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章節
自 序
書籍目錄
甲五 別解文義
乙初 序分
 丙初 證信序
丁二 廣列聽眾
戊初 聲聞眾
丙二 發起序
乙二 正宗分
丙初 正脩具示成佛妙定
丁二 如來答定
戊初 正說妙定始終
己二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庚初 初銷倒想說空如來藏
辛初 如來破妄顯真
壬初 斥破所執妄心以開奢摩他路
癸初 取心定判
癸二 正與斥破
子初 如來備破三迷
丑初 破妄識無處
自 序

自 序

Bg B90

   白公上人於民國四十四年,帶了二十多位弟子與戒子,到獅頭山海會庵舉行結夏安居,在安居中開講《楞嚴經》,淨心有幸參與法筵,領受法益。三個月安居結束,《楞嚴經》只講了一半,在妙慧法師懇請之下,白公上人帶領我們這一班人,到妙慧法師所主持的羅東白蓮寺,又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繼續把一部《楞嚴經》講圓滿。


   在這六個月中,每天上午第一堂課,全體同學抽籤複講昨天白公上人所講過的經文,第二堂課由白公上人講大座,下午講小座與自修。在複講的時候,白公上人不但要求講出經文的意思,還要問你這一句經文,為什麼要這樣解釋?真是「打破沙鍋問到底,還要問這個鍋從那裡來?」這樣的逼我們用心,使我們獲益良多。


   下午的講小座,由淨心以閩南語為同學們講解白公上人上午講過的部分。因為負責講小座,就得更加用功,而且要謄寫講義表解的鋼板,所以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淨心出家受戒後,第一次聽講的是這麼深奧微妙的《楞嚴經》。遇到深奧難解的道理,就不斷的用心思索,乃至於親自體會到「廢寢忘食,食而不知其味」的滋味。由於不斷的用心,就在睡夢中體會三如來藏的道理,而大小相即相融的道理,是站在海會庵大殿前的庭院,放眼望去,看到大小山巒盡入眼中,而體會到的。由於經歷六個月複講小座的磨練,奠定了日後講解經典的基礎,非常感激白公上人提攜的重恩。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而聆聽白公上人講解《楞嚴經》之後,知道這部《楞嚴經》,不但是能使我們開悟,更能引導我們正確修行,而至於成佛。為使楞嚴大法久住世間,以報答白公上人法乳之恩,遂發願弘揚《楞嚴經》,乃於民國五十三年,在台北圓山臨濟護國禪寺戒光佛學院,為同學們講解《楞嚴經》。於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起,至七十一年五月十日止,以及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起,至七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止,在淨心所創辦淨覺之聲空中佈教中,講了兩次《楞嚴經》,之後受法界衛星電視台之邀,又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十九日起,至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止,每星期一次,在該電視台空中佛學院,用國語講解《楞嚴經》。


   在卍續藏經,有宋朝戒環大師的《要解》等九種、元朝惟則大師的《會解》一種、明朝真鑑大師的《正脈疏》、智旭大師的《文句》等三十八種、清朝通理大師的《指掌疏》、溥畹大師的《寶鏡疏》等十七種,共計有六十五種註疏,其中明朝有三十八種之多,由是可知,明朝研究《楞嚴經》的風氣最盛。


   淨心 講解《楞嚴經》,是依據法師公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及白公上人的《表解》,並參考《楞嚴正脈疏》、《寶鏡疏》、《灌頂疏》、《指掌疏》等古德們的註解。圓瑛大師的講義與古德們的註疏,對於楞嚴奧義,闡釋甚詳,因為都是文言文,初學者不易看懂,為了初學者學習的方便,淨心的講解,只是把它口語化而已。談到修行之處,有時候也有提出個人淺見,其目的是要鼓勵同道們,把《楞嚴經》修證了義的微妙法門,融入於日常生活中,以期能夠得到真實的法益。


   因為這一部《楞嚴經》,是引導眾生,轉迷歸悟,一路入涅槃門的重要寶典,乃由弟子悟超,把淨心所講解錄音帶整理成章,逐期刊登於淨覺月刊,並擬分卷印行成冊,供初學者之參考。今第一冊即將付梓之際,略敘其因緣,以為序。


淨心 序於光德丈室

再版序

   為了將我在淨覺之聲空中佈教中,所講解《楞嚴經》保存下來,我第二次在淨覺之聲空中佈教所講的《楞嚴經》,全部用盤式錄音帶存檔,而現在已轉成 CD 片。後來為了使我講的《楞嚴經》公開流通,遂命悟超賢者把它整理出來,逐期刊登於淨覺月刊。我在淨覺之聲空中佈教,是用閩南語講解《楞嚴經》,為了讓聽眾聽清楚,所以講的很詳細,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於閩南語的理解力不夠,何況是《楞嚴經》這麼深奧的道理?悟超賢者在整理、記錄的時候,難免有些地方沒有辦法把握重點,整理成冊出版之前,雖經我修改過,還是有些錯處。


   有一年我應邀到馬來西亞修成林主持楞嚴法會,第一天為信眾們開示《楞嚴經》大意的時候,鄭水吉居士也在座,之後,鄭居士主動來找我,才知道他帶領一班年輕人研究《楞嚴經》,而且他們都有相當的程度。由於同是研究《楞嚴經》者,從此結了很深的法緣,鄭居士與廖醫師用 PowerPoint製作《楞嚴經》的講解,很受年輕人的歡迎,我也請他到光德寺進行二次《楞嚴經》發表會,使淨覺僧伽大學、淨覺佛學院學僧,獲益良多。

   鄭居士看到我出版《楞嚴經講記》,非常歡喜,認為講解內容對他幫助很大,而他詳細研讀《楞嚴經講記》之後,發現有錯誤或疑難之處,都一一標示做記號,經過我詳細校對、修改之後,以修訂本再版流通,以前所流通者,將附勘誤表以便對照,請高明之士指正是幸!


淨心 序於光德丈室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