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
講 把上面各條,做得切實,纔叫做是善人了。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不該做的事,絲毫不犯,滿腹慈悲,到處流出,盡五倫,廣教化,待人真心體恤,自家實意克己,這便是積德累功的實際。
講 作善的人,順了人心,故人把恭敬報他,有多少稱揚祝頌的情。
例證(一)
宋朝,李文正公,是個朝廷的大臣,上元夜(正月十五日夜)皇帝也在慶祝上元節,掛了許多燈火,都用很美麗的灯籠裝著,又設了許多好酒筵,請朝廷裡的文武百官,玩賞花灯,君臣飲樂,這盛會開始以前,皇帝特別命令抬輿人,到李文正公府,請公來參加,並特別請公坐在皇帝的傍邊,親手為公的酒,又親自選了好果,賜了文正公吃,而對大衆說:「文正卿,真是善人君子也。」又說:「他擔任了兩朝宰相,未曾傷人或害物之心,這一點,是為朕所感念卿的。」
文正公得此殊榮,回到家裡,對他的兒子們訓話說:「吾在朝廷辦公,是沒有特別貢獻的,但是我從來沒有蔽過一個人的好事,沒有妨害任何人的進步,不欺暗,度量(寬諒)行事,守分,此四個條件,為信念,今天受了聖上,在群臣面前,以我是真善人、真君子來稱讚,孔子尚說『未見真君子也。』我是個平常人,豈可當呢?」又說:「你們應感謝皇上的崇獎,以後你們也要特別守我這四條信念,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修心慎為,自立無變,才可算是我們李家人。」他的長子宗諤為首,每一個都守他四訓,得到當時的人欽佩,傳芳百世,所謂善人,是不做惡事,做好事而已,就能夠成聖人、成真人、成神,達到千變萬化,只在一念之中吧!
例證(二)
宋朝司馬溫公,為官清正,待人民都如自己的兒子,他在洛陽當官多年,全城百姓,凡過衙門,都是額手稱謝。有一天,皇帝降旨,要他到朝廷辦公,百姓知道,大家都來請公留相(畫像),以給洛陽城人崇拜,溫公到朝廷後,升任宰相,他的政策,達到全國受惠,天下各地方,沒有一個人,不稱頌他的忠於國家,當他在離開洛陽城的時,百姓為送別,城內全民都出來,如此受每個人的尊敬,不外所做都是好事吧!
天道佑之。福祿隨之。
衆邪遠之,神靈衛之。
講 作善的人,合了天心,故天把保佑報他,有多少巧湊妙合的事。
講 作善的人有富壽康寧的福,不求自至的,有居官受職的祿,不謀自來的,這是善人享榮華的報。
講 作善的人,邪神都要退避他,故疫魔癘鬼,不敢侵犯;正神常要擁護他,故消災解厄,托賴安全,這是善人享康健的報。
例證(一)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小官,名劉安世,他對於當時的大官名惇的不忠,奏一份到朝廷,說:「惇是小人,不可用他。」並把惇所做的壞事,一條一條列明,劉安世知道他這一疏,一到朝廷,他是不能平安的,所以他就棄官跑了,跑到很遠偏僻地方,大家都說:「劉安世公必死了。」其實他在歷山,還是很平安,自耕其食,終於被奸臣惇所知,派一個無賴,找到劉公,到了要殺公的那時候,這無賴漢一時如被重石所打,「愛喲」一聲,口吐鮮血,暴死於山上,公活到八十歲還很健康。
例證(二)
唐朝,有一位官唐子輿,自西運父親靈柩,要回故鄉吉水,那個時候,正逢秋天下雨期,到達瞿塘江,看看江流的兇勢,划舟人說:「這樣的江流是過不得的,而且天又下大雨。」進退無路的子輿,仰天大哭,求求上天降惠,他哭出一聲,水便退下二十餘丈,划舟人看了很歡喜,划過主流,到達對岸,兇流又再恢復,忠孝,是道德之首,所以上天是會保佑的。
例證(三)
明朝,鳳陽的地方,有位鄭照的人,他每一天,最少要做一項利益於他人的事,有一天的晚上,他夢到天上的官府,看到天神們的辦公處空一位子,天神並說:「你的命運,本來是個貧窮的人,但是你所做的好事,已經把你命運改變了,所以命令福祿兩神,隨你身邊,並且你壽滿的那天,須坐這位子。」鄭照夢醒了,對於好事,愈認真做,名譽越遠揚,果然所蹈之處,非金便銀,即福祿不離身,不久間,成個富貴雙全的人,並且他的子孫都當官,壽滿的那天超升了,封「淨慾真人」名銜升天去。
例證(四)
明代,景清,他要到京師會試,在路中借人家宿夜,這家有位姑娘,被妖魔所纏擾,費盡方法,都脫不掉妖魔的纏綿。可是,景清借宿的那天晚上,這妖魔竟沒來,翌天妖再來了,姑娘問妖何以昨天沒來,妖說:「避景秀才嗎?」姑娘對她的父親說明這句話,女父便追上景清,清則寫四個字「景清在此」給了女父,貼在門戶上,這妖魔自此不再來,很久的魔禍得解了,景清雖未做官,但他的忠烈和志節,已經達到妖魔避他,後來果然做官了,他的愛國愛民的忠烈,到今尚為人仰。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講 這是善人的事業,長留天地間,受報愈大了,凡做萬民受益的事,冥冥中天神幫助他成就,使他長遠不朽。
講 這是善人的精神,長留天地間,受報愈遠了。冀,是望字解釋。神仙可望,如竇燕山的名列仙班便是。總算起來善人一生,人敬天佑,受榮華,享康健,作事不磨,名登天府,天的報施真善人,這樣隆重。今勸世間人,大家奮興奮興,勉力勉力,事也不難,只要肯做。
例證(一)
