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諸惡章-4
第六 諸惡章-4

第六 諸惡章-4


Bg E54

 見他色美,起心私之。

 講 見他人妻女的美貌,便起了奸邪的私心,這個念頭一起,雖無實事,已難逃鬼神的禍罰。蓋萬惡淫為首,愚人不知利害,作此罪孽,今試講種種禍害,指醒迷途—一害天倫:男女各有配偶,這是天定的倫,亂了他,不要講到他們情義乖離,他的倫,我去亂了,便與禽獸無二,披毛帶尾,是無別的,戴帽穿衣,也是無別的麼。一害人節:婦女一生大事,只重節字,亂了他,使他失節,瓦破豈能再完。一害名聲:憑你機密,無人不知,臭聲遠播,供人傳笑,就是他的親戚,也是面覺無顏。一害門坊:羞辱他父母公婆,羞辱他丈夫,及兄弟姊妹,羞辱他子女孫媳,一門中恥掛眉額,痛纏心骨,實是殺他三代了。


  一害性命:或婦女因羞致死,因受氣致死,或其夫憤死,或夫殺妻,或父殺女,或婦殺夫,或夫殺奸人,或奸人被眾打死,或婢僕因妒妻致死。一害風俗:鄰里中有這廉恥喪盡,人面獸心的人,愚人看了榜樣,朋比為奸,最足傷風敗俗,這種惡習,定遭劫數。這六樣害,是害人的——一害心術:淫念一生,種種惡念都生,如幻妄心、貪戀心、機心、妒心,牽纏不住,意惡最重。一害陰騭:騭,是定說,上天冥冥中,有安定人的道理,就是本善的性,做人的胎元。今亂了常道,敗德喪行,傷天理,滅良心,斲削了陰騭的理,便要墮入地獄畜生的惡道。


  一害名利:感應篇說,三台北斗、三尸、灶神,隨身察過,那有夜深人靜,上天不知的理?歷看果報,如李登犯了,則去狀元宰相。宜興木客某犯了,黑虎啣他頭去。命該富貴,也要削盡,況福分淺薄,狼狽何堪。一害壽命:鬼神削奪人壽,淫惡為最,況且慾火焚燒,精神竭,骨髓枯,又或驚恐死、癆瘵死、惡瘡死,好色必死,早年短折。一害祖父:祖父相傳的血脈,拋在那裡,這最是忤逆路頭,並一生的福分削盡,從此敗家聲,絕祭祀,陰間祖先永作餒鬼了,能不恨極?一害妻子:佛經說,無有子息亂人妻,故妻女淫亂,亂人室女,故把妻女去還債,又絕了後嗣,這不但看書上的果報,試看故世的淫人,個個這樣,便知未故世的淫人,也是個個這樣的。這六樣害,是害己的。


  以上十二害,都從格言因果中來,更兼目睹時事,望我同志,豫把禍害認清,庶不臨時迷昧。前賢說這一關要忍,要堅忍,要狠忍;又說常想病時死日,邪念便消;又說早夜點香一炷,靜坐半時,使心猿意馬,漸漸調伏。依這三說,更把十二害,日日看看,時時想想,便是戒邪淫的良法。況如唐泉、羅倫、謝遷、王華的科甲,只因力拒奔女。趙秉忠、周旋、馮京的貴顯,只因其父不犯邪淫。片刻間關係禍福,豈不極大。這他字,包括婢女僕婦在內。昔文帝重降陰騭文說:香幃私婢,繡榻憩奴,俱膺必誅之律,人同一體,都是不該犯的。


   ○對面看來,善人終身不貳色,視老如母,視長如姊,視少如妹,視幼如女。他或來就,總要力拒。守定了遠邪十法:一清心地,二守規矩,三敬天地,四養精神,五勿目看,六戒穢談,七燒淫書,八省房事,九勿晚起,十勸共戒。前人有戒邪淫單式刻送,內說每領一單,勸十人,寫名簽押,具疏神前,共誓戒淫,這法最好,單式也是易做的。


 例證(一) 
  貴溪的地方,有位書生,數次參加考試,都考不中,就向張真人請求調查天榜,神評論說:「此人應當有官位,但是盜淫他嬸母,所以官位奪掉了。」真人將這事告訴書生,但這書生說:「沒有此事。」逐自書申述狀自辯, 神又說:「雖無其事實,但有其心。」這某生愧悔莫及,因他少時,看他嬸母貌美,偶然動一念而已。


 例證(二) 
  朝,正德年間,有一個趙永貞之人,少時候,遇到一位異人說:「你廿三歲,必可發解。」及鄉試文極佳,主考人已定他中元,然經過數天,沒有了,第二次的考試就有誤,不中,心裡很不喜歡,悶悶不樂,因此祈求文帝說:「汝今科原來可中元,但汝最近曾戲玩婢女,並且引誘鄰女,雖然都沒有成姦,但心念已起,顛倒意淫,纏綿心田,所以你的科名,全部消除了。」永貞聽了,泣,改過做善事,刻寫戒淫書,勸醒世人,果然下科乃中解元,後來官至潘憲


 例證(三) 
  荆溪有二人,年少時代,相投友善,到了壯年,一個富有,一個貧窮,窮的其人,有個貌美的妻子,這富有的人,對貧妻起貪心,想計謀,一天對窮友說:「我有個朋友,有林地數十頃,須要看管人,我給你介紹去担任,可保你夫妻生活。」這貧家夫婦聽了很歡喜,富人就包舟,貧家夫婦携帶行李,三人同舟向旅途了,舟行近一天,近黃昏,到了一個地方,富人對窮的說:「我倆上岸去看那林地後,到我朋友家,令妻守舟。」貧的就跟他上岸向前面的密林去,到了欉林裡,貧人注神看森林,富人則從背後,腰間一刀插去,貧人應刀倒地,富人看友倒地佯裝哭下山來,登上舟,對貧人妻說:「妳的丈夫被老虎咬死,屍亦被拖去。」


  貧婦一聽大哭,求富人同上岸看丈夫被咬的地點,正合富人之意,帶她上岸,故引到密林裡,擁抱求淫,婦人大呼救人,忽見老虎從叢林裡跑來,猛然對富人首咬著跑去,婦人驚跑,認定其夫真的死於虎口,一面哭著,一面走出密林,遥遥裡看到一人從林中,摇摇顛顛的來,仔細看去乃丈夫,婦人走近扶著,才知富人之兇惡,這時候婦人哭說:「我害你傷苦了,幸天佑不死,惡人受天現報了。」窮夫妻轉悲為喜,相依登舟回家。

