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發大心念佛,
書籍目錄
第四章 發大心念佛,

第四章 發大心念佛,

度一切苦厄


Bg E20

  首先,我要請總護法師原諒我,因為我每次的說明都講得太久、忘了時間了,所以希望常住法師慈悲,如果時間到了,請通知我一聲。


  另外,我要感恩我的師兄們對我的關懷和照顧。今天一大早,我提到被蚊子叮了一整晚而無法睡好,師兄們很慈悲,馬上為我掛起蚊帳。聽到我說我有高血壓、心臟病,他們又馬上泡了一種自製的醋給我喝,聽說是對身體很好、對心臟病很有幫助。知道我筋骨僵硬、酸痛時,他們馬上又請了一位居士,為我按摩了一個多小時。


  我果如,沒積什麼德、也沒什麼福報,能夠回到農禪寺和大家一起打佛七,對我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殊榮。而我所做的,也只不過是盡我的本分,把我自己所體會到的一點兒佛法,提供出來讓大家參考,談不上任何的功勞、功績,但我竟然能夠受到師兄們這麼多的呵護和關照,實在非常感激!但願在師兄們的關照之下,我自己能在未來的幾天裡,有更好的體力、更大的精神,來和大家共同努力。在這裡,再次感謝常住的師兄們對我的關懷!


Icon 22

  現在我們言歸正傳。下午向大家說明時,提到念佛首要發心,心如果不發,道業就難成。經典也告訴我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果我們能真正發起一念真誠、真實的心,在發心的那一剎那,雖然我們還沒開始修行,但就能馬上相應到最圓滿、最究竟的清淨本體,馬上就能和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發心,對我們佛弟子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學佛如果不知道發心,即便你修行很積極努力,你所能得到的功德就非常有限。如果知道發心,不僅能使你在修行的過程中,能真正用心地學習、努力與實踐,而且很快速地,在很短的時間內,你的身心就能真實地得力。


  學佛絕對不能是顢頇、籠統、糊里糊塗的。歷代祖師們教誡我們要「老實念佛」,只要能老實念佛,一句佛號就足夠了。這句話當然是天經地義、正確的,但如何才稱得上「老實念佛」?又如何才能算是「一心念佛」?
  各位不要以為只要嘴巴不斷地念佛號,這樣就算是老實念佛。如果這樣,那~念佛機念得比各位都還要好!且它能晝夜不斷、不停地念下去,也比你們更老實!不是嗎?


  老實念佛,絕對是有其層次、過程、及身心轉變的種種境界,如果你不懂、又沒有那份體驗,只是以為將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就對了,的確有少數人可能在認真很長、很久的一段時間後,經過不斷地沈澱,內心的光芒、德性、智慧終能展露,也因此而能得力。


  可是大多數的人,都只是一個嘴皮子在念,不知道要發心,也不瞭解其中的層次、次第與方法。我小時候就常常看到很多老菩薩一面看著電視,一面把手裡的念珠撥得又快又響亮,嘴巴還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個不斷。當電視劇情演到好笑的情節時,他們也能跟著笑;演到悲傷處,他們看起來也是愁容滿面。當時,我常常想:「他們功夫真好耶!」可是,一遇到境界來臨時,例如吵到他們、或者他們不高興時,這些老菩薩兇起來,還蠻嚇人的,常常是會把你給嚇跑!像這樣念佛,即便撥斷二、三十串念珠,甚至把念珠撥到破、撥到裂,或者拜破了幾十個蒲團,依舊枉然!


  如果以為老實念佛,就是什麼都不管,只是把一句佛號糊里糊塗地念下去,雖然不能說沒有成效,可是這樣的成效太小、路途也太曲折了!而且事實上,更多的人是沒有任何的進步和改變的!


