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Bg D2

   絕學、無憂。一開始就講出絕學、無憂。在過去很多祖師,尤其那一宿覺祖師永嘉大師證道歌,開宗明義就說:「絕學無為閒道人」,永嘉大師開悟的時候要找人印證,經人推介去找六祖大師印證。當時,六祖大師旁人、門徒很多,看到永嘉大師一進門來,就在大堂裡瞪著六祖大師看,他的門徒們想:「奇怪,這出家人怎麼這麼沒禮貌,看到六祖大師也不頂禮?」然後永嘉大師就用錫杖在地上敲了三下,繞六祖三圈,回到原地再敲了三下,那六祖看了就給他印證,六祖說:「你晚上留在這裡過一夜吧!」永嘉說:「我要走了啊!」六祖說:「你還是留下來吧!」。


   永嘉大師一個外號叫「一宿覺」,因緣也就在這裡,他讓六祖大師給印證他開悟,永嘉大師證道歌第一句話就講:「絕學無為閒道人」,這絕學就無憂了!
   那什麼是絕學呢?無上就是絕學。這個智慧是所有人,你我他,佛跟佛之間沒有比它再高的智慧,這個叫無上,叫絕學。佛佛道同,就是到那個境界了,再學無益了,就已盡頭最無上了!

   所以無上是佛,正等是菩薩,正覺是什麼?聲聞、緣覺!阿羅漢也可以!


   佛可以包含正等、正覺。正覺不一定是正等,也不一定無上,法上是這麼說,但是也不一定,為什麼?因為每一個境界不同。是究竟俱足的,就是絕學。到了這個位階就是絕學無憂,你已經把宇宙的實相清楚了,還有什麼憂愁呢?這就是絕學無憂。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唯:表「有」,阿:表「無」,這有、無之間相去多少呢?有相與虛無到底是有多少差別,追根究底只存乎一心啊!
   或也可說,唯:就是尊敬的意思。譬如我說:唉你!…你要尊敬的 時候就回答說:『唯』;你要是嗤之以鼻的時候,你就『阿』大概是這個意思!


   就應聲的誠意度,你要是尊敬人家的時候,應聲就「唯」;那你要是不太理就:「阿」。等於我們聽熟人電話,對方:啊、ㄛ、ㄛ、啊!要是說比較恭敬的上司打來:「是、是、是 ……」就這個道理。

   這個「唯」就是稍微尊敬的語調,這個「阿」就是比較散慢,就不理睬的意思,也就是應對時候的心態。
   唯之與阿,一個很尊敬的,另一個很散慢的,相去幾何?那這兩個應諾之聲,相差有多少呢?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善跟惡又怎麼樣呢?何若:又怎麼樣呢?這兩者在實相裡面是怎麼樣呢?也是空性啊!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多數眾生所懼怕的,我們也必須防備。不可不畏就是說我們也應該了解。那重點在哪裡?

   荒兮、其未央哉。荒兮就是指荒淫無度的意思。未央:沒有窮盡。其未央哉就是你要是荒淫無度,是會帶來無限的禍害沒有窮盡的。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熙熙就是指和樂、和悅;大家很快樂在一起的意思。太牢就是三牲,牛、羊、豬,謂之牢;故三牲具曰之太牢。如享太牢:就是吃好料的,享受大餐的意思。春臺就是野台戲,登上戲台要演一齣戲的意思。大家都是在醉生夢死,如倒懸。

   我獨泊兮其未兆、只有老子我自己靜默無為,泊:靜默無為的意思。兆:念之初萌也;念頭剛要起來的剎那之間;就是打妄想最初的一念叫兆。在十二因緣法裡面第一個念頭就是兆,就是無明!


   之前有一個人去精舍找我,要來請法:「請問法師,什麼是十二因緣法呢?」我說:「你不要來,就不用回去。」哈!這已經具足十二因緣法。你不要來找我,等一下你就不用回高雄!因為你來了,第一念來成就十二因緣法的最初念,就繞了一圈,等一下你還要回去,這一來一去就具足十二因緣法。所以我靜默無為,連最初的那個開始也沒有。

   如嬰兒之未孩。未孩就是指嬰兒的骨骼尚未發育成長,還會再長的意思,還沒有成熟,嬰兒的骨、肉還沒有具足成熟。小孩的骨骼還可以成長,所以它很柔的,就沒有硬的感覺。未孩:骨弱筋柔乃至柔之譬。


