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妙門》原文第一章提到,修學六妙法門的任何一個法門,都可通其他的禪門,得到某一種成果。基本上,我們只能把它當作是一種參考,或能增加我們一點信心;但是它在用功方面,並不能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幫助比較大的在第二章 ——「次第相生六妙門」。
這兩章同屬於四種證相中的次第證,因為這兩章都講到這些方法的次第和程序。若與《釋禪波羅蜜》比較可知:比較前面的法門,通的禪門是世間的;而比較後面的是出世間的。
在第二章裡,它真正講到六妙法門的方法與修學時所可能出現的現象,其中參考價值比較高的是前面四種。「還」與「淨」可歸納為「觀」,不過是比較深入的「觀想」。我們可以把六妙門分成兩部分:一是「止」,一是「觀」;止的部分是前面的三種,觀是後面的三種。尤其是止的第一、二種都很實用,實際上也是我們所用的方法。我們知道,佛陀的教學是單純的,但是後期的經典非常多,教理、思想非常的龐大,然而原始經典卻相當的單純。這有兩種原因:第一,當時佛陀的弟子在個人的修持上,已經相當地深入,有很多是非常了不起的宗教家,甚至是宗教界的領導人,後來依佛陀。有的學問很好,當然有的是平民,但是對宗教的認識、知識,甚至修行方面,都有相當高的成就。所以佛陀指導他們時,多數是告訴他們很原則性的道理。
例如舍利弗與目犍連,舍利弗只是聽了馬勝比丘告訴他的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之後,就馬上從外道轉過來,因為知道他們所學的道理,其實基本原則就是在這句話吧!
在當時,除了佛教以外,至少還有六種思想。佛陀把它歸納到六師外道內。而舍利弗與目犍連是屬於最好辯的,本身沒有一個中心思想,但對別人的思想都懂一些,甚至 有一些相當清楚,因為他們要與別人辯論。不過,從來沒有人直接清楚地告訴他們「緣起」的道理。由於他們已經有很好的哲學基礎,所以當馬勝比丘與舍利弗講法時,他馬上有很深刻的體會,覺得這一生中追求這麼久的原來是這句話、這個道理而已!於是馬上與目犍連皈依佛陀,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證到阿羅漢果位。
對這種人,佛陀不需要向他們講複雜的東西。另一方面,當時的人思想比較單純,尤其修道人,有些只是單純的就是要修行。所以佛陀在教導時,都不是很繁瑣的。
佛陀在世時,弟子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問他。而在他涅槃後,這些弟子要教導其他的人,所以覺得必須將佛陀講過的東西作一番整理,使得思想有一個根據。經過不斷地整理,佛法的思想體系便愈來愈龐大。
雖然佛陀所開示的理論很單純,卻含有豐富、深刻的内容。當時的經典簡單,因為在傳授時是用背誦的;要背的東西就不能複雜,只需要綱要或扼要就夠了。因此教時加 以解釋,到使用文字記載時,便可以寫得複雜一點。所以後期的經典比較複雜,也都能記錄下來。佛陀教導的止觀和禪定的工夫,方法都相當簡單。後來發展到這麼多法門,當然也是為了適應眾生。
佛陀在教導時,最常用的方法是數息觀和不淨觀。對出家弟子多數用不淨觀,不過不淨觀工夫要用得好,一般必須要有些定的工夫,所以還是要用數息的方法。這兩種方法,佛教裡把它叫作甘露門。所謂甘露,在印度便是不死之藥,就是中國人所謂的長生不死之藥。也就是說,學了這兩種法門便能通往不生不滅之道,也就是涅槃之道。這是世間所用的比喻。
當然不是說修學了這個法門便會長生不死,而是說如要走向涅槃之道,這兩個法門是很好的法門。你可以通過這個門,但是進了這個門,不一定能通達涅槃,還是要接下去用功一段時間。這是你最基本的工夫,也就是以定心的法門把心定下來,不然怎樣能達涅槃?
所以,數息觀在佛教裡面很普遍,不但是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法門。大部分教學止觀的人,都很重視這個方法。尤其現代的人,數息觀有其對治的作用,它可以對治散漫的心。也許,我們也可用其他的方法來對治散心,但是這是最好的方法。不過,最好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有時最好的方法,我們也難用得上,而會用其他的方法。但大致上,多數人用這個方法來對治散心都有效果。因此,數息法門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