 負他貨財,願他身死。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講 不得已欠人的貨財,該急圖償還,反要他死,希圖謀賴。歷看果報,今世負財,來世做狗馬牛償還的最多。○對面看來,善人生平從不負人、不負托、不負約,若說財貨,更受人的恩惠了,不但要還他的物,尤要報他的德處。


 講 干,也是求。如求陞薦、求財物、求寬罪等類。干求是無恥的事,那能像我意思。咒人,徒然自咒了。這十句,最是意惡。○對面看來,善人一生無干求的事,就是有人送關節,送題目,也不受定的;有人送財物,不是分內,也不肯取的。


 例證(一) 
  白元通,欠了楊筠的錢,四千五百文,楊筠數次討錢,白元通都未還,後來楊筠死了,就不承認那筆賬,兩年後,家驢母生一小驢,剛過四個月,有一天忽然講人話,說:「我是白元通,我為欠你家四千五百文,所以到你家,現在西市賣驢戶,他欠我錢,數目正好,你們趕快帶我到西市賣驢家,賣錢得還你家。」家人聽這話,帶驅到賣驢家,果然照數成交,家得錢後,過了兩天,就到楊家說:「驢不食草,三天就死了。」


 例證(二) 
  閻敝,担任郡椽之職,有太守官第五常,被上級加罰,第五常以俸錢一百三十萬,寄敝保管,後來五常臨死的時候,叫來九歲的孤孫說:「祖父有俸金三十萬,保管閻公敝大人家。」言後而死,五常的孤孫長大了,去見閻敝一看悲喜交集,取出一百三十萬錢還之,常孫說:「我祖父臨終,只講三十萬錢,公還我一百三十萬,我不敢受。」公說:「府君病篤說錯,郎君勿疑拿去吧!」閻敝的官,後來升至史。

 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
 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

 講 見人有不得意事,便議論他平日的過惡,這是倖災樂禍的心腸。○對面看來,善人不喜議論人的長短,就是他人有過,也該就有過中尋他無過處說,若古人尤不敢輕議。


 講 體相不具有二種:一是廢疾,一是缺嘴隻眼等類,都叫做天刑。刻薄的人,眼中容不得一毫歹處,故要笑他。○對面看來,善人見瞽肓殘疾的人,猶如兄弟的困苦,必先賙濟的,至於相貌醜陋,不但恐怕一笑惹禍,總要一般敬禮。


 講 可稱的才能,分明是有用的,無奈刻薄人心中,容不得一些好處,故說話上,每要阻抑他。這四句,最是口過。○對面看來,善人量才取用,如治兵治水,及一切大經濟,薦揚他使濟天下,或一長一技,及一應小能幹,薦揚他使濟一身。○感應篇前後,連說許多人字,他字,可知人的善惡,大半從待人上見。要曉得,人是與我最關切的,同是父母生下來,是兄弟,是同胞的,同是大父大母生下來,也是兄弟,也是同胞的人,與己原是一氣,原是一體。善人見這道理,故合天下為一家,人的痛苦,就是己的痛苦,救濟化導,真真切切,渾是天地生物的心,那得不召福來。惡人不知這個道理,但要己富、己貴、己壽、己祿,人的貧賤危苦,概不賙恤。從此生意不屬,天理滅絕,雖有人的名,實與禽獸無二,那得不召禍來。故要做善人,務要認得清個人字。


 例證(一) 
  朝,漢州的地方,有個王生,性情喜歡指摘人,有一次,他的鄰人喪子,王生便斥說:「你做事太兇惡,所以有此報。」未經一年,王生自己一連病死兩個孩子,這被斥的鄰人,來看王生說:「你做人做事太兇惡,比兇惡更兇,所以一連死兩孩。」有一次王生的同族兄,遇歲考第四名,便指責族兄說:「你的文章,真荒謬,怎能望考好。」經過還沒一年,王生以科考列五等,族兄就說:「想不到吾弟的文章,更荒謬到頂,列第五名還算好運。」


 例證(二) 
  朝,盧杞,臉色如靛,郭子儀有一次害病,全朝百官都來府問安,每個官員來時,女侍都到齊,未曾用屏風,到了人報盧杞來,郭子儀便吩咐用屏風隔開,有人問公,公說:「盧杞貌陋,心險,婦女見之必笑,異日得權,吾族無遺類矣。」盧杞當任宰相的時候,果然對曾睚眥他的同事,無一不報,獨氏安然無恙。


 例證(三) 
  戰國時代,李斯韓非,同在卿做官,李斯自知他的才能不如韓非。有一天,秦王韓非在說解難書,很喜歡韓非,所以派他使秦王韓非講話後,秦王很喜歡韓非應付得宜,李斯知道了,懼怕韓非被寵,便譖誣韓非,後來韓非坐獄,又用毒藥害韓非求自見以陳案情,不許,則受冤死於獄中,後來李斯趙高所諧誣,亦求自陳不許,和韓非一樣死法。

 埋蠱厭人。用藥殺樹。

 講 蠱,音古。厭,音掩。○埋蠱,是刻木像人,埋在地中,書符咒在上,去魘魅人。此是妖法,律上斬罪。○對面看來,善人該埋的只在屍骸,免他魂魄飄零,骨頭狼籍;必倡義塚,惠及一方,法備蘇州錫類堂。


 講 或厭他蔭,或忌他利,或關風水,暗裏把毒藥去藥殺他。這二句,最是陰惡。○對面看來,善人庭前草不除,何忍殺樹。若講到藥,只在救人病苦,或收買道地藥材,精虔法製,廣行施捨,或合施丹藥,刻施良方。


 例證(一) 
  朝時代,王屋主簿官,公孫綽到任就暴死,一日,縣令公孫綽求他說:「我之死,是寃枉的,求長官替我雪冤,我的壽命不該盡,為了家鄉奴婢所討厭,他們為要方便於盜窃我家的財物,請您秘密選出強健的官兵,持票前往河陰我家捉,一定可以捉到,證據是在廳堂簷,從東算起,第七瓦境下,有我的形狀,用桐木刻成的,用釘釘在上面,現在已經變易了,即桐木變成人肉。」次日,縣令詳思夢中之言,便選出強健的兵卒數個,持牒文,並封信,到河陰縣令,真的到綽家,先把全部的奴婢捕到堂,依照所示,從堂簷第七壠搜出人形尺餘長,釘枝滿身,木材漸變成人肉,把它一打,啞然有聲,檢查孫綽的穀倉,粟麥果然被盜已空,這些官兵將罪犯捉來縣衙,個個認罪均判極刑。