   乘乘兮、若無所歸。乘乘兮就是泛泛的意思。無所歸就是我心無欲的意思。我的心不會執著在一個地方,所以它就無所歸,你心一有執著就「有所歸」,那「無所歸」你的心就沒有執著了。
   眾人皆有餘。有餘就是有很多的妄想、執著。我們眾生總是有很多的妄想、執著沒有辦法把它掃除,所以才會有人身,這身體就是妄想、執著而來的,就因為太多的情才有這身體。

   而我獨若遺。唯有我老子獨若遺,遺就是忘失的意思。只有我忘失了這一些妄想跟執著。
   我愚人之心也哉。只有我是最笨的,眾生、大家都有很多智慧、思想等等……,只有我沒有,啊!只有我的心是最笨的一個人。


   沌沌兮。就是混混沌沌;還沒有開通之貌叫做混混沌沌。就是沒有分開來,譬如說我們要讓水清,一團泥水還沒有沉澱那就是渾渾沌沌。但是等讓泥塵一沉澱後,那水就清澈了,分開了那就不渾沌了。

   俗人昭昭。俗人是指世俗之人,就是我們眾生。昭昭:就是明白的意思,明:指愛現。就是我們都會表現出自己很聰明,把那種識智表現出來,有的人說:「你很愛現」,很愛現就是這裡的昭昭,「你太愛現了!」就是耀其光,把你的光芒顯露出來叫昭昭。


   我獨昏昏。我呢?老子在自謙自己就是笨笨的,心還沒有開通,那怎麼樣呢?別人都很外現光芒四射,只有我這麼愚痴,這樣昏昏沉沉笨笨的,是自嘲的意思。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察察。察察就是分別辨析;抽絲剝繭的把事情弄清楚這叫察察。很多人都會落在那分別裡面,在佛教裡來看科學家就是落入這個分別辨析裡面。
   我獨悶悶。悶悶就是無知貌。只有我悶悶,好像笨笨的、無知無覺的這種感覺。


   澹兮其若海。我無知的樣子,好像怎麼樣?澹:就是恬靜;澹然虛明的意思。就像海一樣那麼廣泛,我那靜還不是一般的小靜,而是那麼廣大的,我的心是那麼樣的淡然虛明,就像海一樣的廣大。

   飂兮似無所止。飂兮:飄送的意思。我的心就飄然地在虛空法界裡沒有一個可以依止的地方。有依止就有執著,正因為沒有依止,它才能盡虛空遍法界,道理就是在這裡!

   眾人皆有以。有以:就是執著的地方。眾人都有一個執著的地方,你執著在哪裡,你就在哪裡!你執著在情裡面你就是胎生,執著在妄念裡就卵生,執著在愚癡裡那你就當畜牲!


   我獨頑且鄙。唯有我最無能、最白痴、沒有知識。頑:就是愚笨;無知無識而妄為的意思,鄙:就是無能的意思。唯有「無能」才能回到自性裡面那最真實的自我(如來藏)。

   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我跟人家不一樣啊!我為什麼跟人家不一樣呢?最重要的是我貴求食於母,貴:就是最重要的地方。食:就是嗜好的意思。母:指大道之母,也就是唯一「心」耳。就是說我清楚的知道我最重要的在哪裡,我清楚了解我的心,所以這個母,我用這樣比喻會更精彩。這母也就是大悲咒所講的「陀羅尼」。


   在佛教裡面有很多名稱,「陀羅尼」是什麼?翻譯過來叫總持,什麼叫總持?總持就是這個「母」,一切之母。那一切之母在哪裡?就在你的心,什麼是總持?就是「總一切心,持無量義」。既然總一切心,就是源頭之母。你打量一個想法,是不是你心生出來的?我今天要吃什麼?你那心念一出來,就去吃什麼,叫總一切心,一切的念頭都歸於這心。

   持無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由心來的,不是嗎?那不是「之母」嗎?所以「陀羅尼」在密宗也叫「曼陀羅」,它也叫「壇場」,佛法最深奧的就在這裡,楞嚴咒也是在講這個法,所以佛教最究竟的法就在這裡。


   「壇城」也就是一個道場,它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本質,一切之本。所以從「壇場」裡它會帶出五方,這五方就是密宗「壇城」最重要的一個部份。我們學佛就是要了解所有宇宙的萬物,一切包含在這五方裡面這叫「之母」,就叫「壇城」、也叫「曼陀羅」。

