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當來下生彌勒佛
書籍目錄
(二)、當來下生彌勒佛

(二)、當來下生彌勒佛


Bg j12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依照農曆的習慣說,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個星期日,也是我們第一次爲佛法而聚會,第一次宣講佛學。首先,在三寶的威德加被中,為諸位發願,祝大家福慧增加、身心安樂。


  佛教新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禮讚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這是過去大陸上大小廟宇共同舉行的。因此,有以為年初一是彌勒佛的誕辰。其實,彌勒還是菩薩,還是「當來下生」;彌勒佛尚未下生,那裡來的生日呢?那末,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徒,都在除夕晚上,舉行彌勒普佛;初一早上,又稱念彌勒的聖號呢?要知道,這就是表示學佛人新年第一件大事 —- 共同發願:祝彌勒佛早日下生到此世界來。雖然經裡說彌勒佛要經過若干時劫纔下生到這個世間。


  可是,佛弟子卻希望彌勒佛早日下生,這是學佛人的深切願望,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有二種好處:一、彌勒下生成佛時候的世界,和我們現在所住的五濁惡世不同,那時候的世界是清淨幸福的。依據經裡所說,那時世界和平,人口衆多,財富無量,没有苦痛與困難,真是快樂極了。所以佛弟子希望彌勒早早下生到這個世界來,大家好同享和平自由的幸福。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佛法昌隆,所謂龍華三會,有衆多衆生發出離心了生死,衆多衆生發菩薩心志願成佛。從世間方面看,那時的世界是繁榮幸福的;從佛法方面看,是充滿了真理和自由的。必須這二方面具足,才可稱爲快樂幸福的世界。


  如佛法昌隆,而世人卻生活在苦痛之中,這當然是不夠圓滿的。如世界繁榮,而没有佛法,如天上一樣,大家不向上求進步:了生死,成佛,那也是不夠理想的。彌勒菩薩降生的世界,這二個問題同時解決。世界既安樂幸福,人們也知道依佛法了生死,發菩提心。這是太好了!所以佛弟子新年第一件大事,就是為彌勒菩薩早日下生而發願,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世人每謂佛教徒只求自了,不問世界的福樂,可說是完全誤會。真實的佛弟子,希望世界和平,國家富强,佛法昌隆,絕不是比不上別人。這可以由佛弟子新年的祝願中看出。


  知道了佛弟子在年初一的希願,然後我們要進一步說,僅止是發願是不夠的,必要有一種方法,使這願心獲得成就。其方法可有兩種:


  一、看彌勒菩薩在釋迦牟尼佛法會中是怎樣的。經裡說︰彌勒菩薩是「具凡夫身,不斷諸漏。」又說:「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彌勒菩薩的真實功德,不是我們所知道的,但他在這世間,為引導我們所表現的風格說,彌勒菩薩還是一個凡夫;他不但不是佛,也没有斷除煩惱,成為四果羅漢。他雖是出家人,然並不攝意山林,專修禪定。不修禪定,也不斷煩惱,好像是一位没有修行的。其實卻不是這樣的。


  彌勒菩薩之所以表現這種風格,因為在五濁惡世,菩薩的修行,應該重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慈悲、智慧 ……。如不修習這些功德,福德不足,慈悲不足,專門去修定斷煩惱,是一定要落入小乘的。彌勒菩薩表現了菩薩的精神,爲末世衆生作模範,所以並不專修禪定,斷煩惱,而為了利益他人,多作布施、持戒、忍辱、慈悲、精進等功德。經裡曾有人發問:像你彌勒菩薩的這樣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何以能成佛呢?而釋迦牟尼佛卻說︰唯有他才能當來成佛,因為行菩薩道的人,多重於利他,是於利他中去完成自利的。


  二、不但要學習彌勒在釋迦法會中所表現的,為我們作榜樣的風格;我們希望彌勒菩薩早日下生,那要怎樣去修行,才可以實現此一希有的願望?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彌勒菩薩在那裡,我們也去那裡;等到彌勒菩薩下生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一齊來,在龍華三會中,見佛,聞法,斷煩惱,了生死,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彌勒菩薩現在上升兜率天內院,學佛的應該求生兜率;將來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三會說法,就可以參預法會,增益功德,自行化他。要達到此一目的,就要與彌勒菩薩結法緣。彌勒菩薩的特德,可以從他的姓名中看出。梵語彌勒,譯為中國語就是「慈」。他最初發心,是從慈心出發的。一般人每合稱慈悲,其實,悲是悲憫心,著重在拔救他人的苦痛;慈是與樂心,衆生没有快樂與幸福,要設法給與他。菩薩,慈與悲都是具足的,不過彌勒菩薩的特德,側重在修習慈心。經裡說彌勒菩薩最初發心時,即不殺生、不食衆生肉;從此以來,都以慈為姓。