 例證(二) 
  桃源的地方,有個茹雲衢之人,性陰毒,和鄰人都不合,便秘密地,把鄰家所種植的果樹,用毒藥盡殺。有一天,出外歸來,恍惚間,燈火將熄只有熒熒之光,就看到兵卒多人,各執武器,不講一聲,就把綑縛至林間,有一神責駡說:「草木亦是天賦生命,你跟鄰人不合,就移怒樹木,用毒害殺木,這是你這個人五臟不平之故」令卒剖其腹,拿出肺肝,驚而醒,但感覺心腹起痛,一陣烈一陣,不過三天死了。


 例證(三) 
  陳栻請來一位地理師,去看察祖墓,見墓前一株大樹,是他人所種的,地師說:「這株樹閉塞天心,若能無此樹,可望出科甲。一同行的人,便對陳勸買驢魚刺,暗毒其樹,但公説:「他之墓邊種此樹,必然有利他目的,既然我們想利,怎好破人家之利呢?何況此樹已經如此大,何忍殺死呢?」終於不除樹。但經過未一年,為了大風拔去該大樹,天心豁然,家子弟連考連中,官至御史。

 恚怒師傅,抵觸父兄。

 講 恚,音惠。○恚,是恨。抵觸,是衝撞。師傅,是先生。說父連母在內,說兄連伯叔等在內。前說慢其先生,是無禮恚怒,則懷恨在心,無禮極了。前說暗侮君親,是不敬;抵觸,則說話背逆,不敬極了。這二句,最是陽惡。○對面看來,善人變化氣質,先從先生父兄前做起,務要一心愛敬,顏面和柔,說話和婉,習成性子,便是和氣格天的本。


 例證(一) 
  東漢魏昭,還在童年求學時,看到郭林宗,真可為師,對人説:「教念經書的老師,很容易請到,但教人為人的老師,就不容易找了。」所以他拜為師,派有奉侍的奴婢,但郭林宗多病,有一次,老師要,親自煑粥吃,照辦,端來粥,一看粥,呵責煑不好,再煑,又是呵責,再煑又受責,一連三次,第四次端粥來了,臉色不變,這時候,郭林宗笑著說:「吾始見子之面,今見子之心矣。」大喜,教盡其所學,使魏昭成大器。


 例證(二) 
  明朝,鵝湖的地方,有個費宏之書生,他和一個同年,對奕爭勝,開玩笑的批他同年的一頰,年生氣回家去,宏自知不該,當日往同年家請罪,同年一連三天不出面,費宏父親聽到這消息很生氣,拿來一竹板,信一封令人送到京邸,要費宏自撲,持父書及竹板,登其堂自撲三次,同年才出來,抱頭而哭,費宏說:「罪是我做的,君何哭呢?」同年說:「君尚有父親敎督,我要求父親督責何求。」兩人修好如前,由此看,沒有父母親的人,看有雙親的溫暖,是何等欣羨呢?

 强取强求。好侵好奪。

 講 取人財物,求人事體,要合情理,若我分不該得的,一味用強,便是心不平了。○對面看來,善人作善,得力最在強字。強是勉力,即孟子強為善的意,如韓琦無錢濟人,便捐衣服器物、簪鐶等類,後做丞相。台州應秀才賣田救鄰婦的命,後做尚書,子孫科甲。朱軾家貧教學,捐束修三千,代械鎖的完官錢,後三子顯貴。查道會試無盤費,親族助錢三萬,路遇一友,將賣女葬親,查便盡錢助他,不及試,下科中進士,並夢神說,增壽七年。


 講 好,是歡喜。奸計暗取叫做侵。勢力明取叫做奪。這樣事好做,只怕暗裏填還,連自家本有的都要送了。最可憐見肩挑步擔,日趁分文度活,若一味貪便宜,他便虧本絕命,況一個兇,個個學兇,小本經紀,都要餓殍了,極不是廕子孫法。○對面看來,善人只好利濟,更有酷好一樣的,如程一德,最好刻善書印送,子孫都少年科第,並產二程夫子。吉水解開,最好濟困扶危,二子綸縉都中進士。黃兼濟最好平糶,把三百千熟時糴米,到明年未熟時糶,一樣價錢升斗,天神恭敬,子孫多貴。程夸伯,最好修橋補路,年九十四,五世昌盛。這幾人,他善也做,然尤盡量做一件,十分圓滿。


 例證(一) 
  衞公雄,在未出身時,家裡很窮,母親還在世,逢過年,家裡沒有一文,夫妻相對而哭,對不起母親,翌日掃庭,拾到一錠銀,重二十五兩,由此家庭才漸漸改變,後來的公登到相位,有一次送來薪金,應有百錠,一算欠一錠,將想追詢,那天晚上夢到,神說:「某年某月某日,相公先借用一銀了。」衛相公才想起,當年掃地得銀的事,人之財運未到不可以力強求也。


 例證(二) 
  江西趙尚書,鄰家有常省元,常有一片園地,建設得很幽雅,這尚書看了很羨慕,千思百計,是要得手,知道了。立一張契書,送尚書,並付一首詩:「乾坤到處是吾享,機械從來未必真,覆雨翻雲成底事,清風皓月冷看人,蘭亭禊事今非晉,桃洞花神也笑秦,園是主人身是客,問君還有幾年春。」得詩,誨謝不敢受,後來中大官,常公以德感人,公勇以改過,兩人都是有德賢人。


 例證(三) 
  崐山的地方,有姓之人,有一天坐在他的家門,看到路上剛好一女人過路,這女人的銀簪墜於路上,鏗然有聲,楊開急起,跑到路上要拾,却是一條蚯蚓,正在躊躇想不出,回頭來要坐之時,突來一男子,把銀簪拾去,楊開看了,大聲叫說:「銀簪是我的。」該男子知他是偽,不理而去,但老不放追至,這男子拿出銀二分,說:「這二分銀你拿去,一半買魚,一半買酒,還算實得。」楊老看銀才不纏,果然買魚、酒回家,叫媳婦煑魚,魚煑好,再煖酒,鄰家貓來,咬魚逃去,媳婦一看,以杖打貓,竟覆其酒,盛魚的碗碎了,銀簪化蚯蚓,應自知悔悟,還要強求,結果吃不到東西,反破碎碟。

 掳掠致富。巧詐求遷腳。

 講 擄,音魯。○擄掠,如搶火場,撈溺貨,寇盜劫奪,官吏科斂,盤剝小民,賭博間吞等類,不但不享,並要添出不肖子孫來的。○對面看來,善人的富,或祖父留下來的,或自己分上來的,據現前的富,便要知足了。通盤打算,立個規模,除節用外,盡作善事。范家幾代卿相,從學竇氏得來,這是享大富貴的。傳授要訣,今有智慧的,自必奉燕山為師。青陽祖師說道:甯可多積善,不可多積財;積善成好人,積財成禍胎。石崇當日富,買得殺身災;鄧通饑餓死,銅山何用哉。堪嗟今人富,眉頭不曾開;只言積財好,反笑積善呆。多少有錢者,臨死沒棺材。世人熟讀這幾句,便可大醒大悟了。