   地藏王菩薩所戴的五方佛帽,就是「總持」、就是「陀羅尼」、就是一切、就是「總一切心,持無量義」,所有的一切都在這五行裡。


   人的心,一定就是在那五方其中一方的執著裡,你現在還沒有開悟之前你就落在這「陀羅尼」裡面的一點之上,你要開悟了就不在這裡面了,你就離開了。

   學佛就是要離開這一些「心的落處」,不要有這個「有」,你要是有「有」,就還在六道裡面,在五方世界裡到處去執著,在五行裡去執著這就是講到這個「母」。

   楞嚴神咒開宗明義「妙湛總持不動尊 …… 」,它就點出來了,為什麼妙?因為我們這心很妙的,一個念頭……,你看,這妙不妙?妙啊!經由我們這心念起一切的無明,那不是「總持」是什麼?你看很精采。所以,你要清楚的知道要讓你的心不動,那叫「不動尊」。「不動尊」就是你的心不動,你才可以找到「總持」之母啊!要用楞嚴大定,就可以找出你那「心之母」。你看,「首楞嚴王世稀有」唯有在堅固的定裡,才可以找到你那真心。


   我這樣講各位應該可以聽得清楚,重點它就是「貴求食於母」,你就清楚,哦!這個「母」就是你的心,就是你一切的發源地,你所有的一切作為都是由這裡開始的。

   弟子:……
   師父:意思就是說我最笨的,我的心很笨的、渾渾厚厚、憨憨的、很笨拙的意思。那這沌沌,事實上它的解釋是不開通,就是說還渾沌 沒有打開。是最原始的,沒有巧智,這是一種自喻而已。渾沌的「沌」:就是還沒有開通,也就是說只有我是最笨的、最原始、最樸素的。就前一章講的,只有我是謙卑之語。一切,你一有個意義來做很多事,所以會衍生很多意義出來,事實上那個意義都是多餘的,我們不清楚以為落在那個意義裡面,事實上那個意義都是沒有意義的!這有另外一個層次,以後再談,但這意思在告訴你,「義」就是從那心,弄出那「無量義」,無量的延伸。譬如說你結了婚生了小孩,就有下一代,一代傳一代,在佛教裡面為什麼出家人不幫人家介紹婚姻,介紹一對他會繁殖整串,那都是你的因,看你要怎麼辦?所以出家人不幫人家介紹婚姻道理也就是在這裡。


   你介紹一對,他兩個孩子、四個孩子一直生,整個家族都出來了,都是這樣持無量義!

   你現在就知道那因果的可怕了。它是會生出來的,那個「數」一直出來道理就在這裡。唉!你沒有到這個境界,你根本不曉得,哦!它原來是一體的東西呢?「曼陀羅」也就在表一切法。所以,什麼病它都可以醫治就是在這道理,它有無量法很精采的。

憨山大師註文(橘紅色字)

圓暘法師 白話講解大師註文

   此承前二章言聖智之為害,不但不可用,且亦不可學也。然世俗無智之人,要學智巧仁義之事。這裡就講絕學無憂,這一章就承著前面那兩章,大道廢,有仁義。因為聖智,這些領導者、管理者,他是為了方便要來管理,可是呢?事實上它卻成為危害眾生的一個方法。比如說:那馬本來就在野外奔跑,你把牠關起來豢養的話,就落於牠不能自由奔跑的野性啊!已經提到了。所以那一種治理的方法,事實上是一種危害!所以那方法巧智,我們不但不可用,還要怎麼樣啊!我們不能學。你一學就麻煩了,就落入俗套。然世俗無智之人,他就是會學這種智巧仁義之事。


   既學於己,將行其志。則勞神焦思,汲汲功利,盡力於智巧之間。我們把這些智巧仁義學習之後,就會落入到勞神焦思!一天到晚想要怎麼樣好好地經營人際關係,我要怎麼樣,每一件事情都要有所對待,好像都要有一個價值,還是有一個計畫你才會去做,所以你一落入之後就很麻煩,你就勞神焦思。有一就有二,麻煩就出來了。汲汲:就是匆忙欲速的樣子;很匆忙地,很快地想要得到功利,也就是名聞利養,什麼事都是為了名聞利養在打轉。你要想很多方法得到名聞利養,所以你有這些智巧就怎麼樣?

