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以來
三守則
六守則
八守則

第五封:中古以來
夫自中古以來至當時,司識勸化本流之人中,尚有不知宿善之有無就行勸化。總之,自今以後,自身必需瞭解其所謂,不論是讀誦聖教,或說明本法門,也應有此覺悟,讚嘆一流之法義;或於聽聞佛法場中,眾人聚集時,應注意到「眾人中,或有無宿善之機」。該不該將一流真實之法義說出等等,必經細察而定。因看到近代人人勸化眾人之為體(情形),皆無此覺悟(認識),不論任何之機,認為只要好好勸化就是符合本流之意,便可得著本流之安心等等,這要知道是一大錯也。應有以上之認識而司於勸化之務。中古至今尚無此種人選呢!尚請多認識如說旨趣後再司行勸化。(司:以擔任、擔當解)
本月二十八日,依年例,不敢怠慢,為報謝開山聖人之恩德,擬參加念佛法事之人數頗多,這是認識「飲水思源」之道理故,也是聖人勸化普遍之因也。然於近年來,意外發生有:不讚嘆本流另立其他法門來迷惑眾人,而被地頭(地方宦)、領主(城主)責咎,自身住於惡見,對本流真實之安心相,作不正確之見解。真是可畏!可悲!可歎!
總之,應於本月報恩七中,個個應起改悔之心,將自身之誤,自心底絲毫不留,在遺像前廻心懺悔,每日每夜讓眾人可聽著大聲說出。斯即符合「謗法闡提、迴心皆往」之釋意,也是與「自信教人信」之義相應之。於其中,若有誠心之人人,聞此迴心懺悔,而感實正,迴想自身素行翻惡心改為 為善心之人定為不少,這真正合於聖人本懷,也即是報恩謝德之誠志。
第六封:三守則
本月報恩演講會,正值開山聖人遷化正忌日,以此當如例年舊儀。
依此,不論遠國、近國之門徒、或知不知情之門徒,希望皆能於此時節應馳志參詣,表達報謝之忱。多年來,於每年七晝夜間,皆能勵行念佛法事,顯示行者真實信心昌盛之故也。真以此為傲,不能說是念佛得堅固之時節到來否?故於七日間來參詣人群中,尚有不少學人參抨於遺像前,希望此人,趁早跪於遺像前迴心懺悔,發心歸入本願正意,早日能得一念發起之真實信心。該知道 “南無阿彌陀佛” 即是念佛行者之體也。故 “南無” 是歸命也。“即是歸命” 是指如吾等無善造惡之凡夫,一切要任賴阿彌陀佛之心矣。
其依賴之心,即是阿彌陀佛將眾生攝取於您的八萬四千大光明中,且將往還二種迴向,賜與眾生之意也。然而所謂之信心也非別意,皆含籠於南無阿彌陀佛之中也。近來之人皆將其當為另一回事呢!
有關此事,於諸國門人中,無視祖師倡定聖教之判言,自倡法門,紊亂法義、條文,真是可惡至極。總之希望如此之輩,際此七日報恩講中,能知錯悔改,翻誤就正。
一、以佛法為重,具有僧侶身分者,些許不得將無所根据之法門說示於人,且以此自飾飽學,勸人置信,近代於處處昌盛此景,真是意外可惡。
二、以往京都本願寺參詣者自居,且不論任何人群中,或大路、小巷,或關所、渡船中,不忌不憚,將佛法佛事顯露于人,這也是一大錯誤也。
三、若有人問你:「你是信那一宗派之佛法耶 」,不可確切回答是「本流之念佛者」。只以「無任何宗派,只知念佛之尊貴有益而已」來回答之。
這才是本流聖人所倡教之佛法者相,盼望人人認識此旨趣,以不顯露於相,視為本流之正義。將此於這二、三年間之報恩講中,對參詣眾人,所定之守則,一項也不能有所違犯變更。若於此眾中,萬一有所相違之事發生,就永遠沒有資格成為開山聖人之門徒!
第七封:六守則
本月報恩講一事,依照例年舊儀,舉開七日念佛法事,決不改變。
於此間、此時節,各國本流門徒圈內,為報恩謝德馳志參與稱名念佛之行。堪稱是專修專念,決定往生之德也。
但於各國參詣人群中,已住一味之安心者尚無多見!其故是人人並無真實向佛法之心志,只是人為吾為或仁義上之作為,真是可歎
其所謂如何耶,那是未得安心之輩有所置疑,也可說是不信,如此一來,千里迢迢,又費莫大苦勞上京結果也一無所得。可悲!可悲!但可說是無宿善之機,全無用處否?
一、近年雖可見佛法昌盛,卻無僧侶得信心決定之消息,真是意外又可歎之事。
二、一輩一輩門下人中,聽聞有不少得到他力信心之輩,反被僧侶苛責,真是荒唐可歎!
