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無住生心
第五十三回 靈之眼與心靈之眼
第五十四回 演化

第五十二回 無住生心
起了心,就會動了念,那麼心是如何起的?心是受靈性召喚的。靈性中的識種不停地和周遭互動著,因此人們不知不覺間會形成一種能量狀態,稱之為心境。而成長的靈體,若學會了直接更改能量狀態的方法,也就是具有了心境識種,而且學會善用它、轉換它,如此,即可以反向來驅動其他識種,進而改變周遭的環境。也就是某些情緒連接某些識種,彼此相互影響。為何會如此呢?那是因為所有的識種當初都是在某種情緒下,或稱某種心境下,被輸入儲藏的,而這也是所謂唯識學的立論根本,即一切識種皆是心「曾經驗、能記憶、能應用、會演化、可成長、可受益」的一種能量體。
因此學會無住生心,就能不受制於往昔識種的慣性作用,而能讓識種安靜下來,達到「靜化」,接著慢慢降低損耗能量識的比重,達到「淨化」,進而增加並創發提昇能量的識,達到「進化」,創造出理想的生活環境。若無法認識無住生心,沒有轉換心境的智慧,則心境 將陷在慣性識種所建造的能量牢籠裡,輪迴不已。
第五十三回 靈之眼與心靈之眼
我們靈性所感知的世界,遠比我們覺察到的世界廣且深。因此周遭環境對我們影響之密切與深遠,常超乎我們的想像。
舉例而言,當我們眼睛看到東西時,其實靈之眼早已看到了,識種的程式已先跑過一趟,也就是下意識已先一步掌握了一切,然後再依過去經驗篩選綜合,再給眼睛看到。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一群人當中,若有人在注意我們,很容易就會被我們無意中察覺。
另外,我們也都有這種經驗,拿鑰匙開門時,常常分毫不差的就插入鑰匙孔,如庖丁解牛般的神奇,可是一旦我們有意要瞄準時,卻總是做不到,可見無意間我們的靈識已做了很多事,就像經過長期訓練的雜技團能出神入化的表演一般。
既然所有的認知與感受,都是下意識先跑一趟,顯意識才再跑一趟,那麼如果下意識的舊經驗有誤,顯意識就難免會被誤導。那下意識的舊經驗為什麼會錯呢?那是因為過去在某種情緒下,同時發生的事件被做成了一個記憶包裹,或稱印痕,導致日後只要這包裹中的任何一事件再發生,都會勾起該情緒反應,即便當初這事件與該情緒一點關係都沒有(註:此為《戴尼提》Dianetics 的主要論述之一)。情緒強時,甚至會自導自演把包裹中的其他事件也一併呼喚出來,並與當下環境的類似事件瞬間印合,產生了加乘效應,進而創造了獨屬於自己的情境世界,而且非常地篤信這種錯誤反應,就像訓練狗時,每次搖鈴鐺就給狗食物吃,一段時間後,一搖鈴鐺狗就會開始流口水,而腦海中想必浮現出香噴噴的食物了,接著尾巴也搖起來了,一般稱此現象為條件反射。
而更進一步的加乘效應,有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可說明,據說有個農夫懷疑鋤頭被鄰居偷,越看鄰居越像賊,有一天想起來是自己臨時擺在某處,再看鄰居越看越不像賊,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實相,雖然大家看起來是在同一個環境中,其實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所創造的情境裡。因此在成長的歷程中,我們要學會去解構記憶體中的所有印痕,重新再分類包裝,以免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嘗到苦果。
那麼究竟我們的情緒包裹從何而來呢?可分三部分,一是肉體 DNA,與祖德有關;二是靈體秉性,與深層記憶有關,有的解讀成過去世;三是環境薰染,來自於家庭、學校、社會的心態、思想觀念及生活習慣,與這一世有關。這三者皆存在識種中,而我們正是利用這三者活在當下的環境中,繼續檢討演化著。
所以若能了知,我們每一次的起心動念,都是經驗、記憶的被勾起,而能把握機會追尋出該記憶最初是如何與該心情建立連結的,並重新歸納演繹,就能修整不足、欠缺與錯誤的識種,讓靈之眼更貼近事實真相,從而減少顛倒夢想的痛苦。
而這其中的關鍵是開啟心靈之眼,體悟到當下的心情就是開啟靈性下意識旅程的鑰匙,不同心情開啟不同的旅程。若旅程不符宇宙法則,勢必產生顛倒夢想的苦楚。因此,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唯有選擇時時保持赤子之心,時時保持能量呼吸,減少過多情緒反應的湧現,減少假情境的創造,並在生活中隨時隨地藉機會重新建構情緒與記憶間的連結,如此方能逐步還原事務的本來面目,而所行所為也會較舒暢。
第五十四回 演化
認識了心靈之眼,就開啟了另一階段演化之門,可開始積極地摸索並體證心性與靈性互動的化學模式。而演化即是透過肉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及七情六慾的善用,使人類的心性與靈性不斷的成長,減少錯誤的行為,慢慢學會契合宇宙的運作,順水推舟,四兩撥千斤,達到少苦業的境地。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體認到人有兩套記憶體,一是腦神經細胞突觸構成的記憶,是有形的;一是靈性的記憶,是無形的。俗語說:「心有靈犀一點通。」指的就是瞬間開啟了靈性的記憶與溝通管道,橫空出世地蹦出了一些好想法。
另外早上剛醒來還躺在床上時,也常會有好靈感產生,思路特別靈活,這應該也是靈性的作用。為何會如此呢?因為睡時人類會進入靈性記憶的世界,醒來則很快進入頭腦記憶的世界,而交接時,會有共存的片刻,而此時也最容易把夢再抓回來。還有晚上夜深人靜時,也會出現類似的清醒時光。
此外還有哪些現象可以暗示靈性記憶的存在呢?依現代科學而言,腦神經細胞的突觸,依時空的需要會隨時增加與削減,而幾十年前無關緊要的事,理應不再記錄在有形的構造中,然而人類常會因某些暗示,也許是特別景色,特別的聲音,特別的味道,或特別的心情,突然遙遠的,早已遺忘的過去,會突然出現。
另外老人家,當記憶退化時,新突觸的生長及舊突觸的維持已無力了,慢慢凋萎了,然而過去久遠的記憶卻能拿出來說,且說得很詳細。這兩者似乎也可說明靈性記憶存在的可能性。
由此推論觀之,靈性記憶包含很廣,猶如記憶的倉庫,頭腦記憶只是取出目前較常用的部分而已。而當人類學會用心靈生活,能將靈性記憶提出來給頭腦記憶使用,並透過人體深切體會大自然的一切現象,及身心變化的過程時,頭腦的智慧就提升了,而此同時靈性記憶也跟著轉化了,這就是真實的演化。
此外每次的演化都是接續著前一次的演化,因此逐漸地會在靈體上形成各種看似複雜卻又非常有系統的能量轉換路徑,可稱功能體。就像是擁有各式精密的儀器,一旦按下開關,就能立即產生特定的功能,完全不假思索。這就是功夫、火侯,絕不是一蹴可幾的,是沒有捷徑的,必得親身走過才會擁有。依我的體驗,有五樣東西是值得演化出來的,分別是:當下的呼吸,調心的能力,調性的能力,能量體,功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