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親近善知識
書籍目錄
第一部  道前基礎
第二部 共下士道
三、輕重差別
四、說明十善業
五、思維別業果
六、思維因果後如何正行
七、生起下士意樂的量
八、破除邪執分別
第三部 共中士道
四、分別思維六道痛苦
二、集業
三、死亡
四、結生
三、幾世圓滿
四、生起中士意樂的量
五、排除錯誤見解
六、抉擇能趨入解脫道的體性
四、如何對治煩惱
五、分別說明斷除煩惱
第四部 上士道
三、如何策發菩提心
四、略說七重因果
五、正式修習七重因果
六、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
二、已得守護
三、還出方便
四、願心學處
三、解釋學處次第
三、差別
四、實際財施
五、意念財施
六、小結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三、差別
四、如何修習
五、總結六度
三、如何攝受眷屬
四、解說四攝
三、止觀雙修的道理
四、次第決定的道理
三、住所緣時如何修
四、住所緣後應該如何修
五、引生住心
六、成就奢摩他
二、抉擇補特伽羅無我
三、抉擇法無我
四、差別
五、止觀雙修
六、修習毘鉢舍那成就的標準
總結
二、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第二章 親近善知識

第二章 親近善知識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 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 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 出自《華嚴經》

引言

   如何生起信心和定解?修道的根本是親近善知識,《攝決定心藏》說,「具有成佛種性的補特伽羅,應該親近善知識。」鐸巴譯師在《博朵瓦語錄》也說,「一切教授的源頭,就是不捨離善知識。」想讓行者生起一點功德,滅除一點過失,要知道所有善樂的根本都源於善知識,所以必須了解如何依止上師。《菩薩藏經》說,「要圓滿菩薩一切行誼,要具備一切波羅蜜多乘的十 地、忍辱、等持、神通、總持、辯才、迴向等功德,都得依靠上 師。尊重上師才能生出種種功德,尊重上師才能增長種種功 德。」博朵瓦也說,「修解脫道的人,沒有比尊重上師更重要的法。不要說修習佛法,即使是學世間粗淺的技術及知識,也要靠師長教導,很難無師自通;更何況眾生從無始劫來就在惡趣流轉,現在想要去從來沒有到過的菩薩地、佛地,缺乏上師引導,怎麼可能到達目的地?」

本章大綱

親近善知識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