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
八相成道,皆是佛菩薩所示現。何故名為示現呢?因為佛菩薩,本來已證無生法忍,為了度化眾生,而卻來人間,示現入胎出生。已示現出生,必然有「示現滅度」,這就假名為入涅槃相。從生至滅,乃至中間出家成道等,一一皆是示現,這是活菩薩才能如此的。
〈攝大乘論〉說:佛的化身,示現滅度有六種意思 —-
(一)事究竟故。自利方面,已得菩提,成佛果。利他方面,已轉法輪,度眾生。謂之事究竟。
(二)為除樂道故。眾生有四種顛倒,無常執常,無樂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今見佛也入涅槃,便可消除此四顛倒。
(三)令捨輕慢故。如〈法華經如來壽品〉所說:眾生若見佛常在不滅,便起憍怒,而懷厭怠,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四)令生渴仰故。佛示現人間,是很久才有,難可得見。如優曇華難得開一次,開了又很快就謝了。〈法華經〉說:「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令眾生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
(五)為令身精進故。一般眾生都愛惜此身,今知佛尚要捨此身,就不會再顧惜它。應該將此身心奉獻三寶,奉獻眾生。所謂人命無常,過於山水,應當勤修精進,慎勿懶惰,莫以空過。
(六)欲速成就眾生得解脫故。如〈法華經〉說:「有一良醫,具善方便,見子病苦,不肯服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心大憂惱,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癒。」八相成道的一其化跡,最後示現滅度,其原因用意就在這裡了。
「拯濟無極」,這句是總說示現滅度的利益廣大,能夠拯拔就濟無量的眾生,所有無邊的生死大苦。
「消除諸漏」,這句是指滅惡益說。示現滅度,能令眾生消除一切煩惱。煩惱的異名為漏。略說漏有三種:(1)欲漏。即欲界見思惑。(2)有漏。即色界見思惑。(3)無明漏。即三界根本枝末一切無明。這三種漏,都可得到消除。如法華經說的,即取服之,毒病皆癒。也能除樂倒,令捨輕慢。
「植眾德本」,這句是指生善益說。能生起一切功德的根本,名為植眾德本。因佛示現滅度,能有如前面所說六意中,第四令生渴仰,第五令身精進,第六成就解脫,這就是令眾生,生起一切功德。如法華經說,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況且見佛滅度,眾生便能生起厭有的出離心,然後才能發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此是世出世法,一切功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