  有些人自認是老菩薩,又驕傲於自己持念佛號已經很久、很多年了,但卻沒有在心性上和佛菩薩相應,所以脾氣常常還是大得很!比方說,有些人認為自己已經受了菩薩戒,所以縵衣一搭,就一定要坐到前排的位置,而且如果有人「不長眼睛」佔了他常用的位子,他馬上就一個臭臉色給人家看,甚至會告訴對方:「走開!這個位子是我的。」我小時候就常常看到這類的人。像這樣,都只是在形式上學佛修法,而沒有把佛法實際的效益,在自己身心上去真正顯現。


  所以,我現在要再次地提醒大家,念佛首先一定得發心。發心,首先要具足信心,相信該法門絕對是最殊勝的。經典告訴我們,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時,要「至心信樂,乃至十念」,甚至於在觀無量壽經裡提到,「乃至一念」,都可以下品下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經典裡並未提及要念多久、要用什麼方式念佛,或是得要念到什麼程度,所以各位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我們只要相信,淨土法門是最殊勝、最究竟、最圓滿的,只要自己願意去淨土,並具足一念,那就可以去,甚至依據原來經典的說明,這一念並不一定要念出聲音,只要在心裡想即可。我們只要在心裡想:「阿彌陀佛,你那地方真好!真殊勝!我希望我以後也能夠去到那裡!」這樣就行了! OK 了!所有手續都已經辦好了!這正是淨土法門最殊勝之處。


  天底下竟然有這麼簡單、如此便宜之事,我們要不要去取啊?當然要!所以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保單了!因為這是阿彌陀佛自己親口說、親口承諾的,所以無論我們臨終時遇到怎樣的災難、遭遇到哪一種病痛、或者好死、壞死都無妨,我們都不必擔心自己是否能去到西方淨土,我們一定會去的!我們就是要這樣相信,具足這樣的信心,相信這是最好、最殊勝、最究竟的法門!


  下次如果有人問你:「你們念佛,你有把握自己一定會去西方嗎?」你要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啊!假使我沒辦法去,還有誰可以去?」就是要有這樣的信心!


  我們是佛弟子,我們不只一念相應,而是經常念念相應;我們遵循《阿彌陀經》的指示,平時不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按照《觀無量壽佛經》裡的說明,修習「三福」,孝順父母、禮敬師長、護持三寶,受戒亦持戒,修習大乘佛法並將其廣佈於大眾。像我們這樣的人,如果還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誰才能夠去呢?所以要告訴自己安啦!絕對安的啦!一定要有信心!

Icon 23

  各位不要只是在嘴巴上說﹁有信心﹂而已,而是要深切地認知,念佛往生淨土是真實不虛的。在座如果有人參加助念,應該經常會看到有些接受助念的往生者,生平只是偶爾親近三寶、偶爾念一兩句佛號,在往生的時候,可能因為病痛死或兇死,臉相顯得很難看的,可是,只要幫他助念後,他的臉相馬上就會轉變。本來臉色很蒼白、很鐵青的,但在助念後,臉色卻開始豐潤起來,變得比較有血色。這種情形,我看過太多了!


  不久前,我主持的玉佛寺,有一位老菩薩佛友往生了。他因為年紀大了,牙齒都掉光了,如果沒有裝上假牙,臉頰會凹進去,但奇怪的是,大家幫他念佛後,本來沒裝假牙凹陷的臉頰,卻豐潤起來了!這位老菩薩病了大概有半年,臉色本來不是很好,大家幫他念佛後,他的臉色變得更好看、更紅潤,而且他的身體也沒有排出不淨之物。甚至於在大家為他念完佛後、家人幫他換衣服時,發現老菩薩的身體還是暖暖的。


  他的兒子說:「爸爸病了半年,他這樣往生,我們做子女的都可以接受了。如果爸爸突然一下子就走,我們不但心裡沒有準備,也沒辦法、沒時間盡孝心。」因為老菩薩的子女都是佛弟子,而且在老菩薩住院的那段期間內,他們經常進出醫院,對爸爸有很多的照顧與關懷,甚至於一直替他求佛、禮佛、拜佛,就是希望爸爸的身體能夠好起來。


