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以般若正智觀照下,在破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後,繼之破遣十二因緣,所以經文稱: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十二因緣,是釋迦世尊,以因果法則,開示有情生命三世流轉的眞相。事實上,釋迦世尊也是以此證得正覺的。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載:世尊在雪山修道,苦行六年,後至尼連禪河,入水沐浴,浴罷獨行,至畢波羅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經中稱: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至第三夜,觀衆生性,以何緣故而有老死?卽知老死以生爲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天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之業生,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卽知三有業從四取生,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卽知四取從愛而生,又復觀愛從何而生?卽知愛從受而生,又復觀受從何而生?卽知受從觸而生,又復觀觸從何而生?卽便知觸從六入生,又觀六入從何而生?卽知六入從名色生,又觀名色從何而生?卽知名色識而生,又復觀識從而生?即便知識從行而生,又復觀行從何而生?卽便知行從無明生,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逆觀十二因緣,第三夜分,破於無明,明月出時,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
這是十二因緣的由來,也是緣起觀的由來。
十二因緣 —— 因是親因,緣是助緣,因緣具足,則生萬法。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十二有支,這十二有支的名稱,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其在因果相續上,則是:
「無明緣行、行綠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其中,無明、行二支,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是現在的果;愛、取、有三支是現在的因;生、老死二支是未來的果,在過去因中,當然是承受了 夏過去之果;在未來果中,又製造出了更未來之因。這三世因果相續,有如右圖所示:
十二因緣,有流轉門、還滅門二種,流轉門是說明輪廻生死的情形,乃是由迷入凡,造苦因而受苦果;還滅門是解脫生死法門,乃是由悟入聖,造樂因而受樂果。
其實所謂流轉、還滅,都是一種譬喻,我輩凡夫,在生命之流裏,輪迴六道,如水流行,如輪轉動,故稱流轉,出世聖人,由迷轉悟,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湼槃眞性,故稱還滅。要講流轉和還滅,應先自十二支的名義說起。
二
要講十二因緣的流轉和還滅,應先對這十二支的意義有所瞭解,兹先解釋名義:
一、無明:無明是迷昧,是不覺,是無其所明的意思。它是無始以來 ——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無第一因,無最後果,故稱無始 —— 與眞如佛性同時俱有的東西,稱爲根本無明,亦稱無始無明,由於這無始無明,才使我人生死流轉輪迴六道,毘婆沙論將無明分爲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後者與心心所法相應而起,卽貪瞋痴慢疑見等煩惱。
二、行:是造作的意思,與五蘊心法中的行蘊相似。我人心口意三方面的造作,不論是心中思念或見之於行動,都會留下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的業,<俱舍論>曰: 「思及思所作,思卽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我人起心動意,皆成業種,藏於八識田中,遇緣則起現行,衆生的生死流轉,輪廻六道,全受業力的支配。法界次第稱:「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造作是業因,有業因必有業果,這業果,就是業識投生受報。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三、識:這裏的識,不是六識中的意識,而是意識後的第八識—— 阿賴耶識。此識又名藏業,有「能藏、所藏、含藏」之義,藏的是什麼?藏的就是由「行」在過去造作 這阿賴耶識,是我人生死流轉的根本。八識規矩頌上說:「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指的就是這阿賴耶識。
四、名色:名指的是妄心,妄心但有名而無形質,故稱名。色卽色蘊的色,是物質。在這裏,是指神識托胎之後,六根未生以前,形體未成,不便稱身,故稱曰色,合稱 名色。
五、六入:又名六處,卽是十二處或十二入中的六根,在此,是由名色經過五個階位的變化,而生長出來的,雜集論稱名色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處作 緣,卽是說名色是以前支的識爲依止,六處等後支得依名色而生起。
六、觸:觸是接觸的意思,也就是觸覺,六根對六塵外境而生六識,但在嬰兒階段來說,天眞未鑿,憎愛分別之心尚未明朗、根塵相對,尙在「觸」的階段。
