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能量看世界
第十九回 遠方的懺悔與祝福
第二十回 人有自由意志嗎?

第十八回 能量看世界
既然每一個原靈,都染有識種,而識種有磁性,可產 生能量,遇到適當環境就會起作用,而產生心念和動作。那這世界就可看成「物質能量」與「識種能量」交會共振而成的能量之海。
俗語說:「知性好相處」、「因人任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福地福人居」、「個性改變,命運就改變了」;還有陶淵明的《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些都是觀察到能量世界的智慧之語。
另外,從每一個人的外表,也可以看到宇宙存在他身上的識種是何?每一種表情是一組識種的組合,可牽動每一條肌肉的張力,而肌肉是附著於骨骼上的,時間久了肌肉、骨骼的形狀必然改變,因此臉型就跟著轉變了。所以從一個人的外表,應該可以看出他一生的際遇,也就是每一張臉龐,都是宇宙和當事人合力且長時間,慢慢雕刻出來的作品。
看著每一張臉龐,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隱隱約約看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一個家族的傳統,與一個純潔靈魂的奮鬥史。
第十九回 遠方的懺悔與祝福
我們常無意中傷害他人,事後又找不到機會道歉。若能以能量看世界,就能發現宗教中早已有方法可補救。祈禱、懺悔、感恩、祝福即是。
在真誠懺悔時,我們的心會深入八識田,或稱潛意識,此時相關的識種會重新調出來整理,產生的新能量可能就會起作用,就算太微弱當事人沒收到,但下次有機會碰面時,它會產生前導的相應,無形中一切會有轉圜的餘地。
現在這世界,大家常覺得生活有壓力,很辛苦。生在台灣,上一代的人常說:「拚生拚死總是為了三餐!」可是現在大家幾乎都有三餐吃了,還是在拚生拚死,這世界彷彿沒完沒了,人類好像沒有幸福的一天。如果我們真的覺得痛苦了,那從今天開始,我們是不是每天撥一點時間,想像一下美好世界的長相呢?為世界祝福一下,就當成對世界、對自己盡一點責任,相信無形中在能量海中會匯集成一股力量,而世界的改變真的就發生了,這不是很好嗎?就怕我們腦海裡根本勾勒不出理想世界的圖形。
到底有沒有慾望可滿足又能和諧的社會?如果我們想不出來,那我們的起心動念,就只有讓這世界的壓力加深,一代傳過一代。
第二十回 人有自由意志嗎?
意志怎麼產生呢?依我的觀察,當宇宙能量透過每個人使用感官的慣性,以及思考與判斷的慣性,輸入到識種區,心念便反射產生。這時思想、言語、行動隨著就發出並改變了當時的時空能量,接著下一個能量又進來,如此不停地作用著。
表面上我們是有心念,有意志,其實卻是慣性的作用,這就是輪迴的本質,我們被鎖在有限識種的能量循環系統内。那該如何突破呢?
要突破有限識種的障礙,除了多聽、多看、多想、多做、多走動、多接觸,多累積經驗以外,也可以運用與生具有的本性。也就是當心念產生時,馬上覺察,並透過本心將其送往更深處 —— 本性,檢查一下,再送出來,此時心念可能就不同了。不當因果循環可能就此切斷,而該識種也獲得了進化的成長,下次再碰到同樣的情境,會更有智慧。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令人難以捉摸的,是更深層的。也就是周遭的情緒能量可能會直接作用在我們心的本位,讓人共振出同樣的情緒。因此,當我們無端的感到沮喪時,宜靜下心來,不需去思索,直接進入宇宙合一的空性狀態,等待不良情緒能量得到撫慰而轉化,如同湖面的漣漪,終將平靜。這就像掃樹葉一般,明明掃乾淨了,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又飄來樹葉了,所以「掃地,掃地,掃心地」,需要形成一種慣性。只是並非真的去掃什麼,而是時時維持其清淨不沾染,讓能量自流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