 講 巧,是使乖。詐,是弄假。遷,是陞官,或討薦、或囑託,全是使乖弄假,官職雖陞,大逆天理。這四句,最是貪富貴的惡。○對面看來,善人未仕時,最不肯做冒籍頂替,代債匿喪等事;既仕後,最不肯做越次求遷,圖謀好缺,假冒虛功,設計避差,及攀附奔競等事。要兮富貴在天,只該隨職自盡。文帝廣行陰騭,便做了十七世士大夫,巧詐何益。


 例證(一) 
  朝,文潞公彥博,出巡長安地方,有一天到了奔牛堰,一隻堰牛會跟人一樣發聲說:「我與文彥博二十年同官,今日何面目見他。」堰卒聽了,跑告文潞公,公即命卒牽牛來見,牛見公則垂頭下淚如雨,伏地不敢見公,公歎曰:「此公平生,偷佔公家的錢,今獲此報。」公卽令家庫,增加支給二十貫錢,增加它的食料,官錢是人民所供的,當官貪公錢,變牛築堰,就是償還人民。


 例證(二) 
  蘇州的地方,有個賣油人,到一富家裡,看一小孩約五歲多,戴一真珠帽,還有金鎖,一看沒有傍人,便起惡心,抱小孩跑到偏僻地方殺滅,奪去一切的財寶,賣油人由此成位富翁,後來生一子,和他所殺的孩子,面相一模 一樣,心裡很討厭,至孩子五歲時,賣油人在暑期午睡,這五歲孩子,拔起頭上的髻中銀簪,戲刺賣油人胸,賣油人在朦朧裡,疑是蒼蠅,舉手一拍,銀簪貫胸而死,財產仍歸原主。


 例證(三) 
  朝,康熙乙己年,山陰縣有位某,受命雲南省龍江橋驛丞的官位,某厭離家太遠,不想去上任,剛好有個賣油人某,生活是小康,某常到其家,有一天,對某說:「汝給我二百金,我給你官差文憑,你就可以當官了。」某聽了很高興,便拿金換文憑,帶了家眷就去上任。到任後,又逢撫軍是個舊知人,便派某辦理可賺錢的任務,幹了五年,得數千金,已經滿足了,稱病告假而歸,這姓的人,自得兩百金後,再變更姓名,入吏部辦事,歸舊家,到廁所,聽見兩個穿青衣的人,說此人何官,是龍江橋驛丞,言訖不見,不久逆叛變,均被牽連亡命亡家。

 賞罰不平。逸樂過節。

 講 賞罰雖是當了,然多寡輕重,或有不平,也要積怨招禍。不但做官,治家也如此,這句最是偏私的惡。○對面看來,善人此心如秤,仇也賞,親也罰,恕服罪,責巧飾,至勸捐時,賞罰更要權變。康熙四十七年荒,平湖知縣董天眷,得蘇府陳公鵬年指教,先做為富不仁匾額二十,堆在縣堂,始從鄉村勸捐,遇頑富三家,釘匾門首,並准告發,凡田產斷加斷贖,家業幾去半,從此由鄉到城,樂輸眾多,數月內賑米賑錢,到處設粥廠藥局,直到稻熟,小民不來領,賑因停止,捐數有餘,仍還富室,合縣無一餓殍,董公素有才德,此事最合朱子議論,罰三人,賞百人,救數萬人。


 講 逸,是一味偷懶,不做事體。樂,如扛醵、賞花、唱曲、音樂、擲骰、紙牌、鬥禽蟋蟀、遊蕩等類,耽在這裏頭,不但破家,並要損壽。前賢說,無德的人,縱慾享福,若又有壽,天地亦覺不均了。何弗看看善書,便是轉禍為福。至若賭錢的人,為害尤大,這因祖父德薄,或自身造孽,所以凶神跟定,不到極敗不住。勸他戒賭,終無用的,須得一日好善,與善日近,便與賭日遠了,這話大有來歷。○對面看來,善人的憂勞,比眾不同,他勞處便是善處,如嚴君平,勞在賣卜,便借卜勸善,後仙去。季玨勞在販糴,使人自量,衣食較前倒豐富,並百歲登仙。至於憂人的憂,這是聖賢心腸。范文正是先憂後樂的。


 例證(一) 
  蜀國諸葛孔明說:「我心如秤,不能為了任何人,做輕做重。」陳壽稱讚說:「孔明盡忠於國家,雖然是仇人,必然賞他,犯了國法,雖親密亦必罰之,所以蜀漢,文武百官都欽服他。」


 例證(二) 
  誌公和尚,有一天和梁武帝論說音樂,真能使人快樂嗎?和尚請帝放出四個判死刑囚犯來試驗,帝果依和尚說,放出四個死囚,帝對這四囚,今捧一杯水,在樂堂慢步,不得滴下水,如水都不溢出,可以免除他們的死刑。四囚持水開步了,音樂亦演奏了,樂奏過五曲,帝令囚犯停步,一看四囚之杯水都未溢,帝歎問:「你們聽到了音樂聲沒有?」四囚同答:「沒有聽到任何音樂聲。」和尚說:「他們正在畏死,精神注入杯水,恐溢出,何來其精神聽音樂呢?」每個人若能常持畏懼的心懷,則安逸求樂之心,就不生吧! 


 例證(三) 
  朝,范文公說:「吾每天睡覺前,一定計算,今日所消費之物品價值多少,有為社會做出相等的價值的事否?計算起來有相當,便是鼾睡熟寐,沒有愧恥,若是計算到勞價不夠消費,便終夜不能安眠,寐床都冷。」

 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講 苛,是瑣碎。虐,是殘暴。本兼做官處家說,然做官道理,前面略備,今試專講處家。奴婢,最該愛惜的,每見苛虐的報應,家破人亡,子孫零落無存,好不痛惜。○對面看來,善人待奴婢,簡便寬和,猶如自己子女,凡衣食被帳,勞苦病痛,及他心裏不敢說的事,都要體恤得到。尤要勸化家中婦女,不要打罵,婢有差處,恕他愚蠢,便是陰德;倘失手至死,冤魂定要討命,悔也遲了。昔馬封翁年四十,只生一子,因婢失手跌死,封翁叫婢逃歸,使夫人不得怒打;明年生森,後做戶部尚書。□州楊旬,婢長擇配,不計身錢,量給衣資,子名樁少年狀元。


