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18・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

18・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

極樂的西方淨土何其遙遠,又豈是一雙草鞋所能到達。不慈悲也不做惡的人,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


Bg h16

  桃井若狹介即將出殯,把棺材放置於大廳中,再度由一休禪師引導超渡。
  禪師站在棺材之前,手執拂塵,張開眼道:「極樂的西方淨土何其遙遠,豈是一雙草鞋所能到達。」此話之意爲「不管爲小市民或是大官,死後只剩下六道錢六文、草鞋一雙,不會因爲是大官就穿上二十雙、三十雙草鞋。


  禪師接著又說:「不慈悲也不做惡的人,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


  美國心理學家瑪慈羅把人類的需求分爲五個階段,會由低向高做階段性的變化。

  首先是生理上的需求,即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以求保護自己;第三爲社會的需求,即是想獲得朋友或立足於團體的需求;第四爲自我的需求,即渴望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及社會地位;第五爲自我實現的需求,即想考驗自己的需求。


  以目前的社會情形而言,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會上的需求等大致可獲滿足,甚至可以說是已經進入自我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的表露。例如近年來的消費趨勢,大有轉爲「感性消費」的傾向,即是以喜、惡來購買選擇,而不是以物品的好、壞來作爲選擇的標準,這便是自我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的一種表露方式。


  據說消費的領導階程及年輕人「覺得喜好」的東西,不外乎「珍貴的」、「快樂的」、「瀟灑的」、「名牌的」、「有趣的」、「有個性的」、「出乎意料的」、「有刺激感的」。這種感性的趨勢,必然會隨時代進步,越來越盛行。


  一休禪師所說的「不慈悲也不做惡的人,佛不會讚美,閻魔也不責備。」,此話最適用於今日的年輕人。「佛不會讚美,閻羅也不責備。」的生活方式,不能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