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幽靜的樹林裡,住有修行者師徒兩人。師父已得六神通,能知宿命。徒弟才出家不久,是一個年僅八歲的小沙彌。有一天,師父入定,知道小沙彌的壽命僅餘七日,他想,與其讓他在森林中,不如把他遣回家去好。就對小沙彌說:
「你離開故鄉,已經好久了,家中的父母親,一定很掛念。你現在暫時可以回家,等過了十日再來。」沙彌聽師父說他可以回家去看父母,滿心歡喜,就拜別師父回去了。
途中,碰到下雨,雨水很大,路旁的一個螞蟻洞,看看就要被雨水所侵襲,沙彌想著:「師父常說,做佛弟子,有兩件事要切實奉行;第一,慈悲的心腸;第二,保護眾生的生命。」因此,他恐怕雨水流進洞內,傷害許多小生命。於是用手在洞口挖土,做了一條小水溝,讓水繞道而行,不傷害一條小生命。
沙彌回到家裡,安然無事地過了七日,第十日清晨,即趕回森林。師父遠遠看見沙彌回來,奇怪他為何沒死,是不是死後的鬼魂來找,就再入禪定,觀其所以,見沙彌救螞蟻的一段善事,才延壽不死。
沙彌來到師父座前,跪拜頂禮,師父問他道:「你做了大功德,你知道嗎?」
「弟子奉命回去,七日都在家裡,並未做任何功德之事。」
「本來你的壽命,只能活到前天,因為你回家時,在路中曾救過無數螞蟻的生命,以這護生的仁慈功德,你的壽命又增加了八十年。」
沙彌聽師父說了這救生的因果,很是欣喜。從此,更加勇猛精進修行,愛護生命,後來就證得羅漢果位。
附註:

「福禍無門,唯人自招。」我們想要自己能長壽,當然要先做到「願他人也能長壽」。就如小沙彌,有一念不忍讓螞蟻被水淹死之心,就只此一念之仁,福壽無窮。
據報載,有一個實驗機構,請來三位具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師,要他們做一個實驗,就是三人一齊對一條電鰻發功,看能否殺死它。結果:那一條電鰻被三位氣功師凌空發功殺死了。奇怪的事是:這三位氣功師,卻都一齊生了一場大病,還足足有三個月之久。由此可知,人的念力確實不可思議,若用在肅殺的念頭上,相對的,對自已的細胞,也會產生一種肅殺的反作用力。
相反的,如果我們以拔苦與樂、慈悲喜捨的心來對待其他眾生,雖然我們並不想得到什麼回報,卻是很自然的,自己的身心會達到一種寧靜安逸的平衡狀態,身體的細胞也就不會發生什麼突變或異常現象,自然能得長壽。這也許就是常說的「為善最樂」的明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