 講 恐嚇是把說話虛張聲勢,使人喪膽,落他騙局,這裏頭極要害命的,這三句最是任性的惡。○對面看來,善人教人防患,原要苦口婆心,在急難中,只得安慰寬解,使他放心。李舜明因佃戶張三欠租,恐嚇要他還,致他弔死。孫季明因婢與小奴有過,恐嚇必根究,致投水死。善人鑒此,最要謹慎。


 例證(一) 
  朝,楊萬里誠齋夫人,年歲七十餘,每年冬夜,很早起來,親自到厨房煑一釜粥,分給奴婢先吃,使免冷東山,問夫人說:「如此天冷,夫人何以自苦呢?」夫人說:「婢僕亦是人家的兒子,清晨寒冷,須使其胸腹中,有點兒暖氣,來做工作,亦較有活力。」


 例證(二) 
  朝,劉寬,對於下部的人很寬恕,雖是很急,都不會責罵他人,或厲聲叫,有一次夫人,故意試劉公的度量,等公穿好朝服,要上朝的時候,暗令婢女,捧來一碗羹供敬,一失手羹翻汚朝服,劉寬一看便問:「羹有無燙傷汝手嗎!」一點兒怒色也沒有。


 例證(三) 
  胡泰的生身母親,個性很酷,每次打婢女,打得很利害,不上三十歲便死,死後三年,父親再娶,一日泰不在家,繼母要殺一雞,雞忽然會講話說:「妳不要殺我,要殺等到兒回來吧!」繼母不敢殺,不久胡泰回來,雞對兒繞著說:「我是虐待婢女,所以轉生為雞,我是你生身的母親。」並說出胡家事,講得清清楚楚,兒對他父親泣告事情,其父親也同意,胡泰特別飼養此雞,經過很久有一天這隻雞竟飛起啄兒繼母,她便等待兒不在,撲捉此難殺之。當今之雞真多了,是誰家娘子呢?


 例證(四) 
  湖州有個小商人,賣薑到永嘉,有個富人王生,為爭價錢,發生打架,商人被打倒仆地而暈,生急救之,救醒了,謝過罪,送商人絹布一疋,商人回到江口,駛舟人問,何處得來絹布,商人就把經過告他,舟人便對商人買該疋絹布和薑籃,舟人又去載來一個無人認識的尸首,運到王生家來,說:「昨天有位湖州商人,坐我舟説被你打暈,但上我舟後,傷復發,臨死吩咐我叫他父母和妻子說要去控告,話完氣斷。留此絹布薑薑為證,我不敢依他吩咐,先來告訴你吧!」家人聽到這話,都泣起來,便賂他錢二百兩,舟人故裝勉強,承受家的銀兩,把屍埋於深林,王生有個僕人,暗去縣衙告王生終於在獄中死去,翌年,賣薑商人再到家,子以為是鬼,商人說他沒死,此次之來,是要對王生表謝意,子聽說,便留商人,並捉密告的僕人,訴官捕舟人,兩人都死在獄裡。

 怨天尤人。訶風駡雨。

 講 天下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到處有缺陷的,那得每事稱心,若不思自己的德薄,一味怨尤,只是取禍。○對面看來,善人樂善,越窮越堅,日日把造次必於是二句,志士不忘在溝壑一句,做了定心丸。天困我,正是成就我;人侮我,正是勉勵我。終身貧賤也何妨,豈必望報。


 講 訶,音呵。○風雨都是天神職掌,風雨失時,只因人問造孽所致,訶罵愈增罪逆,二句最是狂妄的惡。○對面看來,善人每遇大風雨,大雷電,雖夜必起,整了衣冠,端坐,思自身有過犯否,猶如父母有怒,孝子那得不敬畏。


 例證(一) 
  焦俊明,很早就考中官,但是很久都沒有調升,時常以命運坎坷罵天,最後自寫疏奏上天,有一天的晚上,忽然從上墬人下來一幅書,打開一看,是天篆十六字,俊明自己看不懂,聽何仙姑得道,拿書求問姑,姑不說,苦苦哀束,她才說:「你受賄金五兩,拆算十年,枉殺一人,死後處分,汝有沒有?」焦俊明無話可答。


 例證(二) 
  真定咸寧縣學齋夫楊寬公,宴酒待客人,見牆角起了兩旋風,楊寬拿起兩杯酒,對旋風瀝洒,公有一天到東獄去上香,遇到兩個兵卒,邀請他飲一杯,公未問明姓名,飲後就散,第二天登山,到一神祠,看到祠內所供的兩兵卒狀貌,和昨天邀飲的像,心生恐懼,回到客邸,又看到這兩卒,兩卒就說:「公不要生疑,我倆都是東山嶽帝的部從,那天奉命到貴地辦事,蒙君賞我們兩瓢酒,所以昨天以杯酒答謝君。」話講完了,就不見人。 


 例證(三) 
  朝的時候,鄂州的地方,有一個人,持面盆到河邊去洗衣服,忽然天黑了,下大雨,她滿身淋雨,路也濕滑,婦人便開口用穢語駡天,行不數步,為怪風捲入河裡,婦人大聲叫救人,丈夫看了,跳入河裡去救,一不小心,她抱在胸前的面盆被打破,破盆飛戴於婦人首頸上,如帶枷,要脫則痛,戴枷歸家,仍脫不下,數日後痛苦不堪而死。 

 鬥合爭訟。妄逐朋黨。

 講 鬥,是攛掇。合,是扛幫。訟師有四大惡:虛言捏造,連累多人,破人家產,害人性命。這樣大罪,皇天那得不速報,全憑本家有些見識,忍耐吃虧,都是美德,健訟是有凶無吉的。○對面看來,善人生平總不訟一人,就是親朋爭訟,必要竭力和解。昔周吉祖父無一字入公門,便中了正統。辛酉解元雷孚,祖先十一世不訟一人,官至太子太師。天道原不負人的,然必有寬宏的大量,方能不與人爭訟,必如謝迷的好善,鄰人侵他地界,如無其事,後享大壽,子孫富盛。劉寬的仁慈,有人冒認其牛,不辯,竟解與他,後封侯,子官宗正。能受屈抑,是大豪傑,所以前輩肯受虧受垢,受不祥,火氣都盡,便能做出濟世事業來。至於窮佃戶,務要饒讓,不該經官;倘不惜他性命,開欠逼勒,大傷陰騭。前賢說,丁清惠,待佃戶如父子,家家豐富,人該取法,彼虐待佃戶的夭亡立見,且生前良田千計,死後子孫不留寸土。


