、四七〇餘件,上帝震怒,把他註入於「除惡籍中」,把他全部的福惠,除清了,他再不知悔改的話,達到三、〇〇〇惡,便會減少他的壽命,並且把他的子孫,都列入丐籍。他這一種傷天地和犯駡神明的罪,比犯殺生、邪淫的罪還重,你們應知道謹慎吧!」又說:「淫殺、口過、絲粟(不惜五縠),當會受惡報,大家都知道,但對於強辯、傷天害理的言論,譏駡神明的論文、辯說,輕薄鬼神的罪,是會把他一切福惠,易移成貧窮,或病纏身,是可怕可懼的,汝當要廣告人家的。」王用予至此才睡醒,已經天快亮了,拜神明後,拿起筆一一錄記,果然那年的秋試,只有周吉,考中全省第一名,用予便把他所夢的事,全部公佈於世人。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講 耗,音好,去聲。○作惡的人,神明既減了他的壽又罰他貧苦,耗散災厄纏身。憂是愁苦,患是禍患。


 例證 
  吳國中,有一姓的人,他生性貪婪,初營藥材及五穀種子,善講話,以劣質物,騙人為上等品,賺大錢,成一富翁,貪心益大,帶了大筆資金到遼東想販人參,途中遇到強盜,所帶金錢,全被搶光,在萬死一生中得回家裡,不久,又帶一筆資金,到山東登萊,正遇他的仇家,便被誣指被官捉去,他終把所帶之錢,全部送官,才得免罪。他最後變賣所有的財產,往四川販藥材,賺了錢,想回鄉再做富翁,但在途中舟上,來了水上的流賊,終於棄舟求生命,歸到家鄉後,憂抑病死。

 人皆惡之。刑禍隨之。

 講 惡,去聲。○作惡的人,人人都厭恨他的,這是公道在人,惡人到此,便無容身的地了。

 講 作惡的人,必受刑罰,必受禍害,就像跟定他的一般。


 例證(一) 
  朝,來俊臣,當御史的時候,受賄的金寶如山,後來被唐帝知道了,判他死罪,身屍拋棄於市上,供人看,人民一知消息,大家都去割他的肉,挖他的目,挖他的心,不一會,都被分光了。


 例證(二) 
  朝,秦檜欺君誤國,害死忠良,百世之人,都恨他的奸惡,反之岳飛武穆,精忠報國,後世人崇拜,欽仰其忠,建廟奉祀,又以鐵鑄造秦檜和他的妻子王氏之像,跪於案前,懸掛一枝木棍,供大家拜岳王後,打這大奸夫妻,奸惡的人,大家都討厭的。


 例證(三) 
  代,梁統是位法官,上疏求皇帝,增加處罰人民的法條,皇帝不採納,那天的晚上,梁統便夢見天神對他說:「你今天的奏議,雖然朝庭沒採納,但陰府已經記錄你所提,那惡毒的法條了,今後你的子孫,一定會照你所提的惡刑承受罷。」果然不久之後,他的兒子,都死於橫禍,最後竟滅族。

 吉慶避之。惡星災之。
 算盡則死。

 講 作惡的人,凡吉的化做凶了,慶的變做禍了,吉祥吉慶,不與他湊合的。

 講 作惡的人,每每遇著了凶星惡煞,便遭了災殃,這是自投羅網的。

 講 作惡的人,死的時節,壽命多短促的,從此做畜生,做餓鬼,入地獄,料來不能免的。


 例證(一) 
  昔有一姓的讀書人,他的賦性是奸惡的,所做的事,都是逆天理,有一年的秋天,他參加「秋試」,他的文章很好,榜師(考試官)把他排在前列,到填榜公佈的時候,這生的文卷不見了,再三找也找不到,不得已按順序填,交出公佈了,榜師才在他的「袖中」拿出,榜師很難過,秘密的叫王生相見,說明以上的情形後,允許他想辦法補,不久榜師轉差到詮部,王生便携帶金銀去見他,榜師很高興的答應他,在近期要王生入詮部,當缺差,這差是有特別機會,可參加特種考試的,王生很高興,等到約定的日子,去找榜師,他已經在前天回故鄉,辦他父親的喪事。


  三年後,王生再找榜師,兩人商議之下,決定花萬金買一官差,因生年紀大了,王生就傾家蕩產,送了錢,將要上差的前三天,王生的母親死了,官當不成,錢已送,三年後,再見榜師,榜師也憐他命窮,推薦巡撫,聘他當老師,三年間可得薪金千金,王生去當了老師,不過一個月,這巡撫因舊案,官被朝廷免掉,王生連老師都沒有了,因此憤恨生病,拖了三年在病牀上,才想出他的過去,太奸惡了,並立願病癒改過,才得病癒,到老善死。


  薛西原常說:「天地間福禍,若不存憂勤、惕勵之心,聚他不來,若不做濟人利物之事,消他不去。」誠實之語吧!


 例證(二) 
  山東莒城內,馬長史,為人恃才,無惡不作,有一天,天上落下一隕星,在他的庭前,一看是個石頭,不久之後,馬長史就跟人打官司、坐牢、生病,整年不斷,終於慘死了。他的家人,亦隨之離散,財產房屋都賣空,這個從天上墬來的石頭,竟然光亮起來,光烽數尺,表面有微紫色的紋字,至今仍在。


 例證(三) 
  古時候,有一老人,死見陰間的閻王說:「閻王你為何不早一點給我通知死訊呢?」王答:「胡說!我老早就給你通知了,汝想想看,你的眼睛不是很早就昏了嗎?這就是第一項訊,耳聾了沒有,第二次訊,牙齒損了,第三訊,百體衰弱了,如此種種通訊了,還說沒有訊給你通知。」又來個少年,也責問王說:「我的目、耳、齒牙、百體強健,王何以不給我訊呢?」答:「汝東鄰不是有一個三十歲就死亡嗎?西鄰不是有一個二十多歲就死嗎?還有週歲死,十幾歲亡,這些都是訊啊,所以說「人命無常」又說「人命如朝露」,一息不來,此身就是臭軀殼了,就是算盡吧!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