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一休禪師.生平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超凡一休禪師.生平

超凡一休禪師.生平


Bg g93

  「一休禪師」是每一個日本人所熟知的人物。只要是日本人,年幼時一定透過圖畫或故事書知道「機智一休」的傳說。


  有個歐洲人故意爲難一休禪師,便對他說:「你不能走這座橋去對岸。」一休禪師說:「好的,我走給你看。」然後一休走過了橋。歐洲人責備他:「我明說不可以走過橋,你還走?」一休禪師回答道:「所以我才沒有走在邊緣上呀!」(日文中,橋與邊緣爲諧音)「我從中央走過去的。」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


  今日電視節目的卡通裏也播映「一休禪師」。一休的小沙彌形象很受小觀衆的喜愛。漫畫中一休的形象也是小沙彌,但一休禪師尙有一種老僧的形象。年老的人經由街談巷議知道一休禪師的事蹟:他爲維護群衆的權益而對抗惡勢力,並將窮人、娼妓引向佛道,是爲正義伙伴的一休形象。


  然而關心一休禪師且讀過他著作的人,定能窺視出「詩集」、「狂雲集」中,高達七十七歲卻與名叫森侍者的盲眼美女過著縱慾的生活,及對師兄養叟惡語怒罵的破戒僧形象。
  儘管由上可知一休禪師有三種形象,但並非分裂的一休,而是從各部份結合成整體的一休,這個一休是不受體制或世俗觀念所束縛,悠游自在而具有出人意表的才華,且徹底行動化的一休,對於這個組合,我們只能讚歎爲「超凡的禪者」。


  人們對合多面爲一體的一休禪師稱爲「瘋狂的禪者」。但這禪者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並據此信念度日,這便是一休禪師悟道的基礎。開悟,脫離慾念及一味的愚蠢,才是眞正的超凡。超凡的禪者對善與惡、美與醜、瘋狂與破戒等的一切,都保有赤裸裸的自由之心。


  雖處身於高深的境界,卻常與大衆同在,這種親和力得到群衆的共鳴,並深深吸引世人。由此便可知道一休禪師跨越時空仍廣受推崇的原因。

  一三九四年一月一日,生於京都嵯峨的民房,幼名叫千菊丸,父爲後小松天皇,其母據說是南朝公卿之女。十七歲時投入臨濟宗謙翁宗的門下,二十一歲時受師父謙翁和尙死亡的打擊,試圖從瀨田的唐橋投湖自盡,但在緊要關頭被救回,又成爲在大津堅田禪興庵隱居的華叟宗曇和尚的入門弟子。


  此處的修行是嚴格而艱苦的,甚至必須到京都街頭製作人偶以糊口,他以這種方式修行,終於在一四二〇年五月二十日夜晚,聽見烏鴉的啼聲而開悟。
  一休立刻秉明師父,華叟和尙反駁道:「你的開悟乃羅漢的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一休回答說:「羅漢的開悟也不錯,不需要眞開悟。」據說華叟笑著點頭說:「你是眞正的禪者!」證實了一休的開悟。


  華叟和尙死後,一休與師兄養叟對立,終其一生批判養叟一門,這是對養叟迎合世人的禪學所做的一種反抗。壯年期的一休便在頻頻發生飢荒動盪的環境中,過著流浪的生活。
  晚年時,一休在京都田邊的酬恩庵中度日。點綴他生活的是一位名叫侍者的盲眼美女,過著熾熱狂烈的縱慾生活。


  一休著有「詩集」、「狂雲集」,其中批評當時禪宗寺廟、怒責師兄養叟一派,對自己悟道的信心充份表露無遺。又大膽描寫自身的情慾生活,未有他書如本書這麼澈底。 一四七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奉勅令爲大德寺的住持 。


  一四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卒於酬恩庵,享年八十八歲。酬恩庵內有一休之墓,以後小松天皇之子的身份由宮內廳管理 。
  以上的事蹟中,有不少是不爲一般人所知道的。換言之,少年期「機智一休」的小沙彌形象大爲活躍、壯年期以步行流浪各地、在街談巷議中稱爲正義伙伴的「一休」,是值得喝采的對象。


  傳說中的一休形象,也許是由超凡的禪者這個身份中提造出來的,或許這個形象會更符合群衆心目中的一休形象。但無論如何,一休禪師所留下來的語錄,可能影響了街談巷議,使大家在不自覺中製造出睿智的語言。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