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神說鬼
書籍目錄
一 ~ 八
九 ~ 十六
十七 ~ 二十四
二十五 ~ 三十二
三十三~四十一
四十二~五十
五十一~五十八
五十九~六十一
談神說鬼

談神說鬼



  至於天魔,是專指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的魔王而言,可見魔是魔,鬼是鬼,並無瓜葛牽連。

  先來說鬼道眾生,鬼也有兩種,一種住在人世間,一種是住在餓鬼世界。若有人在夜間行走時見到的,就是住在人世間的鬼;至於餓鬼界,則住在閻浮提下五百由旬的地方,不易為人所知,除非發大願心,要到此界來度餓鬼眾生。


  在人世間的鬼道眾生,據《法界安立圖》所載,約略有三十六種,如:鑊身鬼、鍼口鬼、食吐鬼、食糞鬼、食氣鬼、食水鬼、希望鬼、食唾鬼、食鬘鬼、食血鬼、食髮鬼、食肉鬼、食香煙鬼、疾行鬼、伺便鬼、地下鬼、神通鬼、熾然鬼、伺嬰兒便鬼、欲色鬼、海渚鬼、閻王執杖鬼、無食鬼、食小兒鬼、食人精氣鬼、羅剎鬼、燒食鬼、不淨巷陌鬼、食風鬼、食火炭鬼、食毒鬼、曠野鬼、塚間食熱灰鬼、樹中住鬼、四交道鬼、殺身鬼。這些鬼道眾生,都因種種慳心,不行布施所墮落的,或造諸惡業所招感而來的。


  至於神,如天龍為首的八部神,最常聽到的:天神、龍神、夜叉神(譯為:輕捷,在虛空中飛來飛去的飛空神)、乾闥婆神(譯為:尋香,在忉利天管音樂的神)、阿修羅神(譯為:非天、無德,因這一道的眾生,他的神通與福報,超勝人道,與天人差不多,只因為他們在因地修行時,帶有瞋恨、我慢心,所以感到有天人福,但無天人之德。)、迦樓羅神(譯為:金翅鳥,是鳥類中最大者,兩個翅膀展開起來,有三百三十六萬里之大。)、緊那羅神(譯為:疑神,形像人樣,只是頭上多長了角而已,專司歌唱的神。)、摩侯羅迦(譯為:大蟒,其形像人身蛇頭,也是樂神之一。)


  這八部天神,有善也有惡,善的通常是受佛教的感化,而為佛教的護法神,護持皈依三寶修行的佛弟子。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是信奉佛、法、僧三寶,不崇拜鬼神的,但是,並不否認鬼神界的存在。


  其實鬼神的界限,很難界定清楚,一般來說,福報大的稱為神,福報小的就稱為鬼。欲界六欲天的眾生,雖也是凡夫,但有天福可享,仍然是悠哉悠哉地享他的福,只是有一天,天福享盡,五衰相現後,又墮入他途受苦去了!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並不羨慕在沒有究竟解脫的「天堂」享天福,而喜歡在有佛法的地方修行。如在《華嚴經》中有一句偈說:「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就是最好的註解了!

Bg D74

  天人將死時,常現出五種衰相,即:1.頭上花萎:就是頭上所帶的花冠,漸漸枯萎。2.衣裳垢膩:就是無縫的天衣,生出污垢來。3.身體臭穢: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還發出很多臭的氣味來。4.腋下汗出:就是兩脅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5.不樂本座:就是以上種種不好的衰相出現之後,天人便對自己的寶座生出不樂的感受,天女眷屬也厭離他們而走開。


  一般民間所崇拜的神,多半就是有天福的鬼,如牛鬼蛇神、草木精靈、山川等神,多是地神、畜神和鬼神。因為他們也有些天福,故能接受民間的祭祀,若是他們自己不再修行,只是享受過多的血腥,自然更行墮落到他道去了!所以正信的佛教徒,對於神鬼,僅保持若干程度的禮遇,而不是盲目去崇拜他們。其實,你若皈依三寶,實實在在地修行的話,善神自然會來保護你,惡神、惡鬼當然不敢來作弄或侵犯,無庸罣礙!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