三、從鄉下參詣人群中,應有注意之事項如下:於不相識之人群中、大道、小巷旅途中、關所、渡船中,不可肆無忌憚,談及佛法、佛事,這是失體,應嚴禁。
四、本流之念佛者中,若有人問你是屬「何宗」時,不得正確回答是「本流念佛者」應以「不屬任何宗之念佛者」答之。這才是吾聖人所倡示之不露佛法者氣色之姿態之表現,應瞭解此旨,不表露外相,才是本流念佛者正義之行為。
五、佛法之由來,不應於街頭巷尾聽聞些許,就於內心「自信」,設有真正瞭解,也應參訪別人,相尋其旨至治定信心為止。若任吾心之自信,必然錯誤百出,慎之!慎之!近來此等情事,於當時頗盛。
六、獲得信心之經過,應經多次向人請教比較精進,早日治定他力之安心,單獨一往之聽聞,必定有所誤之。
〇 如右舉六守則之意趣,應有詳識,近年來之佛法行者雖能勤行聽聞,但聞一往之義卻無人真實得到信心決定,安心也濛濛茫茫之故也。
第八封:八守則
本月二十八日之報恩講是自昔年以來之年例。因此,近國、遠國之門徒中,正忙於準備報恩謝德向心于斯,二六時中之稱名念佛,今古皆不退轉,此即開山聖人之法流,於一天四海之勸化,無有比類所致也。
此故,當於七晝夜之時節裏,更應助不法不信之根機能獲得往生淨土之信心。這才是本月聖人正忌日足夠之報恩。不然,不就相似與無心志報恩謝德之輩耶?據說最近號真宗念佛者中,尚未得本流之安心決定,或為名聞(名譽、聞名四方)或為與人一樣來做報謝之舉,真是意外不可為之事。故若經千里迢迢,費了莫大辛勞上京之輩若心住為名聞(馳名)或與別人相同之想法,可不是可惜,又不足之事否?
但至於無宿善之機是力所不及無希望。雖是如此,若能迴心懺悔,一心歸向正念,也就能也就能達到聖人之本懷。
一、各國來參詣之人群中,應不嫌住所,無論在大街、小巷、關所、渡船中,不可將佛法肆無忌憚地顯露於人、與人談論。
二、於住所或處處,讚嘆本流所無之珍法,或使用本宗義所無之有趣名目之人甚多,真是意外之僻案,自今以後應該停止。(禁止)
三、於這七日報恩講中,所有信心未定之人,必需心無所忌發出改悔懺悔之心,皆能獲得真實之信心才是。
四、本來我安心之趣尚未決定,又無此分之間,心存疑問,並將所疑包存心中,不將所疑儘量表白之人甚多。又不自責此過,被責詢時不盡表白,只計含糊敷衍了事,真是可惜!應將心中之存疑絲毫不留全部談吐,歸向真實信心才可。
五、近年身為佛法棟樑之僧侶們,自身信心極為不足,反而門徒同朋中有信心決定之人,若說起僧侶們之信心不足時,意外地換來生氣,真是意外可歎!以後不得有類似發生,師徒皆應住於安心才對。
六、最近有身為僧侶而喜飲好杯之事,時有所聞。真是出人意料之外。並非刻意叫飲酒人停止喝酒 依佛法、依是佛子而言,若好飲者,必定鬧出衝動醉狂失態,千萬使不得。若為佛法興隆,可停止僧侶們飲酒否?或者可讓喝一小杯否?無論如何皆是對佛法志簿之舉,無不禁止之理。應多加考慮之必要。
七、信心決定之人,若於同行會合時,對得信心之過程應相互研討,這即成為真宗昌盛之根元。
八、應認識本流信心決定之體,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相是也。善導大師釋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稱 “南無” 之時,眾生便歸命於彌陀,同時彌陀便悉知眾生意,而將萬善、萬行,如恒河沙數之功德賜授與眾生。此意即指「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也。
此故,以南無歸命之機與阿彌陀佛度救之法,便成為一體,指此稱之為「機法一體之南無阿彌陀佛」。
因此,要知道阿彌陀佛於昔時還是法藏比丘時發:「眾生,若不能成佛,我也不成正覺」之誓願時,其正覺已成就之相,即是今日之南無阿彌陀佛。也即是吾等往生治定之證據,那麼稱獲得他力信心,也就是歸元於此六字之意也。
〇 總之這八守則之要旨便是如上述之意。此間本寺之建立時經九年,於每年之報恩講期中,人人似對信心決定一事,頗能領納與自信,但昨日、今日,其信心之要旨有所不同故,豈不是等於無耶。
雖然,限於當年報恩講期中,無信心之輩,於本月報恩講期中,仍然不能獲得真實信心,如此一年年經過,同樣未得要領,全無結果。
愚老現已過七旬之年,風前燭之身,或許等不及明年之報恩講,若在此間能多獲幾個真實而決定信之人,一則為本月報謝聖人之恩,一則愚老於這七、八年間之本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