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生經》說:「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 ……。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 ……。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 …… 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世尊前,受菩提記。」
《上生經》又說:「若有禮敬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
經中所說,今生修六事法,受八關齋戒,修一切淨業戒行者,不但上生兜率淨土,遇彌勒菩薩。將來人間成淨土後,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赴「龍華三會」的第一會。未來也能遇到「賢劫」千佛和「星宿劫」千佛。在佛前受記作佛。
不相信兜率淨土,不相信龍華三會,可是聽到彌勒聖號,看到彌勒菩薩聖像,心生歡喜,恭敬禮拜者,也會除去百億劫在生死輪迴中所造罪業。這種人今生別世後,就是沒往生兜率淨土,將來龍華樹下,也會遇到彌勒佛,受佛教育發無上道心。
《下生經》,彌勒佛看見赴龍華初會的人眾到齊後,向大眾宣示說:「今諸人等,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故,但為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遣來付我,是故今者皆至我所,我今攝受之。是諸人等,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毗尼,阿毗曇藏,修諸功德來至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幡蓋華香,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布施持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至我所。或為苦惱眾生,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清淨慈,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施僧,常食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至我所。或以持戒多聞,修行禪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至我所。或有起塔供養舍利,以此功德,來至我所。善哉釋迦牟尼佛,能善教化,如是等百千萬億眾生,令至我所。」
經文中所說,將來赴龍華三會的有緣眾生,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佛弟子,被佛陀法義引導修持,然後發願迴向結彌勒因緣。龍華會中大眾,個個都是循如來正教發心,有讀誦大乘經典功德迴向。有智慧觀諸法相因緣,修持功德迴向。有精守戒律,功德迴向。有布施、持戒、修習大慈悲心功德迴向。有幢幡、繒蓋、花香供養諸佛功德迴向。有行菩薩道,救度苦惱眾生功德迴向。有開無遮大會,為眾生說法,設齋供養聽眾功德迴向。有修忍辱行,清淨慈悲行功德迴向。有多聞、修三學戒定慧功德迴向。有禮拜、懺悔、持咒功德迴向。有造佛塔、供養三寶舍利功德迴向。
從《上生經》、《下生經》所表示,及淨土三經所表示,往生「兜率淨土」比「西方淨土」容易很多。淨土相關經典都是佛說,淨土聖人願心不盡相同。修者必要認知自己能力、程度而後發心,才不至於錯失因緣。如修者以西方淨土為目標,最好先以兜率淨土、龍華三會為跳板,然後往生西方淨土必登上品位,也比較急速。因為三處淨土時間不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