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居士
書籍目錄
論居士

論居士


Bg j45

  「居士」(Kulapati)音譯是「迦羅鉢底」;又譯爲「迦羅越」。意謂「居家學佛的人」,以有別於出家的沙門。同時如將「居士」以性別來二分,則「男居士」譯爲優婆塞(Upasapa);女居士爲優婆夷 (Upasiks)。或可解爲「近事男」、「近事女」。總之,凡在家學佛的人,不分男女老幼,槪可稱之爲「居士」。


  我們非常榮幸,由於學佛的緣故,而成了在家的居士。我們也有緣與歷史一些美名芬芳的人物,像維摩居士——王維;樂天居士——白居易;東坡居士——蘇軾,六如居士——唐寅,同列於居士之林。


  不過歷史上有許多人物,本身並不是「居士」,爲了「附庸風雅」,而僭稱了居士的美名,以逐行其「高蹈」的意識,像歐陽修的「六一居士」。由於歷代詩人、墨客,乃至江湖客,雖無居士之身,却自封爲「居士」,無非自負其高潔而已。


  「居士」之名,應該超越了一切名利酒肉徵逐之上;而今之蘭臺走馬之士,商肆競逐之徒,如循名坐實,實不足以語居士;居士——必須是學佛辦道、齋戒佛子,才能實至名歸。「居士」,是一個莊嚴、聖潔、芬芳的美稱,它底本體不容爲世俗所踐踏,如果有人肆越於居士之林,也不過見其城狐社鼠,心理上缺少一份空靈,藉此來填補其貧乏;否則便是譁衆邀寵,以俗亂眞,水墨加上一層油彩,此畫是何畫?


  我們稱某人一聲「居士」,是對他高貴的靈魂的一項崇敬,這份美名,決不等於「部長」、「董事長」之富貴滿堂。你如果眞是一位剔透玲瓏之人,你便知道,你的庸俗,是在你低估了居士的價位,而過份高估了你自己的判斷。


  世情常常使「眞金誤爲糞土」,而使「糞土昇騰爲眞金」;如果我們願爲一個俗夫,我們便無法擺脫迎逢一切名聞利養的意願,我們如願做一位高潔淡泊的居士,則不妨甘於誤爲糞土的眞金;人生的價值在乎自己來肯定,白蓮出污泥而不染,明鏡除塵土而鑑人,你不必附和一切觀念、一切行爲。


  做居士,要做「龐居士」。(龐蘊,擧家成道。)做居士,要放棄世俗一切的浮華。放下一切的濁累。放不下,最好你不要做居士。有人稱我一聲「居士」,我深心無限地欣喜!王摩詰居士、龐蘊居士,都是火裏紅蓮,歷史上極其少有;我們要做就做這種居士。


  居士——是學佛者一生最美的標幟,如有人覺得「居士」羞於見人,那就不該學佛。他不知學佛所爲何事?


——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八日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