七、受:受是領納,接受的意思。也就是五蘊心法中受、想、行、識的受。六根六塵相對,便引起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對苦受厭棄,對樂受貪著,結念不捨,而引 起下支的愛,雜集論謂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
八、愛:愛卽貪著、貪愛。由受而感的境上,於逆境則起憎厭,於順境則起貪愛, 由貪愛引起取——愛必思得,愛必思佔有,所以下一支就是取,大乘義章說:「貪染名 愛」,雜集論稱愛有兩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
九、取:取是堅執不捨的意思,是由愛而來的,於可愛之境——名、位、權、勢 可愛之物——錢財珠寶、洋房汽車,甚至於可愛之人——男人對女人,以至女人對男人 者,必取之爲吾所有始稱快,我人一生殺盜淫妄諸惡業,皆因由愛而取的佔有欲而來。 由取而造業,此業爲因,必感業果,這業果就是有。
十、有︰有就是業的意思,由因愛而取,所造下的種種善惡之業,感召未來生死之果報,果報的範圍雖廣,要之不出依正二報,依報稱三有 —— 欲有、色有、無色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卽是未來投生受報的所在;正報亦稱三有,就是本有 —— 現在之身;中有 —— 此身已死、後身未成,於此中間的神識稱中陰身,卽中有;後有後世受生之身。
欲有色有無色有,是未來受生處所的依報;本有、中有、後有,是未來受身的正報。未來的受身不一定是人,也許生天道,也許墮三途。
十一、生:卽受生,以今生所造之業爲因,承受來生之果,來世受生,四生六道,視業力而定。
十二、老死:即由生至老而死,有生必有死,法爾如是,由老死再受生,仍受業力支配。
三
明白了這十二支的意義,再來談十二因緣流轉門,就比較容易瞭解。十二因緣流轉門,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綠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 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緣字在這裏是「生起」或「引起」的意思。就是說,由無名而引起了行,由行而引起了識,由識而引起了名色 …… 。
十二因緣中的無明,不是無始無明,而是一念無明。無明是迷昧、不明的意思。一念無明,可說是一念的妄動不覺,就生出種種煩惱來。因此而造出種種的業,就叫做行。這兩支是前世所造作的因。<大般湼槃經>云:「過去煩惱,名爲無明」;「過去業者,名爲行」。
生命流轉的根本是「業識」—— 卽阿賴耶識,又稱藏識。藏有能藏、執藏、所藏之義。它所藏的就是過去造作而有的「業種」。當一個人在命終之時,業識最後離開人體。俗語說的:「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隨身是不對的,事實上是隨著業識離開人體。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離開人體的業識,在未受生以前,稱做「中陰身」。中陰身還能保持原有的形態,如人爲人形、畜爲音形,但較原狀爲小,它無形無質,但一念執著,仍執持它的前身,以它過去的業力,與有父母緣者的業力相感召。當其投胎時,於其要投胎的地方生起迷味顛倒之想,在一片黑暗中,惟見其父母行淫處出現光明(淫光),男女交媾的淫劇正在上演。業識剎那間到達父母身邊,在迷昧之中忽起一念愛慾之心(男胎則愛母憎父,女胎則愛父母),流愛爲種,於父精母血之中納識爲胎 —— 就是女性卵子受精而成胎。自此業識卽處於胎獄之中。涅槃經云:「現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爲識」。
在修行道地經中,把胎兒在子宮中發育的經過,敍述的較現代的胚胎學還要詳細。該經中說:「胎成七日,初不增減,二七日如薄酪 ……六七日如瘜肉 …… 九七日變五泡、兩肘、兩髁及項… 十七日續生五泡、兩手腕兩足髁及頭 ……」。
受胎後五七日之內,稱爲名色。名是指心。此時心識尚無發生作用,故稱名。色是指胎兒形體。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故名六入 —— 就是十二處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湼槃經>云:「入胎五分,四根未具,是爲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
胎兒出生,兩三歲以內,六根發生作用,惟此時意根尚無强烈的愛憎之念,所以天眞純樸。六根對外境,只是一種直覺,故名曰觸,<涅槃經>云:「未別苦樂,是名爲觸。」
兒童發育成長,由四五歲到十餘歲,智識漸開,根境相對,已不是單純的觸,心識上已有了違順的感受,對飲食玩具能分別好惡,有所需求。惟尚無强烈貪愛之心,故稱 爲受。<湼槃經>云:「染習一愛,是名爲受」。
無明與行,是前世所造之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今生所受之果。
兒童由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欲望漸增,對於五欲塵境,漸生貪染之心。<大乘義章>云:「貪染名愛」。<湼槃經>云:「習近五欲,是名爲愛。」
到了成人之後,進入社會,接觸人事,逐漸貪欲熾盛,對財色名利,百計爭取,貪求無厭,執我執法,迷而不悟,這就是取,<湼槃經>云:「内外貪求,是名爲取」。
爲了達到五欲的滿足,爭名奪利,不擇手段。這種愛染與貪著,發之於心、出之於口、見之於行動。這三者,皆成業種,所以有就是業,有了業因,必有業果,業果就是上節所說依正二報的三有,不再贅述。<湼槃經>云:「爲内外事,起身口意業,是名爲有。」