 講 妄逐,是誤隨的意。朋黨,如結盟立社。聚成一黨,把強欺弱,借此沽名射利的人,若看了眼熱,也要落班,後必大害身家的。○對面看來,善人居鄉,只與同善數友,共做利濟事。若在朝,與同寅官共事,也要是說是,非說非,不敢稍入偏黨。若外任,尤要立拏兇黨治罪。


 例證(一) 
  瀏質,背部生疽,請盡醫生來治,藥石無効,醫生說:「你這種疽病,本來沒有如此難治,今已盡術,還是請神道醫。」瀏質便請道士祭斗星,那天夜晚,就夢斗神說:「汝犯天律,祭斗也難免你災殃。」質對說:「我沒有做錯什麼,何來犯天律。」神說:「汝指使某家造端興訟,致兩家破壞。」瀏質說:「這項事情並非我做的,是我胞弟劉願所為。」神命吏覆查,果然是劉願所做的,劉質才免罰,過了三天疽癒,劉願不超兩個月死了。


 例證(二) 
  休寧的地方,有一位教書人,家庭很貧窮,但喜歡讀書,尤其是法律方面,很有所得,同村有富人,遺大產與子,兄弟兩人爭分產,兄要訟他的弟弟,拿來很厚的禮儀,來求寫告狀,教書人説:「某讀法律,是為將來考判官 ,以治壞人,以護善人,並非為人兄弟,爭分財產,書狀而讀的。」又說:「兄弟如手足,兄弟相訟,有如拿自己的手和足打,打起來不是手、足都痛嗎?兄弟分產,都是祖先留下的,祖先為子孫,辛苦建設財產,留傳子孫,不平而爭訟留的嗎?你們父親臨別,有叫你兄弟分產時,書狀告官嗎?告官後勝敗人,不是同樣虧用一筆錢嗎?


  你倆訟爭起來,所虧的銀兩,和分不平的差額,出入多少呢?」教書人一席話,把這兄弟開悟,他的弟弟來求状,教書人同樣一場勸說,一場的相爭,化為親和,兄弟和好如初,由之協力賺錢,比前更富,一天,兄弟賣沙板,忽然看到板面,有鐫教師人的名字,那時候,兄弟才想起,昔日爭產時,受勸的恩情未報,故上天鐫字提醒,於是兄弟相約,售此板的價銀,全送教書人,得三百兩,兄弟携銀到教書人家,正是敎書人年邁無處教書,父子當食麥粥,忽二人持銀送教師起先不收,兩兄弟說:「此銀是天賜的,我倆不過搬運。」然後教書人收起,給兒子做生意之資本,後來發財,教師人也長壽無病而逝。


 例證(三) 
  朝,柳宗元劉禹錫,這兩人的才能、學問,名揚一時,那時候,剛逢唐順宗病危不能說話,經過多時,朝內奸臣王叔文,弄權執大政,柳、劉兩人就附和,想要復「」,而暗中活動叛變,事情為朝內忠臣所知,建議順宗傳位太子,因此王叔文等多人的秘密組織,便被偵破,有關之人,有的降官,有的流貶,有的永久坐牢,結果、劉,雖是一代名人,一代名臣,一時之失足,終身不振,所以每個人,雖有才能,也要慎重。

 用妻妾語,違父母訓。

 講 妻妾賢明的少,愚暗的多,說話是不可聽的。父母望子成立,只在積德保身,承先啟後的訓,必該依的;反背了,便是忤逆不孝。○對面看來,善人有剛腸,不聽婦言,至受父母的訓,必要敬寫簿上,常常看,依了他做,終身不忘,萬一說有未當,也要和商。


 例證(一) 
  程彥,尊敬母親,孝順備至,母親性極嚴厲,看到程彥夫妻相敬如賓,母却討厭媳婦,百般刁難,終至逐出,程彥正在壯年,承順母親意思,終身不娶,妻子被逐後,沒有怨言,却在歲末年初,都來看看程彥,和她婆婆,守節不再嫁人,兩人意志不變,程彥的母親去世後,破鏡重圓,彥著孝烈傳傳世。


 例證(二) 
  文安縣,有一小商人姓,一年之間在外有半年,每回家,妻顏氏必定泣說母虐待她,在最後一次,睡前拿出一柄白閃的矩刀,對婦說:「娘子,妳常說姑虐待妳,我久想不出好辦法,可讓妳不受虐待,才想出以此柄匕首結束姑的生命,妳想如何?」顏氏說:「好,我可以帮你收屍。」又說:「但是我有一項條件。」顏說:「何種條件?」説:「只要妳從明天起,好好孝敬她一個月後才下手,以免姑含恨地下,並且可給四鄰,知道妳孝順,將來才不會生疑,殺姑是妳。」婦就此和顏悅色,言語溫柔對她。


  姑母,朝夕奉侍依禮,一個月到了,徐忠再拿出刀來說:「姑母這一個月,待妳如何?」顏氏答:「比以前好多了。」徐忠說:「既然如此,妳再孝順她一個月,以給親戚朋友都知道妳很孝順。」氏果然依夫之意,繼續孝敬及滿了,出刀於灯下,扣著刀說:「娘子,姑母這一個月待妳如何?」顏氏答:「很好,很好了,我想我們不好殺母。」徐忠這時候,把房門問堅 ,眼光發怒說:「氏,我問妳,妳聽過夫殺妻的案件嗎?」婦答:「聽過」又說:「妳聽過子殺母嗎?」婦答:「沒聽過。」徐出手握着婦髮,婦驚跪下,說:「我這柄刀,原始就要殺妳,妳之在世,不孝順父母翁姑,只知姑虐待妳,是妳不孝所致,胆敢帮我殺母,讓我成大逆,今斬斷汝頭示衆,這兩個月是要給妳了解我母親的做人,使妳死而冥目。」婦哭求,母聽哭聲趕至奪起刀,以後姑婦親密,為文安縣做模範。


 例證(三) 
  劉錦德,娶妻貌美,性惡悍,對姑母不孝,貪她美色和妖嬌,都不敢制妻之忤逆,適母親病,妻便令其夫錦德,強送其母到尼庵,雖然雇一婢女以奉待他母,但其母亦不樂往,母臨死大罵說:「我必訴汝夫妻於陰司。」不數日,妻生狂病,大叫大跳說:「我不應強迫婆姑往尼庵,陰司派鬼抽我腸,剝我肉,刈我皮。」果然遍體青紫,哭痛終日,脫盡衣衫,七天後死去,又兩天,劉錦德亦大叫並哭泣狂呼曰:「我劉錦德,不能制妻,反被妻使,忤逆母親,妻被陰司抽腸、剝皮肉,魂關無間地獄,今陰司又要逮我,世人當以我倆為戒,勿聽妻語,忤逆父母。」如此跳叫,日夜相繼七天,一命嗚呼,夫妻殮在一堂,經數天,天忽黑暗,雷雨交加,震雷一嚮,兩棺裂開,臭聞數里。

