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貞)
卷十 明文
《題解》
王世貞(一五二六年 ~ 一五九
〇),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
太倉(今屬江蘇)人。明代著名文學家。
嘉靖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他是明
代文壇上著名的「後七子」之一,與李
攀龍同為左右當時文壇的重要人物。他
們的文學主張是「文必西漢,詩必盛唐」
,雖然在反對洞無力、雍容爾雅的台閣
體詩風上起了一定作用,但其一味復古,
專事模仿,又給文壇帶來了不良影響。
他在晚年對這個問題有所領悟,逐步放
棄復古主張。王世貞學問廣博,著述豐
富,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及弇州山人四部
續稿等著作傳世。
藺相如是戰國時趙國人。趙惠文
王得到稀有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佯言
用十五座城交換。趙王便派藺相如奉璧
前往秦國。藺相如見秦王毫無誠意,便
私下讓隨從把璧送回趙國,自己與秦王
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最後勝利歸來。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事跡歷來被人稱
道,認為他機智勇敢,有理有節擊敗了
强秦欺詐的陰謀,維護趙國的利益。然
而作者在本文中卻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
當時有許多失策的作法,「完璧歸趙」
僅僅是一時的僥幸。
本文文字簡練,邏輯性很强,在
史論寫作方面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原文一段
藺相如之完璧 1,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注 釋
1・完璧:指完璧歸趙。完,保全。璧,美玉,即和氏璧。
語 譯
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道他。但我不敢贊同這種看法。
秦國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欺騙了趙國,並且勒索它的和氏璧。這時說它要騙取璧是實情,但不是想要借此窺視趙國。趙國知道這個實情就不給它,不知道這個實情就給它;知道這個實情而害怕秦國就給它,知道這實情而不害怕秦國就不給它。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爲什麼既是害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原文二段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 1,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 2,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 3,而僇相如於巿,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 4,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
若其勁澠池 5,柔廉頗 6,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 釋
1・九賓:即周禮九儀,是一種隆重的禮儀。賓指擯(儐)相,由擯者九人以次傳呼,接引上殿。/齋:齋戒,古人在舉行祭祀或隆重典禮之前,清心潔身,表示恭敬。
2・紿:欺騙,欺詐。
3・令:假如。
4・僇:通「戮」。 邯鄲: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武安君:名白起,秦國大將。
5・勁澠池:趙惠文王二十年(前二七八年),秦昭襄王邀請趙惠文王在澠池會盟,秦君臣幾次侮辱趙王,都遭到藺相如的還擊。
6・柔廉頗:藺相如由於幾次立功,被拜爲上卿,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廉頗不服,揚言見到藺相如一定要辱罵,而藺相如考慮到趙國的利益,屢次回避退讓。後來廉頗深受感動,負荆請罪。
語 譯
再說秦國想得到這塊璧,趙國不給它,雙方都沒有什麼曲直是非。趙國交出璧而秦國不給城,秦國理虧,秦國給城,趙國卻把璧拿了回去,趙國理虧。要想使得秦國理虧,就不如放棄璧;害怕丟掉璧,就不如不給。秦王既然按照地圖劃出了城池,又設九賓的隆重儀式,齋戒以後才來接受璧,那種形勢是不得不給城的。如果秦王接受了璧而不給城,相如便可以上前詰問:「我本來就知道大王不會給城的。這塊璧不是趙國的嗎?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國的寶物。現在假使大王因爲一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會深深地怨恨大王,說把我們像草芥一樣抛棄了。
大王不給城,而騙取趙國的璧,因爲一塊璧的緣故,而在天下失去信用,我請求死在這裏,來表明大王的失信。」這樣,秦王未必不歸還璧。而當時爲什麼要派手下的人懷揣著璧逃走,而使理直的一方屬於秦國呢!那時秦國只是不想與趙國斷絕關係罷了。假如秦王發怒,在市上殺掉相如,派武安君率領十萬大軍逼臨邯鄲,責問璧的下落以及爲何失信,一次獲勝就可使相如滅族,再次獲勝而璧終究還要歸於秦國了。因此我說:「藺相如能保全這塊璧,那是上天的保佑。」
至於他在澠池對秦國顯示強硬的態度,對內溫和地對待廉頗,就越作越高明了。趙國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