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在「貪」裡受苦受難
書籍目錄
第十八章 在「貪」裡受苦受難

第十八章 在「貪」裡受苦受難

2008.10.16 第六天開示之一


Bg f29

  吃飯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的心,要食存五觀。首先「計功多少、量彼來處」,第二觀是「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台灣有一句厘語 “吃飯皇帝大”,用來形容吃飯這件大事。不管是不是修行人,要活命、都得要飲食,修行人的飲食來自於十方,每一口飯、每一口菜、每一口湯,都要以珍惜、珍重的心去受用它。


  我記得師父在他書上曾經提到,有一位種菜的菩薩,他種的菜捨不得自己吃,也捨不得拿去賣,而是把收成的菜,都送到農禪寺來。有一次,這位菩薩送的菜量比較多,挑菜的義工就把比較老的菜葉和菜梗丟到一旁,只取嫩葉子來煮。這位種菜的菩薩就把這些菜葉撿起來,收一收又打包了。一位法師看到了,就問這位種菜的菩薩「你不是菜都供養我們了嗎?現在打包做什麼?」這位菩薩回答:「這些菜葉都還能吃,我帶回去曬乾醃起來,還可以再吃。」


Bg f30

  師父當時知道了,就告訴我們, 這是最好的教育示範。修行人要珍惜物力維艱,任何東西,只要還可以用,都不要浪費丟棄。「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損耗十方的物力,是損你的福、折你的壽,我們要小心珍惜,常常要內心遠離分別,不要動不動就覺得欠缺什麼,什麼東西不夠好。但如果是需要的、該改進的地方,我們一定要盡力改進。


  例如這裡的蚊子特別多,如果沒有蚊帳,會干擾睡眠。我們無法做到蚊蟲叮咬不受影響,因為有的人皮膚會過敏,一癢就睡不著,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改進。改進後,如果還有一、兩隻蚊子,影響就不大了。像我今天看到一隻吃得肥肥的蚊子在我的蚊帳裡飛來飛去,看著它飛來飛去,我好高興!因為一來,它吃飽了,不會再來叮我了;二來,它吃飽了,就不會再去擾亂別人了。它在蚊帳裡飛來飛去,好像是在念佛,好像我們在經行。但這也只僅限一、兩隻,可能再多,我就無法承擔!


  我們的功夫,還不到果東方丈的境界。我聽果建法師說,方丈和尚一睡倒,蚊子再多都不受影響。佛七的第一天,我問一位師兄房間裡有沒有蚊子?他回答我,男眾法師的寮房有很多蚊子,但方丈和尚的寮房可能沒有蚊子,因為果東方丈從來不掛蚊帳,也沒聽方丈說過有蚊子,他總是睡得很好!結果我睡了一個晚上就沒辦法承受。我們還沒修到那個地步時,的確沒辦法像方丈和尚一樣!該改進的,我們改進;沒辦法改進的,我們要從內心裡去降伏它。


  有的人,有些菜吃得不習慣。除非你的體質不能接受,否則盡量都要平均攝食。這裡的飯菜是你們自己打的,要吃哪一樣、就撿哪一樣。但如果是用過堂吃飯的方法,盛在你碗裡的,是什麼菜、你就吃什麼菜。在禪門共修裡,最重要的是,對我們食用、受用的東西,要有珍惜愛惜的心,這是積極的培養我們的道心,比較消極的,就是告訴我們在受用食物時,要遠離分別貪愛的心,這是食存五觀的第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第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生為人道,雖然比畜牲道、餓鬼道高明一點兒,但我們還是為食苦、為食忙,很多人忙得要死要命就為了賺錢享受,大吃大喝大玩,做事做得累得要死,吃喝玩樂也不節制,身體就弄壞了,吃飯攝食本來是為了養命,我們努力工作以後,攝食食物不加以珍惜節制,結果糟踏食物跟生命。


  佛陀說,要把食物當作醫療,因為眾生很可憐,不進飲食的話,肚子會餓,一餓了、修行就修不好,最後還會沒命,所以要把吃飯當作是為了治療飢惡這個病。所謂良藥苦口,
從來沒有人貪吃藥,所以,如果我們把飲食當作是治病的藥,就不會生起貪心要佔有更多,
這樣,我們的心就比較合於道。


  做人的苦,不只是為了衣食。在衣食具足後,往往是變成了積累苦,積得更多、累得更多,有了一萬就想要十萬,有了十萬就想要百萬,有了百萬就想要千萬,有了千萬以後,不知道還要多少?一直去積累,盡其一生,都在﹁貪﹂裡受苦受難,還自以為擁有很多,等到無常來臨、眼睛不得不閉時,自己放不下,無可奈何,還是一樣得走。


  我們現在學習佛法、聽聞了佛法,知道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來自貪嗔痴,尤以『貪』最為嚴重,如果能從飲食裡,去除少分的『貪』,就更容易和道相應。比較淡泊於名利的人,和道比較能相應。在孔門裡,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顏回之樂。


  再看佛陀底下的弟子們,經常在水邊林下修行,有一餐、沒一餐,任憑風吹雨打,從不為積累物質或求取更多的食物而奔波,而是把所有的生命都用來做道業的修行,盡心盡力地發揮自己最可貴的生命,成長它、利用它,讓它發揮生命真實的價值。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大多數的生命時光用在哪裡?仔細一想,真的很可憐,每個人都在糟蹋自己的生命、時間,大多數的人都是用在一些胡思亂想上,不然就是貪求,或想贏得更多東西,不斷地積累。﹁財色名食睡﹂叫做地獄五條根,希望大家警惕自己。


  第五觀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沒有身體,我們修行不來。臭皮囊要吃,我們就吃,但不必過分地愛惜它,如果吃得胖嘟嘟地高血壓、心臟病,修行也修不好,也沒有體力精神去用功,這樣反而不好,應該利用色身,好好地精進努力。


  希望在座的各位,不管在家裡或在道場修行,當我們捧起食物、吃到一口東西的時候,都能以『食存五觀來觀照,這樣就是善於修行,每一口飲食,你都能常做這樣思維的話,你就是跟佛法相應。


  佛法不是教我們在殿堂裡誦一誦、念一念,也不是在有災難時求一求,佛法要在生活裡去實踐它,在面對生活的每一種事情的時候去應用它,要學會如何把心降伏下來。降伏其心是《金剛經》裡說的,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