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思想落實
書籍目錄
論思想落實

論思想落實


Bg j71

  一個人袛要信仰落實,就可以做一個「老實漢」,修行辦道,而毋需粉飾雕琢,也能爲自己生死下一番功夫。古德爲此類人下一斷語:「自了」。其實,「自了」,也不是輕如鴻毛之輩,說起來天下之大,能自了的人還不多。


  我們根據「悲願」的範疇來定論,「自了漢」比之於「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菩薩(Bodhisattva)們」,總是覺得差一把麥稭!因此,要實踐地藏王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大願,光是落實了信仰,還度不了有情,也救不了有情;那麼「思想落實」,便成了伶仃洋裏的救生圈。


  思想落實,紮根於對佛家「空義」,能有透徹的慧解,與通盤的肯定,而後在這佛法大海之中,才有汲取一瓢鹽水資格,飲下這一瓢水,也才能滌除胸中塊壘,洗却眼前葛藤,心與天寬。這種人指引別人,才能爲之友,爲之師;才能不落知見之外。


  我們不管世間誰是眞道人,誰是假道人;誰是吹法螺,誰是吹牛皮;我們祗看他「思想是否定於落實」。我們不看他「講經論道」,天花似雨。


  袁了凡受教於雲谷禪師,我看他沒得個入處。原因是他用「記數」的方法,來累積千百條善行,原來他竟然是「爲了」換取「子嗣、壽命、功名」。他對改變自己命運之重視,尤重於「生死問題」之瞭解,也算用心「良苦」。但是,袁了凡不是「修道人」,他沒有注意到佛家的思想不在這裏。他的改變命運觀念固可同情,而他在「信仰」上,令人覺得,除了「要求」,不知還有什麼?「爲善」難道就是爲的些「皮相事」?


  他的「信仰意識」,祗是木乃伊穿着的、架空的金縷玉衣,因此使他的「信仰」,成了一項「意識危機」。袁了凡,在佛法裏沒有得到甚麼,他的「了凡四訓」指導一個「凡夫俗子」爲善去惡可以參考,若引導向深一層次浸入佛理之人,則過份簡陋。


  修學佛道,要「思想落實」,才能承傳佛陀正法;學佛之人,不能徒使他的智慧成爲學術的,換取束修的工具。因爲學術本身不是「道」,在「道」上,學術可以是佛面的金箔,它與「道德成就」無必然關連。我爲「思想落實」上一柱香,祝福一些智慧如海的人們,珍重今生!


——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