   故曰巧者勞而智者憂。巧的人就很勞累,那智的人呢?一天到晚憂愁,在那邊想,想、想、想,老是在那邊想,我要創造出什麼東西來,我要做一個前衛的,我要怎麼樣,那巧的人就在那邊用一些方法,變巧的在那勞神勞力。


   無知者又何所求。我們要是不在名利上打轉,讓自己恬淡知足,就沒有所求了。所以有一句話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就是在講這個道理。
   是則有學則有憂,你一學習了之後就開始有憂慮的東西出來,你買了房子之後就開始想裝潢了,我這邊要擺床、那邊要擺什麼、我冷氣要怎麼擺……,這一些就開始一直生出來了。
   絕學則無憂矣。你的識智能夠回到真實的智慧裡面,你就沒有憂愁了,你就絕學無為閒道人。

   然聖人雖絕學,非是無智。但智包天地而不用。絕學並不是無智,絕學是他的智慧達到智包天地而不用,他不用,他知道了,他的智慧可以包天 地而不用,假如他一有「用」的心出來,就不具足包天地了。


   順物忘懷,澹然無欲,故無憂。順物:就是一切隨順因緣、隨著因緣而走。忘懷:就是把胸懷的一些構思、計畫,不必計算的那麼精。記得我那時禪七回來給自己勉勵的就是:「隨業應緣」也就這個意思。隨過去所做的應這個緣,我不再造新的業出來就是這個道理,有相通之處。澹然無欲就是恬淡沉默的,不要再有其他的欲望就沒有憂愁,「不是閒人閒不得,閒人豈是等閒人」,所以我才說:「唉呀!我現在吃飽等死啊!」。

   世人無智而好用。逐物忘道,世人都落在那意識心裡而去好用追逐它,而逐物忘道。你看,識心一出來,就去追逐外面的這一些俗物,名聞利養而忘了道,也就忘了回歸到自己的本心裡。


   汨汨於欲,故多憂耳。汨汨:就是波浪的意思,波浪之聲。這裡比喻我們的妄想,一波一波地接著來。要叫你的妄想不要亂動,目前是不可能的!你那前念想了,後念又跟著來了,才叫你念佛來對治你的妄想,最起碼你就知道,哦!原來阿彌陀佛,佛號是中性的。中性的就沒有上下、就沒有取捨。所以阿彌陀佛的佛號可以幫助你的妄想慢慢地、慢慢地不起這個波浪。汨汨於欲:就是說你的妄想不要有如波浪般的延續,你要是妄想像波浪,你就會有很多憂愁。故多憂耳,我們那妄想像波浪一樣前浪後浪一直來,就有很多憂愁。


   斯則憂與無憂,端在用智不用智之間而已。斯:就是這個。我們人有沒有憂愁就在這裡,端就是最頂尖的細處,代表重點就在這裡。在那「用智不用智之間」而已。就是說叫你不要打妄想,哈!不要有執著重點就在這裡。佛也告訴你:「眾生皆有如來德行,唯有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跟這裡就對上了,這兩個就通了!

   我們有沒有憂愁決定於你有沒有妄想、執著。學佛就是要在這裡用功,你還要到哪裡學?你告訴我。你要學什麼,佛清楚的跟你講了,老子也清楚的告訴你,就在妄想、執著這裡學,你還要求什麼?告訴我,哈!還要做法會嗎?你要治病要怎麼治?就在妄想、執著裡去治你的病,你要內求?還是外求?這就內求,回到你的內心世界來!各位看,你學的佛法是正法?還是心外求法?你就知道了,心外求法皆是外道,你自己去參一參。


   相去不遠,告訴你,在這裡用功就對了,相去不遠就告訴你就在妄想、執著之間用功,智與不智之間。精舍裡掛著對聯「但憑慧劍威神力,跳出輪迴六道門」那慧劍就是智與不智之間、用與不用之間,哈!對不對!

   譬夫唯之與阿,皆應人之聲也,它這裡告訴我們,那「唯」跟「阿」是應人的聲音而已,只是回應的意思而已,你為什麼要把它分別,執著一個對你恭敬,一個不恭敬呢?你為什麼執著,哦!這個「唯」比較恭敬,那個「阿」比較不恭敬,你為什麼這個樣子呢?
   相去能幾何哉,以唯敬而阿慢。就差在一個「唯」是尊敬,一個「阿」是怠慢,差在這裡而已,你為什麼要動心?