  像釋迦牟尼佛,發願在五濁惡世裡成佛,拔濟苦痛的衆生,象徵著釋迦佛的悲心殷重。彌勒菩薩當來下生的世界是淨土,發願在淨土成佛,人得享快樂幸福,這象徵著彌勒佛的慈心宏博。我們了解這點,就要與彌勒菩薩一樣的發心,隨時隨地,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使他人得安樂,得利益。素食、不殺生,都是增長慈心的方法,彌勒菩薩因修習慈心法門而稱為慈氏。大家能這樣做去,就可以與彌勒菩薩的慈心相應,不難上生兜率天了。彌勒菩薩將來下生,要在清淨世界中,這可以用淺近的比喻來說。如一國的總統,要到某處去,那個地方總是先爲整齊潔淨一番。


  如這個世界不使它逐漸地轉向清淨,彌勒菩薩是不會下生到此世界來的。如這個人間,逐漸地轉向清淨,到那時輪王出世,專以道德化人,社會繁榮,世界和平,彌勒菩薩下生的時間,也就到了。假使世間逐漸地清淨,應修習「和樂善生」的法門。人與人間,要和諧、相親,彼此和合共處,減少鬥爭、摩擦、苦痛與困難,也就會合理的解決。世間怎樣纔算是幸福?彼此和樂共處就是幸福;彼此不和不樂,就没有幸福可言。如不能和樂,就是有金錢,有高樓大廈,也是充滿痛苦的。又如目前的大陸,進行恐怖政策,到處鬥爭清算,鐵幕活像地獄,更有何幸福可說?如彼此能諒解,和樂相處,就是生活在苦難中,也是充滿歡喜與信心的,一定會一天天走向光明的。


  所以佛法淨化人間的根本,重在和樂互助;要達到彼此和樂互助的目的。須修習善生的法門。什麼是善生的法門?簡單地說,即修習五戒十善。大家能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貪、不瞋、不痴,世界就可以達到繁榮和平與自由。人間的苦痛解除,世間才有真正的進步。如不照此和樂善生的法門去修行,你殺我害,你搶我奪,互相淫亂、欺詐,這個世界就永遠談不到和樂善生。經裡告訴我們,要親近彌勒菩薩,要想龍華三會有我們參加的份,就要勵行此善生法門。大家這樣做了,世間自然清淨,彌勒菩薩也自然下生了。


  中國佛教徒大年初一的大家發願,裡面含有佛教徒的真正願望。要想使此一願望實現,增長我們的慈心,是根本的問題。一般人過年,彼此見面,都道一聲恭喜,問一句:你好?這也是希望別人喜樂的意思。大家能維持新年的心境,真能做到願意別人好;人人能這樣這樣去做,社會自然的就進步,人人有幸福可享。如大家不這樣做,見他人有好處、快樂、幸福,而心生障礙、嫉妒、破壞,社會自 然就難得和樂清淨了。


  學佛的人,處處希望他人好;雖然希望自己好,但希望他人比我更好,這才是佛教的存心。再加上奉持五戒,習十善,自利利他,讀大乘經,念彌勒名,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將來彌勒下生時,一定會共享世界清淨佛法昌隆的幸福,一定會從龍華三會中,得解脫,成正覺。太虛大師一生提倡往生兜率淨土的法門。凡是大師創立的道場,每日早上,皆誦持彌勒上生經,和稱念彌勒菩薩名,就是這個意思,總之,我們要念彌勒菩薩的聖號,還要同彌勒菩薩一樣作慈念一切衆生,廣行一切和樂善生的法門。


  平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我們來修學佛法,大家要從此新年做起,發願立志。無論是修學何種法門,都要將此祝望彌勒早日下生和世間早得安樂為根本。由於願望一切人得到快樂幸福,而自己勵行五戒,奉持十善。


  佛弟子祝願彌勒淨土的早日實現,從宋朝以後,歷元、明、清·、有些外道,都利用人類的希望,假說彌勒菩薩下生了,說王某或張某即是彌勒菩薩。像過去白蓮教等,都有此話。這些外道,想借此作號召而造反,爭權利,其實他們的所行,是完全不合佛法的。他們假借彌勒降世的名目,而來殺人放火打天下;不是增加人人的快樂幸福,而是增加社會的苦難,與彌勒菩薩的願行,是絕對相反的,彌勒菩薩那裡會在這樣擾亂的世界降生呢?真正學佛的,要從淨化自己的身心做起,人人都能這樣做。清淨安樂的世界,自然可以到達。今天,希望大家在這新年開始的時候,共同發願:願人人得到快樂幸福,世界和平自由,佛法昌隆,人人走上學菩薩成佛的大路,以求實現與彌勒菩薩同生一處,親逢龍華三會。(印順法師農曆正月初五日在善導寺 共修會講,法增記)


本文取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六九冊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