 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講 故,是舊,凡舊的人物,不忍棄捨,方見有情義的人。若纔得新鮮,便忘故舊,最為薄情,斷不受用。○對面看來,善人舊時慣用的器物,尚不忍忘,何況舊人。前賢說,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講 心口一樣是君子,心口都不正是小人。口是心非,是假冒的君子。佛口蛇心,定是不忠、不孝、不信、不義的,這六句,最是喪心滅倫的惡。○對面看來,善人口即是心,心即是口,口裏說個善,心裏便實有這個善。至於待人,口許他,便是心許他,論事口贊他,便是心贊他。


 例證(一) 
  有個富翁,沒有孩子,思想傳宗接代,抱養兒子,經過十年,忽然由妾生一男孩子,富翁就棄養子,把所有財產,寫契字表明孩子,歸妾生之子,後來養子勤儉成家,並且行孝悌,鄉人所欽讚,親族所恭敬,他雖白手,他却能一步一步建立基礎,反之,妾生的長大了,因父母溺愛,文不學武學,終日放蕩,跟一帮無賴交遊,非賭則嫖,不到五年,財產罄空,富翁夫妻生活反須賴養子,養子和媳婦都知孝,養子富超於翁。


 例證(二) 
  任國佐病久,醫生束手,想起設醮,祈佑神明,醮祭完了,任國佐就夢見神說:「你任國佐,平生為人,心口不同,自少至大,沒有善功,只有罪惡,死期已近。」果然醮後幾天死去。

 貪冒於財,欺罔其上。
 造作惡語,讒毁平人。

 講 冒,也是貪。罔,是無上。如君親官長都是。心裏貪財,便把上人來欺瞞,就像沒他的,豈知財從貪得,隨有禍來,不害其身,必害子孫,這二句,最是昧心黷貨的惡。○對面看來,善人不敢瞞了父母,私蓄財;不敢瞞了君上,私受財。徐晞少時做江陰縣衙役,一心救人,人奉財,必問從何來,若家計好的,十取一二,若說借的,不但不受,倒有資助,越盡心辦他的事,後做兵部尚書。


 講 平日或有小怨,便捏造不好的說話,把平日無過的人,逞意讒毀,甚或誣他閨閫,那曉得口孽與淫殺等罪。犯了此條,必遭奇窮、橫禍、絕嗣等報,還遭拔舌,地獄,歷來如此。○對面看來,善人聞人過惡,如聞父母的名諱,口裏不說的,世間讒人,殺人不見血,善人更不肯信讒,必要拒絕。


 例證(一) 
  貴州,大中亟王公,管着兩廣,有一天清查庫帑,有盈餘金三十四萬兩,戶部已開銷,沒有存賬,在軍餉方面,也都發清,是一筆無主可歸的公帑,乃因國家久無戰事,軍數少而餉多,日積月累,遂有此筆大盈餘,誰也不能查究,皇帝不知,公查到後,要具疏奏知皇帝,家人對此,誰都不敢講話,有同學老友,就從容對王公說:「公一塵不染,朝廷、民間所知道,但此次查到之錢既不是取自民膏,亦非侵佔國課,公有四公子,應該小為計劃,報以卅萬兩,留四萬兩分授四郎,並無影响公之忠心。」王公聽了,笑著說「君言也合情理,但有如孀居之婦,守五十年節,一旦為兒孫想,白頭改節,不是可惜嗎?」終則盡數奏報,後來公歷任郡守,孫兒連中數元或魁接續相位,就是雪園太史兄弟,王公是位難得的真君子 °


 例證(二) 
  紹興府一位佈政官,技巧於貪汚,積財數十萬,後來被上司除去官位,跟家眷歸故鄉,買良田十萬畝,富有一郡,他祖父數次夢見陰司,將要處罰,他不信,經不久,唯一的一子一孫,果然開始嫖賭,雖盡勸戒,均沒有効,經三年,子孫都染花柳病,相繼而死,佈政公也染癱瘓之疾,子媳、孫媳醜聞四揚,投金買少,姦夫聚會,佈政公眼看醜場奈何,及至垂死,家產已罄,臥床張目大呼說:「我官到佈政不小也,田至十萬畝不少也,於今雙手空空,臥床無人管。」說畢而一死,此乃現報,況且死入陰司尚有報也。

 毁人稱直機構,駡神稱正。

 講 人有一分過,說了幾分,叫做毀。毀了人,倒說自己的直腸:罵了神,倒說自己的正氣。肆無忌憚,惹禍不小。這四句最是口業的惡。○對面看來,善人的正直在心,不在說話上假冒的。刻刻把正字提醒,把直字振作,容人的過,敬神如在,確是正直人的作為。


 例證(一) 
  朝時代,有位名重海內的官楊鐵崖,他到臨江的地方,看到王節婦祠便題詩曰「甲馬馱馱百里程,青楓後夜血書成,祇應劉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漢水清。」後來不能生孩,有一天夢見一婦人說:「汝在王節婦祠所題之詩,雖然不能損壞節婦之名,但妳處心是苛薄節婦,上天罰汝絕後代。」醒來,深自後悔,再作一首詩曰:「天隨地老妾隨兵,天地無情妾有情 指血囓開霞橋赤,苔痕化作雪江青,願隨湘瑟聲中死,不逐胡笳拍裏生,三月子規啼斷血,秋風無淚寫哀銘。」詩題好後,翌夜夢見婦人說:「汝知悔過,當有子。」果然十個月後,生一子,鐵崖先生由此則進修,得仙果。


 例證(二) 
  後漢崔浩,服務於魏國的太祖時,甚得太祖之寵信,歷任司徒官職,奉命修史册,他主張用暴力,殺除錯誤犯法的人,並主張毀除佛法,他的妻子,很敬愛佛經,崔浩很怒,把妻子所愛的經書,全部燒灰,並將灰棄入厠所,後來自己犯法,被執入檻,監內的兵卒,凡要洩溺,都在檻上,使他整日溺濕,自昔以來,被檻戮之人,沒有一個如崔浩之受辱。

 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講 順,是合天理的。逆,是背天理的。效,是學。去順學逆,自取其禍。試看世上叛逆臣子,那箇不是身家漸滅的,為何不安分保身。○對面看來,善人事事順理,忠順事君,孝順事親,和順待骨肉,遂順待朋友,並要把己的順,化人的逆。


