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戒弟子 惕園 毛凌雲 敬述
第八節 救傷寒與破傷風
一、女病若失
季智本居士,居上海業醫。民國廿八年七月八歲次女患傷寒重症,小便不停,滴瀝兩日,身熱如炭而無汗,目赤唇焦,呼吸喘急。先一日尚飲食瓜果茶水,次日已難下咽,亦不能言,服藥無效。季叔曾由此而終,故知必死無疑。因思前承印光大師賜贈觀音慈林集,載十句觀音經靈驗異常,時正午夜十一時,即整衣拈香於觀音像前發願禱告,至誠念誦至四百八十餘遍,女臥像右,忽云:「阿彌陀佛來矣。」知佛光已照病體,囑「勿多言,一心聽念,佛來為汝看病,明日即癒。」女當唯唯!誦至五百餘遍,女頭已汗,念完千遍,通身大汗,小便停止,身亦涼和,其病若失,越日即起床矣。季妻素疑信參半,今始深信。卅一年有二外症,經季醫久無效,亦為禱誦此經而即癒。
按直念觀音聖號,與念觀音十句經,靈驗供異,且合家婦孺皆可同念也。
二、妻女皆癒
宋樹棠居士之幼女愛芬,民國卅三年五月中旬忽頭痛就寢,即渾身發熱,至次日不退。家貧醫藥無出,焦灼萬分!即於夜深人靜時,至誠禮拜,跪誦大悲咒七遍,懇求大悲水,觀想觀音菩薩放紫金光,手持楊枝淨水,注入盃中,令水變成甘露,交女虔飲,口念聖號不輟。旋即汗出熱退,身心舒適,病乃漸癒。越數日,妻因憂勞過度,疲憊異常,渾身發熱,數日不退,類似傷寒重症,仍如前跪求大悲水,飲後汗透如雨,熱退病減。但胃口不開,次晚再求大悲水飲之,即健飯如常。妻女重病,皆不藥而癒。
三、跪求即癒
劉道生,號子漢,湖南湘潭人,現服務臺北市中央日報社。民國三十年十六歲,在南京患傷寒病,四月餘未進食物,日夜發燒,僅奄奄一息,常發囈語,忽喊好痛呀!母問何處痛?矇矓中云:「跪在陰間地下火鉗上受刑呀!」母信佛,即對廳上供奉觀音菩薩云:「小孩死不要緊,但要死在菩薩前,求接引生西。」與姊扶跪像前,全身無力,直癱在地上,約一小時,忽大汗淋漓,病即痊癒。兩膝下均有如火鉗燙烙之深痕,至今猶存。
四、三灑霍然
朱世民,名順榮,江蘇南通人,服務軍旅,現已退役經商。民國卅七年十月十九歲,突發傷寒重症,臥病月餘,神衰識昏,不知手足在何處。母及二姊均虔信觀音菩薩,常持大士神咒,並教其持念,清醒時即持咒不輟。忽持咒時,屋宇洞開,遙見觀音菩薩站屋簷上,相好莊嚴,即默禱救拔病苦。菩薩隨將楊枝放入手持瓶中,沾滿甘露,交身旁突現之童子,持躍室內,先灑其頭,頓覺甘露灌頂,清涼無比,再灑其身及腿,立復知覺,霍然痊癒。
五、三日即癒
陳饒秋花,住臺北市金山街二六巷四弄五號,女患風濕破傷風急症,舌根黑腫,不言不飲。送院醫治無效,令出院,即跪院中念白衣神咒後,竟能稍言稍飲,醫師駭異,仍准住院,三日即癒。
第九節 救痧症與腸胃炎
一、痧症速癒
黃似農之母,民國十三年六十四歲,二月初二日忽患痧症,頭暈目眩神迷,繼之嘔吐,有劇烈之惡寒心悸肉瞷等症。服礬水覺胸腹無所苦,惟惡喧,憚發言。黃妻為刮痧,項背均極紅紫,仍昏迷不醒。黃急趨觀音像前,跪念聖號,求祐速癒。復求大悲水,囑母念聖號服之。是夜母於迷瞀間,見護法神立床前,高與簷齊。初甚疑懼,繼見神擲一物於身旁,乃隱。而頭暈漸止,神志亦清,不復昏迷矣。黎明即起居如常,往廚下煮晨餐,若無病然。
二、盲腸即癒
楊智堅居士之幼子楊成,民國廿九年秋甫五歲,患盲腸炎,初無劇痛,故未注意,及轉腹膜炎,急送院割治後,口乾苦索飲,而醫禁飲水,呼號轉側,終夕絮語不少休。新割宜靜臥,腹膜炎症尤忌亂動,而年幼不可喻,禁之,俄又如初,醫以病重違例,慮勿癒。時束手坐視,惟虔念觀音聖號,旋即脫險而癒。非蒙大士加被,曷克臻此。