   憂與無憂,皆應物之心也,你為什麼要煩惱呢?人家禮貌不禮貌,唉呀!應一應就好了,就讓他過了,不要執著在那裡,就是一個我們怎麼應對而已,應了就 OK 了,不需要去執著,我們把這些看淡一點。

   而聖凡相隔,你與應物之間的這個心,事實上就是凡聖差別的地方,那聖人怎麼會有上下呢?只是說,罵你,是為了要你好,有的用勸的:「唉! 你要好好做。」,事實上一個勸一個罵,最後要告訴你什麼?要引導你到這「法」裡面!所以,一個勸,一個罵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這樣各位可能會更清楚。所以,聖跟凡相隔只是一點點,就在那一念心裡!


   善惡相反,果何如哉。這一句話,各位要參一下!這一句話就很精彩,就告訴你,你做了善有善因,有善因當然有善果;你做了惡因有惡果,善惡本來它是相反的,但結果?事實上在實相上它只是一個幻相。所以你碰到逆境的時候還是要順受,才能夠了前因,這裡講到的就是「果何如哉」。這句話就要用我剛剛講的,你要把它會到心裡面,所以你清楚等你碰到順的時候時就知道,這是我以前做的善因,現在很順,但是你碰到惡果、逆境的時候你要怎麽樣啊!我以前做的惡因,現在要接受它不能排斥,你一排斥就有對待了,你不對待就了了,果何如哉!你不要對待,順跟逆事實上是因為你的善惡因果而成就的,你都要接受。所以佛菩薩才告訴你,一切都要忍就是這樣,一切都是你做的你要受啊!你不受又能怎麼辦呢?


   此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也。這裡告訴你,就在這一念之間,也就是文殊菩薩所說的「善用其心」。你那心要差一點點的話,那因果就差很大!它將來的影響是很可怕的。

   老子言及至此,恐世俗將謂絕學,便是懵然無知。他講到這裡,怕我們會怎樣?恐:害怕。誤會他講的「絕學」便是懵然無知。懵:就是目力模糊不明。就好像我把近視眼鏡拿下來看著你們,霧霧的就是懵然無知,看不清楚就是懵然。

   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絕學」,誤會以為什麼都不要學了,就懵然無知,不是這樣子的而是要怎樣啊?


   要學那謙柔的心、忍耐的心、守中的心,要徹底的了解之後才放得下。那現在為什麼勸你們勸不過來呢?因為你們沒有照見五蘊皆空,沒有智慧所以要慢慢勸你們照見五蘊皆空,自然就放下。哈!等有一天開了禪坐班,就要讓你們行深看會不會照見五蘊皆空,那時候你們就可以接棒了!哈!

   故曉之曰,然雖聖人絕學,不是懵然無知,其實未嘗不學也。所以才要再清楚地來告訴你們,聖人不是不學的,是因為他已經學了累生累世,經過很多的學習,然後徹底地清楚宇宙的實相,在他了解之後他的心念不起妄想了。


   但世俗以增長知見,日益智巧,馳騁物欲以為學。增長知見就是我們的識心……。我們通常都是用這一些意識心來分別見解,然後就落入一個日益智巧,馳騁物欲以為學。我們都落入在這裡,以為弄了很多巧智去追逐這一些物欲,以為這才是我們在成長,這個學:就是成長,以為說我們在這裡追求這個就是一種成長,事實上不是的。為什麼?


   聖人以泯絕知見,忘情去智,遠物離欲以為學耳。泯:就是滅的意思,就是把識心泯滅了,知見就是上下的心,就是妄想的心,把妄想執著去掉了。忘情去智:就是把情也拋了,把那種小聰明都去掉了。把物欲、欲念也都拋離,這才是聖人要學的,在弘一大師的律學裡有「六捨」。事實上知見就是妄想,就沒有那些情情愛愛的,還有那智巧……,所以我會把「若波羅蜜多」解釋成退步的智慧,道理就是在這裡,那退步的智慧就沒有意識心的智,你把那巧智沒有了,遠物離欲以為學耳。你把那個「物」看清楚,它是生滅法是會壞的,我們所用的一切東西,你把它看透徹了,就不會被那相所迷那就會離欲,這樣才是我們學道人真正要學的。所以為什麼聖人講這麽多法呢?最重要的要清除、破除你的執着,讓你看清楚所有的實相,看清楚我們所有的智慧,事實上都是妄想執著,你不要有知見,那就是你本來的面目。所以一定要從自己開發出來,才可以把你那佛的智慧給開發出來。