以上的愛、取、有三支,是現世造下的三因,由於此三者的業因,又成了來世投胎受生的果,那就是第十一支的生。<湼槃經>云:「現在世識,名未來世生。」
既有生,必有老死,諸根衰敗叫老,身壞命終叫死。生與老死,是未來世的二果。<湼槃經>云:「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
以上是衆生三世流轉的定律,六道輪迴的連鎖,如何才能跳出這連鎖的圈子,要自十二因緣還滅門說起。
四
十二因緣流轉,不出惑、業、苦三者因果的圈子,由過去的感與業 無明與行,召致現在的苦果 —— 識、名色、六入、觸、受;再由現在之惑 —— 愛與取,造下現在之業 —— 有,而召致未來生與老死的苦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因果相續不斷,生死輪廻也就永無盡期了。
如何才能跳出生死輪迴的圈子呢?首先檢討人生的憂悲苦惱由何而來?是由無常轉變的老死而來。老死從何而來呢?是從投生做人而來,爲何要投生呢?由「有」的業牽引而來,有的業是由妄取而來,妄取是由貪愛心驅使而來,貪愛心是由領受而來,領受是由六根接觸六境而來。接觸是由六入而來,六入是由名色而來,名色由業識而來,識是受行的業力牽引而來,而行,是由無明的迷惑去造作成業而有的。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檢討到最後,查出來這生死流轉的根源,就是這個「無明」。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十二因緣的還滅法門,那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但是,如何才能滅除無明呢?正是<心經>經文上所說的,以般若正智,觀察無明無性,當體卽空。因爲無明本是我人眞心上的一種虛妄不實的迷惑,在般若正智觀照下,自然瓦解冰消。
無明一滅,則眞心顯現,徹悟宇宙人生眞像,遣除我法二執,自然不會再因顛倒妄想而造出一切惡業 —— 行,既不造業,那裏還有因業受報的識?沒有業識,自然不會產生在胎的名色,無名色,何來的六入?六入既無,誰去接觸?無觸對自無領受,無領受則不生貪愛,無貪愛自不妄取,不妄取自無有業,既無有業,誰去投生?既然不生,何來老死?所以: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明盡,乃至老死盡。」
這十二因緣流轉門,是觀察世間生死之緣起,屬於解的方面。還滅門是進修出世解脫的方法,屬於行的方面。在緣起觀的理則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致令有情流轉生死;但也因「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才能使衆生獲得解脫,跳出生死連鎖的圈子。
但是,這出世聖者解脫生死的法門,何以在般若觀照下也說是「空」、是「無」呢?這要由出世間法的修行法門說起。
五
佛法分大中小三乘,大乘菩薩修六度萬行,證佛果;中乘緣覺修十二因緣,證辟支佛果;小乘聲聞修四聖諦,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但認真的說,佛法只是一乘,中小二乘是假設的,大乘才是眞實的。中小二乘是化城,大乘是寶所。佛以中小二乘爲方便法門,設化城引入寶所。故<法華經>云:
「十方國土中,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眞。」
續讀下文 ……
續讀下文 ……
但在<心經>經文中,由「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起,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以至於無十二因緣、無四聖諦,乃至「無智、亦無得。」這不但破遣了世間法,也破遣了出世間法。不但破遣了二三乘的解脫法門,甚至於大乘菩薩的六度萬行法門也破遣了。
不錯,誠然如此,因爲在眞如性體上,若有一法未亡,皆是虛妄。<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尙應捨,何況非法。」乘筏是爲了渡河,未有渡過河而負筏 登岸者,修行法門是爲了獲解脫,證湼槃,亦未有獲解脫後而仍執此法不捨者。所以<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謂: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十二因緣,是中乘緣覺修持的法門。緣覺梵語辟支迦羅,又名辟支佛。是由梵文 Pratyekabuddha 譯過來的。「辟支」譯爲因緣,「佛」譯爲覺。合稱因緣覺,略稱緣覺。一般的解釋,謂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法而悟道者,謂之緣覺。或不當佛世蒙善知識開示,或自己閱經典由因緣入道者,亦稱緣覺,甚而以宿世善根、觀物悟道,亦可稱爲緣覺。
本段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照順序說,應該 是:「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是上一段。「亦無無明盡,乃至老死盡」是下一段。這 「乃至」二字,是省略筆法。無無明之下,省略了「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十支,亦無無明盡亦然。這無無明中,第一個「無」是「空」的意思。即無明空,乃至老死空。亦無無明盡的盡字,是滅的意思,卽「亦無無明滅,乃至老死成。」
總之,我人的生死根本是無明,而八萬四千修行法門是破無明。破得無明,就是明心見性。果然明心見性,在妙湛圓寂,萬境俱空的眞如實相中,何來的十二因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