漢鍾離大仙說:「仙之求人,比人求仙還要認真。」呂純陽祖說:「凡人常想要看到我,但是看到了我,不能照我所說去做,看了有何用?」由這一句話分析,人和仙,是同一本性,為了「情」便求不得真「性」,反之,能把「塵情」俱拋掉,便是仙,再加上做好事,貢獻社會,便是仙啦!胎息經曰:「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中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和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神行則氣行,神住則氣住,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自然常往,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例證(二)
求仙於古,如子房之忠,吳猛之孝,王進賢之不失婦節,蘭期之友於兄弟,劉翊之損己分人,趙素台之濟貧死,許真君之行符施水,嚴君平之以善導人,周伯持之埋瘞遺骸,李五郎之不欺斗斛,陳安世之不殺物命,李奚子之拯濟飢禽,楊敬直之閒則凝神,唐若山之性,無忿恚,黃萬祐之鮮過,景相之嗜好放生。劉平阿一本醫人,吳睦一本縣吏,劉妍一本妓女,鲍靚一本店家,賀生一本屠兒,丁約一本兵卒,朱伅一本刦盜,李正元一本獵人,此皆自人以積德,累功行得仙位,如晁公廻,為靜居天主,章公文起,為司命真君,王公素為玉京待郎,呂公誨為上帝司糾,韓公琦之主紫府,富公弼之司崑臺,王公叟之掌翊聖鐵輪,金公三之為佑聖風伯,張公孝基,為嵩山主者,竇公禹鈞,為洞天真人,歐陽公修之主神清,王公安國之主靈芝,呂公溱之主羣玉,石公延年之主芙蓉,陳公靖之判司直,田公承君之主維揚,此亦自人以積功累德而得仙者,至於道經所載,中元二品,左洞陽宮,所總地土,九皇土壘,四維八極,其靈官僚屬,共有九萬九千九十九萬衆,皆是在世有功,有行之人受度,而得進補其職。又如,何公熙志,以註金剛經,有補於世,死後為西嶽,點檢曆數官,雖嶽府亦是受度者,此即為善而得,冀乎神仙者也,從古至今,成仙者十萬餘人,拔宅者八十餘處,所以云:「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昇人。」今人修行不真,乃謂世無神仙,是猶誦法孔孟,不能實行其事,而遂謂世無聖賢也。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講 此申明白神仙可冀句,言神仙只在積善。功行圓滿,超居洞天,叫做天仙。煉形住世,長生不死,叫做地仙。立,是積字解釋。要做天仙,該積一千三百件善事;要做地仙,該積三百件善事。如救一性命,完一骨肉,倡一件有利的事,除一件有害的事,方算得是一件。這樣看來,善人召福,雖長生也不難,何況富貴子息延壽等事。果能積善,斷然必應驗的。無奈今人失了本性中信字,不但疑人,並要疑天,這是善根最淺薄。讀感應篇,先要發信心,信這天道福善,有遲速,無差訛,信到十分,方是為善的根子。
○細看篇中諸樣善事,大半要費錢的,凡不費錢的,善事,要真心去做,費錢的善事,要真心捨財去做。第一要守牢節儉慷慨四字,節儉則多盈餘,慷慨則善事成就。竇燕山每年進益,除了家裏動用,餘來一概濟人。家中最儉,不留金玉,不穿細絹,故善事做得大了。
袁了凡進益極少,也能分半做救濟事,減己的衣,縮己的食,勤勤積善,他若家業盈餘,便不止分半做善事了。凡人隔善如山,病痛只在奢、華、鄙、吝四字。奢華的鮮衣美食,遊山做戲,一應無益的費,件件樂從,獨講到善,意興索盡。鄙吝的,家雖充足,心終不足,日日求田問屋,只顧自滿,講了善事,便不是我門裏貨。昔王椒圃到一相知人家,看他色色豪華,僕婦俱穿綾緞,因勸他收養孤貧百口,每年約費千金,終不肯聽,後來無子,家業盡為族中破散。
沈懷玉說道,有兩個相好,俱勤算致富,性子極是鄙吝,勸他作善,十不一應,後來不及十多年,身亡子敗,兩家一貧如洗。要曉得奢華鄙吝,便是極惡,故有此報。奢華的享盡了福,自然一敗塗地;鄙吝的有己無人,人怨天怒,那得不禍敗立至。耳聞目見,個個報應不爽,然禍患未來,都是昏迷,自道我代代榮華的,譬如秦始皇打算,從一世二世,到萬萬世,誰知身後,氣數三年便盡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走轉來也是容易,只要把這四個字,反轉來做。
○太上又有幾句好說話,載在道德經的,說道多藏必厚亡,說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道禍莫大於不知足。這幾句應該刻骨記的。蓋人不知足,雖萬金家財,不肯作善;人果知足,就是百金千金的家業,也可節儉隨力。稍稍做些善事,倒是淺淺水,常常流,況福報自然來的,比那財多德薄,當戴不起的人,好不安慰。
例證
漢鍾離權大仙,傳授煉丹術於呂純陽,點石可以變成黃金,在世上流用,呂祖問漢鍾離權大仙說:「這石頭變黃金,是不是永遠黃金呢?」大仙答說:「非也五百年後復又變回石頭。」呂祖聽了說:「那何可耶?五百年後,害人也,此術我不學也。」鍾離聽了,嘆口氣說:「修仙要積立三千功八百果,你已經修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