   剛剛諸位還沒有來的時候,我一直看自己手抄的筆記本,過去在池上三年整理的重點,處處都在講這個道理。

   弟子:……
   師父:不是出家不出家,你就臨濟宗的派下,哪還有一個出家不出家?你的心有沒有出家跟不出家呢?學到現在你還是落於相上,「道相己求,莫求它逆」,很簡短的一個偈,學道在這裡各位要清 楚,禪宗跟祖師大德最厲害的,就是把很複雜的事情用幾個字就把它講清楚,你們要細心的去參,最重要的八個字就已清楚了,「道相己求,莫求它逆」你看就這麼簡單。你要求什麼?你告訴我,你要求什麼?所以我這筆記本把很多很重要的都整理起來,修道最忌諱的事就是懶惰,道就是性,性就是眾生的本體,懶惰了之後我們的心會迷迷糊糊。


   我那一天看平劇,皇帝問一位狀元:你看了女人,你有沒有動心啊!那駙馬就告訴皇帝說:「諸事只論事不論心,論心天下無完人。」所以我們從這裡來推,禪宗,你即使動了心,下一念很快就過去,讓它過去應無所住。妄想可以起來,但讓它過去,這就是你的智慧已經超越那一種對待 ……,因為我們的習性要斷很難,但就讓它過去,應無所住就是讓它過去,你管他什麽善什麼惡,就讓它過去就 OK 了。

   尤其像《地藏經》裡,事實是這樣沒有錯,但過了就 OK 了,你不要把一個沒有的東西拿來追追追,一天到晚都是那樣悲觀幹什麼呢?不要太悲觀,也不要太樂觀,要回到中道裡面那比較 OK 的。


   達摩祖師說「只云見性,不言婬欲」,開悟了什麼都可以,你有本事你開悟。犯了死罪的比丘要是能開悟,他也可以回復比丘身,不再給它扣一個學悔沙彌;學習悔過的沙彌。比如說,現在一個比丘受了戒,他犯了殺盜淫妄這就死罪了,那就不能當比丘,他要降為學習悔過的沙彌。他今生要能開悟了,就可回復比丘身接受供養,所以禪宗就講實相,你開悟了一切都 OK 的,有本事你開悟。

   且夫聲色貨利,皆傷生害道之物,世人應當可畏者。就是說我們要清楚的知道那聲音,我們前面有講過,「五色令人盲,五音讓人聾」,所以聲色貨利這些所有的六根六塵、五音的對待裡面,都是什麼?都是真正傷害我們這原原本本的心靈,對我們學道上是有障道的,是一個障道法。


   這裡告訴我們,世人應當可畏者,「可畏」可以說應當要節制。我們雖然有時候也必然要用,但是我們一節制,就從這慢慢地慢慢地可以入道,不一定叫你不要用,你用,但是自己要節制從心性上去提升,你是用而不用,不要被那物把你的心給綁住了。

   我則不可不畏懼而遠之。反過來說我勸人家這樣,我更要節制自己,更要遠離這些物欲的為害。事實上我們學道就是「離欲去愛」,就這四個字就 OK 了!就全部了,也可以這麼講。


   故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我們人的心都會落入到物欲裡,我們要遠離它,所以我們把東西看的透徹之後,才不會被物欲所迷,我們要清楚這個部分。

   苟不知畏,汨(ㄩˋ)沒於此,「汨」是浮沉的意思,被物欲所迷,心一直不穩定,我們的心一直在起伏不能控制自己。就因為人有習性,所以才有戒律,不然戒律要做什麼?就因為人沒有一個戒來規範,很多人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會落於那種浮沉的心。

   荒淫無度,其害非細。事實上淫就是六道輪迴的因,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故曰荒兮其未央哉。央,盡也。這個荒就是荒淫的意思,我們在前面也講過,要是你這麼做你的禍害是無窮盡的。央,就是盡頭。就是說你荒淫無度的話,你的禍害是無窮盡的。其未央哉:就是無窮盡的意思。因為它是六道輪迴最初的因,都是由這裡開始的。

  由是觀之,世人以增益知見為學。我們可以由這裡看到,我們都喜歡多知多見,求很多知識,以為這樣才是。
   聖人以損情絕欲為學。我這裡還有一句話,也是祖師留下來的,很適合這句話「學佛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這句話短短幾個字 …… 續接內文,請看書本。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