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楞嚴三關
書籍目錄
禪門剩語 (卷上)
禪門剩語 (卷中)
禪門剩語 (卷下)
第四 楞嚴三關

第四 楞嚴三關


Bg B12

   北宋慈雲法師遵式,居杭州天竺寺時,有貴官注楞嚴,求師印可。師烹烈焰謂之曰:「閣下留心佛法,誠爲希有。今先申三問,若答之契理,當爲流通。若爲不合,當付此火。」官許之。師曰:「眞精妙元性淨明心,不知如何注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爲是何義?二十五聖所證圓通,既云實無優劣,文殊何得獨取觀音?」其人罔措,師卽擧付火 中。於是楞嚴三關自茲而出。——(見影印大正藏第二〇三五部佛祖統紀卷十第二〇八頁下格)


   第一問之「眞精妙元性淨明心」 ,與同經中疊見之「元清淨體」「識精元明(本明)」「妙淨明心」「妙精明心」「妙眞如性」「本妙常心」「妙覺明性」「妙明元心」「妙明眞心」「妙明眞精妙心」等,是同樣顯示「常住眞心性淨明體」的一句術語,而僅僅略異其詞。


   試申言之:八識自體,謂之識 ——精覺,八識自體所宗爲如來藏;就「精」表「性」(帶假說眞),作識精(精覺)之發揮,故稱「識精元明 —— 元清淨體」,實指本來清淨之「真心 —— 佛性」,實爲湛澈其奧底而證悟之元常。(元訓本來,常訓眞常,指「本自具足本不動搖不假增減不待修成」之自性常住眞心。)在上述諸術語中,心性二字以外的許多字,皆是指出此一術語之義相的形容詞,一字卽是一個注釋,歷來注疏家亦終不出此原有形容詞所詮義相之範圍,是則經文已自有其釋,何用更注釋爲?


   更進而稱性言之:何所注釋?誰能注釋?倘只在術語文字上,則依然滯在關中,不干過關事!「眞心——佛性」,一眞絕待,自在無碍,是能生諸緣而又爲緣所不及者;言語道斷,不涉有無;心行處滅,動念卽乖;惟是離言離相離凡離聖遠離心緣徹底無我之内自證分乃至證自證分,本來無注釋,亦無能注釋,乃至亦無「無能所」。既然連聖境都不立,那有你下口下筆處?慈雲擧貴官注本付火燒却,正是指點過關手段。何以故?今且借用趙州一句現成話以解之,曰:「無!」參究此一無字,是宗門第一關!亦是宗門末後關!莫作虛無會!莫作有無解!論心論性,自投陷穿!苟涉聖凡,喪身失命!深深參透無「有無」之「無」乃至「徹底無」,重重破將去,一路涅槃門,於是頓即自見「真心 —- 佛性」,而關吏亦莫奈你何矣。


   第二問之「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參考今古注釋,略述如次:「世界云者,世指三世,界指四方。三世各有四方,四方各有三世,互成十二,此爲第一疊。每世各具十法界(六凡四聖),再乘則成一百二十,此爲第二疊。界界各具十法界,三乘則成一千二百,(或作三世各具十法界,衍成三十,四方各具十法界,衍成四十,三十與四十互乘則成一千二百,算式次序雖異而得數相同,)卽是六根中每一根功德之數,此爲第三疊。總六根則衍得七千。


   二百,減去眼鼻身三根之各虧四百,實得六千,爲六根功德總數。經文但言一十百千者,擧整數略零數也。」


   如上所述,乃是不閉六根,内修功德,因而算其數字;數字雖多而只是一心歸源,法界雖廣而只是一眞法界,故其義只在顯示「事事無礙」之「圓」。所謂功德者,惡盡善滿,修功而得也。所謂圓者,完全完成(Complete or perfect)義。莫作圓圈(Circle)會!莫作方圓(Round)解!更莫作圓滑想!雲門宗師云:「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直到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宋圓悟佛果禪師對張無盡居士云:「華嚴現量境界,理事無礙猶是法界量裡在,若到事事無礙,法界量滅,始好說禪。」


   然則過關一句作麼生道?古人有手畫圓相且隨卽抹去以爲表示者,這又道個甚麼?


   第三問之「文殊獨取觀音所證圓通」,考之諸家注疏要點:(1)修證圓通,既須不閉六根門頭,作一門深入之觀行,則第二問下所述各根功德數字卽可爲比較選擇之資料。耳根聞性,周聽無遺(圓眞實),邇遙無障礙(通眞實)動靜無生滅(常眞實);故六根中唯耳根與舌意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2)舌根合中知(密接而後知)而耳根離中知(有距離而知),合知難修而離知易入;意根深隱而耳根淺顯,深隱難修而淺顯易入。故於圓滿千二百功德之根性中,求其離知淺顯而易修易入者,唯耳根足以當之。(3)觀音返聞證性,成無上覺,其「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十四種施無畏力」「四不思議無作妙德」,尤擅其勝。(4)文殊代表大智,觀音代表慈悲,唯大智能知慈悲,唯慈悲纔是大智,悲智雙運,最是圓通。(5)本經當機人是阿難,佛使文殊選擇法門亦是爲阿難進修。故文殊選取耳根圓通曰: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旨在契機,不必更問優劣也。


   耳根修證圓通,何以獨契阿難?又何以獨契群機?只是一個「普」字!不但獨契群機,竟是普契群機。法門普通,容易普修,普入普證,普救普度,所以稱最。最者謂最契機,非謂最優勝也。


   或以經文文殊對佛偈中有二十多句「云何獲圓通」,即使僅指選取契機而言,仍疑其最契機下不無優劣氣息。對之曰:這就是本題又一關!若果仍有此疑,該有喫棒份!何以故?打你個優劣分別心!打你個心滯聖言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