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爲了摘此花,得此酒
書籍目錄
一、抱道 —- 有目標、有志氣
二、辯道 —- 努力、活下去
三、閑坐 ---- 勿驚訝、勿遲疑
四、靜心 —- 不動、不能被動
五、拂拭 ——— 勿執著、勿拘泥
六、去處 —— 勿忘勿失
七、無相 —— 成為無、成為空
八、己事 —— 知己、知理
九、直入 —— 當機立斷
十、機鋒 —— 瞬間的動
十一、神通 —— 凌駕優秀
十二、鐵漢 —— 貫徹信心
十三、無事 —— 完全投入
十四、自在 —— 順其生、順其亡
十五、慈海 —— 關壞他人,設身處地
十六、風雅 —— 成為自在的主人
34・爲了摘此花,得此酒

34・爲了摘此花,得此酒

大覺世尊五十多年來,也只不過是爲了摘此花,得此酒。因爲你,使我了解迦葉,我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真相無相微妙的手法。現在,用不著坐禪,便可以隔絕是非之門,可以恣意地爲所欲爲。


Bg h23

  地獄太夫自從受一休禪師點化之後,不斷地努力坐禪,已有相當程度的領悟。某日,一休禪師便前來看她,拿起插在瓶中的花,指給地獄太夫看,地獄太夫便微笑,一邊爲禪師斟酒。當一休禪師喝得微醺時便說:


  「啊,太夫,大覺世尊五十多年來,也只不過是爲了摘此花、得此酒。因爲你,使我了解迦葉,我的正法眼藏湼槃妙心,眞相無相微妙的手法。現在,用不著坐禪,便可以隔絕是非之門,可以恣意地爲所欲爲。」禪師說完便回去了。


  地獄太夫露出微笑,領悟了一切,日後言行便判若二人,把金銀當作水般地用盡,不再積存財物,對朋友、佣人也大大慷慨,因太夫的關係,使這家酒家更爲繁榮。


  釋迦牟尼開悟後又活了五十多年,是想將自己開悟的眞理傳授後人,而繼承其業的是迦葉尊者,其間的過程是這樣的:
  「有一天,釋迦牟尼在衆弟子面前說法,卻不說一句話,只是指著一朵蓮花,衆弟子不解其意,心中疑惑萬分。此時只有迦葉尊者一人在看到花以後微笑起來,釋迦牟尼便說:『我的佛法眞理已傳給迦葉了。』」


  一休禪師也像這個故事一樣,把一朵花展示給地獄太夫看,而太夫也露出微笑,換言之,是模仿迦葉來顯示她的開悟。


  所謂的禪,並非以知識來學習,而是透過經驗來領悟的宗教。師父可以引導弟子接近開悟,卻無法使其開悟,這乃因爲每個人必須根據自己的經驗,才能眞正領悟個中道理。所謂禪就是「心」的意思,所謂「以心傳心」就是從心傳到另一顆心的過程,這便是禪的基本道理。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