三、胃炎轉安
江西羅翰章居士,寓南昌六眼井三十一號。長子佩瑗,肄業上海同德醫院,民國廿二年七月放假回家,廿七夜忽患急性胃腸炎,腹部疼痛,嘔瀉交作,手足厥冷,汗如雨下,神識昏迷,勢頗危殆。醫疑霍亂,均辭不應診,時值深夜,羅適在滬,舉家莫知所措。長媳熊效昭,因憶翁言:觀音菩薩尋聲救苦,靈驗異常,即詣佛前,虔誠禮拜,敬誦白衣咒及觀音聖號約數小時,倦極睡去,彷聞人言:「濟眾水可治」,醒即購濟眾水五瓶,請夫服後,竟轉危為安,菩薩靈感,實有不可思議者也。
四、腸炎屢癒
余次子志仁,民國六十三年七月六日夜十時許忽患急性腸炎,腹痛泄瀉,畏寒發熱,恐妨余睡眠,強忍不言。連瀉兩次,痛極不能支持,已十二時矣,方輕呼余醒,急盥嗽焚香,在三聖像前跪誦大悲咒七遍,觀音聖號十聲,求水一大杯,交飲即痛止。再瀉一次,將腸內餘渣瀉淨後,即不再瀉。隨出微汗,即熱退病癒,安然入睡。八月四日晚因天熱偶受風寒,復病如前,將余早晚課後加持大悲水交飲而稍輕,仍泄瀉十餘次,臥床不起,而又不能安眠。六日為農曆六月十九,清晨三時余即起床盥嗽後,先誦大悲咒及聖號,求水交飲,一睡即癒,參加松山寺觀音法會,及赴石門水庫放生,毫無倦容。
第十節 救腎臟炎與腰痛
一、卻病延壽
江西萍鄉鍾張冰如居士,民國卅六年春患病住南京鼓樓醫院,誤為傷寒而日益沈重,惟默念大悲咒及觀音聖號,夢神賜以淨水,醒告其夫鍾煥臻,知蒙菩薩垂祐。次日友介醫來治,診斷為腎臟結核炎,投以新藥而漸癒。四十一年舊病復發,住臺大醫院,幾瀕於危,夫發願念觀音聖號三十萬聲,為求延壽,果念畢藥即見效而癒。修持益勤,戒殺放生,迄五十四年五月九日正念往生,享壽六十。
二、轉危為安
臺北市臨濟寺念佛會蓮友鄭瑩碧之外孫朱楠,民國四十四年甫五歲,患腎臟炎甚重,住臺大醫院,全身腫如冬瓜,兩眼只剩一線,呼吸快要停止,醫認無救,惟念觀音菩薩,禱求救護,方漸出聲呼吸。求大悲水連飲數日,竟轉危為安,回家靜養而癒。
三、醒已病癒
張覺明居士,產後失調,致患腰痛,時癒時發,醫藥罔效。民國十七年春大病初癒,腰痛復發,較前尤劇。適偏舟赴苕溪,夜臥船板,痛不能耐,因默念觀音聖號,懇求業消病癒。不覺朦朧入睡,夢一偉丈夫,身穿藍衫,手執經卷,謂汝病可治,疑懼低首不敢應。忽化為慈顏老婦,鬢髮斑白,穿老式藍布衫,藹然曰:「我為汝治病,速以背向我。」因轉背就之,輕撾十餘下,痛處頓覺奇熱,舒快無比。醒已病癒,永不再發。當時其夫奉公福建,請得建漆大士像,迎至上海,兩月後始託人送至家中,服飾容貌,儼然夢中所見之偉丈夫也。
四、發願痛止
臺灣孟素之居士,民國五十年因出汗受風而腰痛不能彎,在工作必須彎腰時,須勉扶桌椅緩蹲而起。時癒時發,經三年之久,無法根治。一日又腰痛心煩,午餐後坐椅休息,忽想起心經,即默念一遍。又想每日早晨起燒香拜佛,並無念佛及經咒等定課,從明晨起,拜佛時須誦心經一卷。發願後從椅上起來,腰即不痛,永不再發。當時並未求誦經止痛,而病立癒,觀音菩薩洵無求亦應,有感即通也。
五、藥到病除
余患風濕三十餘年,久治未癒。民國五十四年六月偶受風而腰劇痛,甫求觀音菩薩垂祐,同事黃搢之兄忽自至示以驗方:獨活一兩,杜仲、續斷各三錢,米酒一杯為引,用水煎服一劑而立癒。嗣後凡遇風濕腰痛者,屢試奇效,如服時誠念觀音聖號,其效尤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