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樣才能時時提起正念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慈悲喜捨.人類情緒的美感
第二章 十二緣起. 夢醒之際
第四章 正知當下
要怎樣才能時時提起正念

要怎樣才能時時提起正念


Bg j36

  法的次第極為重要。法是無時的,但卻是有次第道跡的。一定要次第過關,才能真正落實。

(1) 做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守護六根﹙尤其是眼、耳、意根﹚三妙行﹙尤其是語行﹚
(2) 緊接著做到四根本作意。面對一切連番刺襲的境觸,能看成起落、膨脹、推拉、吸斥的無常。看到無常無內無外、無人無我、無遠無近、無高無低、無粗無細、無勝無劣、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只有推拉起落的生滅,只有「有生就有相食」、「有引力就有斥力」、「有吸就有呼」、「有要就有不要」、「有愛就有礙」的苦。


  有生就有食,食即有吃與被吃,你選擇吃人或給人吃?有食就有苦,吃人是苦,給人吃也是苦,能不能不吃人也不給人吃,超越人我對待?世間活著,非吃不可,一切的苦要能視做如癰、如刺、如殺、如癌、如剪不斷、理還亂的皮膚病變。要接受、推拿、吸收、消化。


  一切為少苦,不是少你的苦、不是少他的苦,是少世間的苦。世間就是五蘊,世間就是相依相食,世間有依有食就是無常,無常就是苦。接受相依相食的苦﹙不安之苦﹚,接受才能如實知見無常的脈動、筋絡。苦非關人我,不是無我就不苦,而是見苦於五蘊離繫,離繫就是完全接受五蘊﹙世間﹚無常、苦、無我而寂靜迴向:吸悲呼慈;吸捨呼喜;吸慚呼愧;吸苦、呼無我、止息觀無常。


  遇不可意觸﹙境﹚看成天使,遇可意觸﹙境﹚看成魔。天使與魔都是鏡子,都在提醒,沒有他們還有誰能提醒你?天使與魔不在心內、不在心外,他們就是世間的縮影,幫助聖弟子看到世間實相。看到後只有兩個選擇:改善世間,心離我慢,或是寂靜迴向,法界無礙。一花一世界,處處是心,見此即見緣起緣滅,一切是心,一切無心,此即見性。


(1) 與(2) 不斷交互練習,才能進入
(3) 正知:一切動,每一個動都為離苦。
(4)正念﹙依正知修正念﹚。這樣的正念才是無能所、無人我、無內外的觀照世間的身受心法。此世間不再是自己,雖仍是當下五蘊,但此當下五蘊與世間已經變成相融相攝。見我即見世間,見世間即見我,此身與世間不一不異;見心即見境,見境即見心,心與境不一不異。


  一切歸零,歸空,由空﹙無相、無所有、無願﹚再緣起四無量心﹙內悲外慈、內捨外喜﹚、四根本作意、正知正念,乘風破浪、騰雲駕霧。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