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佛的形象不一,然心則一也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16・佛的形象不一,然心則一也

16・佛的形象不一,然心則一也

金佛、木佛、畫像、石佛,其難能可貴處爲不會說話。雖有釋迦、阿彌陀佛、地藏王、藥師等名,然心則一也。


Bg h14

  某日,本願寺第八代住持蓮如上人與一休禪師會晤,禪師說:「袈裟法衣,看來雖十分難得,但不過是造花的他力本願。」蓮如上人回答道:「物的名稱因時地而變遷。浪花的『葦』於伊勢則稱爲『濱荻』。這種說法移到『三界無安樹,石上當作宿地』來看,那些過著有妻兒的生活僧侶,是否異於一般僧侶呢?」


  一休禪師又說道:「西方有極樂,又有百三十六地獄,然而我皆未去過,請你告訴我究竟是什麼樣子。」蓮如上人又回答:「說有地獄的人則有地獄,說無地獄的人則未必有無,要因人而異。」


  然後一休又問:「眞正的佛在何處?請告知。」蓮如上人窮於回答。一休呵呵笑道:「金佛、木佛、畫像、石佛,其難能可貴處爲不會說話。雖有釋迦、阿彌陀佛、地藏王、葯師等名,然心則一也。」一休遂把掛在竹梢上的骷髏索然遞出,上人頂回說:「這才是眞正的極樂。」


  一休禪師與本願寺的中興之祖蓮如上人交往至深,並留有多則軼事。這場問答即可看出二人在志趣及想法上大大相投。


  所謂「袈裟法衣,看來雖十分難得,但不過是造花的他力本願。」是因爲一休禪師看見蓮如上人穿著華麗的法衣,而椰楡:「不管法衣如何華麗,也無法助人成佛。」對此,蓮如上人擧一隅而反三隅,回答道:「雖同爲佛教,但因派系不同,成佛的方式也不同。」


  所謂「雖有釋迦、阿彌陀佛、地藏王、葯師等名,然心則一也。」爲肯定上人之語,意即:「雖宗派不同,但追求的道心是相同的。」而說骷髏爲「眞正的佛」是以淘氣的方式暗示死亡後可以成佛。上人對此話的回答意即「死亡後有阿彌陀佛的救濟,才是眞極樂。」


  每個人都有必須單獨面對佛的時刻。爲了這時刻應如何來過一生,是決定人生的價值。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