  他又說:「直到上個月,才覺得爸爸的身體大概已經沒辦法了,也希望他不要再受這樣的苦。所以就開始替爸爸做功德、念經、誦經,以求佛菩薩早日接引父親,讓他不要再受這樣的痛苦。」他說:「因為有這半年的時間,所以才能讓我們在內心裡,對父親的離開,不會感到那麼痛苦,並且能在這半年內,盡心地盡孝。所以無論在哪一方面,我都感到佛法很不可思議、很受用。」


  學佛的人,如果平時有發心、有努力,臨終時雖會遭遇一些病痛或苦難的折磨,但那都是在消業,只要一聽到佛號聲,馬上就能與他自己生前所修的功德,以及在他八識田中所種下的種子,很快相應。一相應後,他就不會再眷戀世間的種種一切,並能以其生前所修、所種的功德,往生西方淨土。


  還有一位佛友的親家生病了、已經進入類似昏迷的狀況。這位親家沒有學佛,所以這位佛友和他的女兒,就告訴親家那邊的子女:「你要告訴爸爸,要他把所有擔心、放不下的事情,都不要再掛意,要放下,然後多念佛、多懺悔。」他的子女在他耳邊說了這些話以後,老人家的臉色就變得好看一些了。之後,子女們也都在父親的身旁念佛,甚至念大悲咒。他們雖然第一次接觸這些經典,但也能念,而且念得也蠻好的。隔天,本來老人家是昏迷的,但開始變得有點知覺,後來因為老人家的年紀實在太大了,最後當然還是走了,但卻能夠走得心無掛礙。


  如果我們有幸能在自己臨終前把一句佛號念得很好、修得很好,在臨終時,我們必定不會有顛倒恐懼,甚至於一些修得很好的人,在往生時,身心都沒有病痛。我們知道,臨終時若身心顛倒、恐懼,一定會墮入三惡道。如果我們的心能夠遠離恐怖、顛倒,並且依著佛法修行,雖然身心有病痛,但我們一定能度過這種種的苦難。


  所以,為什麼叫做「超度」?千萬不要以為為死人做佛事才叫「超度」。「超」是指超越一切苦難,「度」是指度一切苦厄,這樣才叫做「超度」。我們現在念佛,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超度,當每一句佛號聲念下來的時候,都是罪滅河沙。因為在經典裡提到,五十億劫、乃至於八十億劫的恆河沙罪,都可以在一句佛號聲裡淨除。


  大家可能會想:﹁有可能嗎?﹂當然有可能!有人可能還會問:﹁那~我的罪怎麼沒有消掉?﹂怎麼會沒有消掉?只是你自己不知道罷了。你如果沒有消罪、滅罪,說不定你的苦難更多!


  我們看看世間許多不知修行、沒有學習佛法的人,無論物質條件或社會地位的高低,終其一生所遭受的那種苦、那種不安和不幸福,簡直像是活地獄一般!這種情形處處都能見到,非常之多。但學佛之後,一切就不一樣了。有了這句佛號聲後,我們內心真的是充滿了無限的歡樂、無限的自在,很充實、很歡喜。你不會處處和別人計較,也不會做種種分別,因而不會產生嗔恨。當然,不是完全沒有,但至少自主的力量,會隨著你念佛功夫的加深而愈來愈強、愈來愈大。


  各位要真實地明白,念佛法門的確是非常殊勝的。我們只要認真去學、認真去念,在此生,我們就可以轉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業障、淨化自己一切的災難,並且增加自己的福報,甚至於會讓我們的身心,永遠自在地徜徉在佛陀的慈光智慧之中。如果你可以用功到這種程度,你就會覺得時時是好日,處處都是好地方。禪宗有句話就是這麼說:「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每一時、每一刻都很好,沒有不好的。為什麼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是因為在內心裡,真的有那份修持。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