 講 親,是一家骨肉。疏,是異姓親友。凡背親向疏的人,或因恩怨,或因勢利,都不是的。如薄父母,厚妻家;兄弟爭財,外交慷慨;窮族不卹,倒去結拜聯宗等類。這二句最是反常滅性的惡。○對面看來,善人推恩有序,如晏平仲把己的俸祿,分惠三黨:父黨無不乘車的,母黨無不足衣食的,妻黨無凍餓的。國中貧士,給米舉火的,數百家。


 例證(一) 
  霸州文安縣趙風子,孔武有力,結交劉六劉七,分道作強寇,過河南泌陽,把焦芳家的祖墓都挖開,拿去珍寶,且大言說:「此賊在生橫暴,我手誅此賊,以謝天下。」後來為官兵打敗,轉到大安去搶,又為官兵追擊,在走頭無路之時,跑入寺院,奪去僧人度牒,削髮化裝僧人,被部將趙成所殺寸斬,劉六、劉七至通州,狼山避官兵追,却為颶風所殲滅。
  所謂「逆」是有二等,一是臣子違背君父,一者盜賊擾害鄉里。


 例證(二) 
  周聰,以數度參加考試,都考不中,便到昭郡,拜都吏周吉為父,每日和周吉諸兒一起,同時稱叫周家每輩人,完全是家人。到翌年,用家的姓應考,果然考中擧人,就不再歸老家,他的生父,題一首詩責罵,周聰見詩,慚愧亦成病,拖了三個月而死。

 指天地以證鄙懷,
 引神明而鑑猥。
 施與後悔。假借不還。

 講 愚人要表白無過,便把蠢俗心腸,叫天地做見證。愚人要堅牢期約,便把污穢事情,請神明來照察。褻瀆至尊,自求速死。這二句最是愚狂造孽的惡。○對面看來,善人的善心最潔,天神愛他的潔;善事日新,天神喜他的新。趙清獻日裏做事,夜必焚香告天。袁了凡學他,置空格一冊,日記善事,夜必設桌庭中,焚香告帝,都是檢點心身,得知怕懼的法。


 講 施與,是濟急救危的事。捨財作善,立功最速。然思大積陰功,務要慷慨不吝;若施與了,又要懊悔,便折斷了善根。○對面看來,善人的救濟方法最多;有人來尋我的,有我去尋人的,有遇著暫做的,有立法常做的,有零碎做的,有躉當做的,有直率的,有巧妙的。人來尋我,人盡曉得,若我去尋人,如莆田林國鈞,每日袖銀到窮村,見困苦的便放他家裏。江都蔣應參,每日帶錢出門,路施乞丐,是也遇著做,人盡曉得。


  若立法暫常做,如陳幾亭,劃六百畝教養貧族,劃八百畝賙濟鄉黨。王椒圃,獨養孤貧三百六十人,每月每人米三斗,錢三百是也,零碎做,人盡曉得。若躉當做,如南城吳伸,與弟吳倫捐穀四千石,立社倉。陵稼書先生祖名珪,兩次捐米千石救荒是也。直率的,人盡曉得,若巧妙的,如劉理順,聞鄰婦因子久出難度日,將要嫁媳遠商,劉捐銀阻他,並代他兒子寫假信送去。瞿嗣興,受窮人糴米錢五千,假說道:你錢十千耶,因倍與他是也,這九人都享大福,今不及載。為善大要開闊心胸,放高眼界,真實做去,自然動天地,感鬼神,富貴神仙,在我掌握。


 講 借財借物,總要速還,若據為己有,久不肯還,沒天理人那望好處。這二句最是自昧初心的惡。○對面看來,善人借人的物,保護完好,用過速還,借人的財,時掛在心,措置償還;若與借他人又要存心方便,如陸竹西放債,只取一分息,享壽九十六歲。宋時李謙遇荒年出米千石,借與鄉人,明年又荒,謙便對眾焚契,壽百歲,子孫都做顯宦。在路上捨財物,最關性命,等待失落人還他,極是善事。


 例證(一) 
  張中乖,很氣萃,一家裡父、子、兄弟、婦姑、妯娌,動不動就吵架,凡吵架,便呼天地,指神明做監證,到了兄弟分家後,紛爭更利害,互相請神叫天地,隨之更利害,而且立詛,自此以後,家裡不平安,常有妖魔作崇,家人疾病不斷,經數年,一家大小都死光了。


 例證(二) 
  劉寬很喜歡施捨,一生認真,死後受太上道祖收用,担任童初府帥上侯,掌管初得道人。


 例證(三) 
  永清的地方,有位史秉直的人,他出資興建學堂,養成讀書人,賺錢萬兩黃金,他對金歎說:「財者人之命也,既天授,何可獨享?」凡可以周濟,他都周濟,貧乏的人,危急的人,他都自動去救濟,有一年,地方上遇天災,五穀失收,公出粟八萬石,以濟飢民。經過不久,又逢盜賊案件很多發生,又拿出大筆的資金,散救貧窮維生,地方始得安寧,後來朝廷聞知,賜他官位,立牌坊嘉勉之,壽到九十四歲,子孫繁盛。


 例證(四) 
  奚百三,是個貧人,偶見一道人,要對討錢,指道人向一舖家乞求,求不到,百三探腰只餘一文錢,乃與之。那天的晚上,夢見那道人,拿一文錢來還,睡醒後,枕頭邊果然落一文錢,但這一文錢,就把百三的病苦、貧窮救離。可見施捨,並不在多,只要心誠,天就賞功。


 例證(五) 
  朝,康熙戊午秋,燕京居民元,畜養一驢,日行二百里,但愛踢人,只有父子三人乘之則馴伏,以外的人,不肯被乘,有一天,有個姓的人試借乘之,很馴伏得乘歸,歸到家,某那天晚上,夢見一穿黑衣人說:「我是氏所養的驢子,因前生向你借用三百兩不還,今當補償,你昨天乘我二百八十里,乞你明天再乘二十里,我就算還你債。」問:「你欠張多少銀?」黑衣人說:「多,多的不可說。」睡醒,果然再乘牠走一段路後驢忽然跳躍,墜地,計走路程,果然二十里,某竟感奇異,對驢說:「我已經知道你肯給我乘的原因,但此去還有十里,才能回到我家我如何走,我給你十文錢,買芻讓你吃,好不好?」驢咛立看楊棄良久,再馴伏就乘走路,某再要試,甫近鞍,則起脚長鳴。


 例證(六) 
  朱在菴說:「人有貧而負債,有富而負債者,兩種人。貧而負債者,乃力不足也,依照中誡經曰,勤勤思償,自然是無過,至於有錢而不還,必定是借勢力,或是昧良心,須知道此世不還,生生世世都要償還的。」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