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文
昔有一人,貧窮困乏,多負人債無以可償,即便逃避至空曠處。值篋,滿中珍寶,有一明鏡著珍寶上,以蓋覆之。貧人見已,心大歡喜,即便發之,見鏡中人便生驚怖,叉手語言:「我謂空篋都無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篋中,莫見瞋也。」
凡夫之人亦復如是,為無量煩惱之所窮困,而為生死魔王債主之所纏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諸功德。如值寶篋,為身見鏡之所惑亂,妄見有我,即便封著,謂是真實,於是墮落失諸功德,禪定道品、無漏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棄於寶篋,著我見者亦復如是。

釋 義
從前有一個人窮愁潦倒、生活艱難,欠別人許多債,而且無力償還債務,所以逃到荒郊野外躲債。他偶然發現一個盒子,裡頭裝滿奇珍異寶。珍寶上有一面鏡子,鏡子上蓋著蓋子。窮人見了珍寶,心裡十分雀躍,便馬上掀開盒蓋,卻在鏡中看見一個人,嚇了一大跳,連忙拱手賠不是說:「我原本以為這是個空盒子,沒有裝東西,沒想到您在這盒子,請千萬別生氣呀!』
一般凡夫也是這樣的,被無盡的煩惱所困擾,為生死輪迴這魔王債主所糾纏,因為想逃避輪迴,才到佛法中避難,因而也就按善法修行,作種種功德。就像這個窮人撿到寶盒,在鏡中見到實際的形體而覺得困惑,因為執著於自我的迷惑混亂中,使他們以為那是真實的,所以乾脆關上善法的寶盒,結果墮落、丟失了已有的功德、憑禪定修習的結果。沒有煩惱的德行,修三乘的果報,全都失去了。正像這位愚蠢的窮漢扔掉寶盒,一切偏執於自我之見的人也正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