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與窺基的軼聞
書籍目錄
一 ~ 八
九 ~ 十六
十七 ~ 二十四
二十五 ~ 三十二
三十三~四十一
四十二~五十
五十一~五十八
五十九~六十一
道宣與窺基的軼聞

道宣與窺基的軼聞



  (由於窺基法師在出家前,曾向玄奘法師要求答應他三件事:一車美女,一車美酒,一車好肉,否則不肯出家,造成轟動一時,以後人稱他為:三車和尚。)
  窺基依約前往,道宣殷勤招待,時至中午,窺基肚中已飢餓難耐,但未見道宣有飯菜的準備。而在道宣心裡,也很納悶,每天天女都會在這個時候準時來獻供,為什麼在今天最重要的時刻,天女卻不來。兩個人的心中,都同樣在想著午飯的事,但都沒有人願意提出,直至午時過了,未見天女送飯來,因道宣自己是守「過午不食」的戒律,所以不吃,但仍吩咐屬下準備飯菜給窺基,窺基仍然照吃不誤。


  等窺基走後,天女即來道宣面前,道宣責怪天女為何今天不能準時送飯菜來。天女則告訴道宣說:「今天我也準時為法師送飯菜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每一個大門或小\窗,都有大力金剛神,守護著坐在室內的那位金光閃閃的菩薩,我根本就進不來,祈請法師原諒。


  此事讓道宣很慚愧,他本想籍著天女送飯的事,來羞辱這位「三車和尚」的窺基,卻沒想到窺基因為研究大乘「唯識學」,竟是如此功德無量,絕非自己僅守小乘戒律所能比擬。因此促使道宣日後發奮勤研大乘唯識之學,並將其精要溶入律學中,使中國的「南山律學」成為圓融無礙的大乘律學,一直傳承到現在,歷久不衰,實在是得力於道宣律師的努力參學所致。


  德山大師經老婆婆這一問,呆立半晌,竟然答不出一句話來。心中又慚愧又懊惱,只好挑起那一大擔的青龍疏鈔,悵悵然地離去。德山大師受到此次的教訓後,來到龍潭的崇信寺,再也不敢輕視禪宗的成就,從此精進不已,最後大徹大悟,成了頂頂有名的大禪師。

Bg D28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阿難請教佛陀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師父入涅槃後,應以誰為師?佛陀答說:「應以波羅提木叉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梵語,譯為華語即「戒律」,就是要以「戒律」為師。上所敘述的故事,不是叫人只要研究大乘經典,就可以不守戒律,而是在提醒我們,兩者都有它不同的功德,都要尊重。古人治學,求實求真,不虛偽不造作;不像今人,自己有錯,不願虛心檢討,還常借用堂皇的話語,來掩飾自己的缺點,若掩飾不了,乾脆先發制人,告你一狀毀謗再說,人心之不古已到如此地步矣!


  就以此事來說,若不是道宣律師自己坦誠記載下來,又有誰會知道呢?可見道宣律師的偉大人格,也促使他能更上一層樓的提升自己的品德,造就律學千秋大業。誠如儒家孟子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