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給遭到喪子之痛的父母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揚棄自己的迷惑
第二章 解除人際間的糾紛
第三章 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第四章 培育慈悲心
第五章 要認識每天的價值
11、給遭到喪子之痛的父母

11、給遭到喪子之痛的父母

世界是無辜的,生死存滅為一種自然的現象,有生就有死,能有這種安於天命的寧靜心情,才能得到安樂。 —— 大般湼槃經

   傳統的育子觀念是「養兒防老」,因此許多父母將全部愛心傾注在孩子身上,噓寒問暖無微不至,萬一孩子遭遇不測,父母立刻痛不欲生,有些母親甚至念子心切而致瘋狂,或者是從此再也提不起任何生趣了。

   我有一位最近遭受喪子之痛的朋友,自從他三歲兒子離世之後,便意志消沈,上班無法集中精神,閒暇提不起娛樂的興趣。親愛的人死亡,悲痛是理所當然的,這不需要哲學來安慰,事實上也無法安慰。但是悲痛的深處不僅僅是你將無處尋覓他的音容,更重要的,你必會對其他的生者表示更多的愛。

家庭

   天下父母心,古今中外皆然。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一位女人叫吉坦爾,她那剛會走路的小孩遽然去世,吉坦爾悲傷過度,竟幻想死能復生,每天抱著小孩的屍體到處求醫。但是,誰也對她愛莫能助,她却依然不死心。某日,有位賢達之士告訴她:「我告訴妳一個知道這種藥的人。」吉坦爾聽了十分高興,連忙問他住在什麼地方?賢者說:「南邊有一處祗園精舍,住著一位釋迦牟尼,妳去請教他吧!」吉坦爾立刻去找釋迦牟尼,向他說明來意,釋迦牟尼告訴她:「有一種白芥子,可以起死回生,妳去要來之後,讓孩子含在嘴裏,他就會復活過來;不過,白芥子得在沒有死過人的家裏才有。」吉坦爾不禁喜出望外,隨即到街上挨家挨戶的訪問,希望人家能給她那種白芥子,然而却没有一家未曾死過人!最後,她疲乏已極地回到釋迦牟尼那兒,極爲失望地向他說:「你說的那種白芥子,我到處都沒辦法找到!」釋迦牟尼這才點破她:「那是當然的事,人會出生,也就會死,任何人都不可能違反這個常理而永生不死的。」此時的吉坦爾才恍然大悟自己真是太愚蠢了。爲了超渡孩子的亡魂,她從那天起即皈依佛門。

   前面我提到的那位朋友,也是在他孩子死後許久,才領悟到人死不能復生,無論你如何的悲傷,也無法使死去的人再復生;父母如果過份的悲痛,反而會使死去的孩子變成不孝,因此爲了不讓死去的孩子蒙受不孝的罪名,父母應節哀順變。

   失去最疼愛的孩子,任誰也會傷心,但儘是傷心並無濟於事,甚至讓死者在黃泉之下不得安心,因此最重要的生者要振作精神,繼承死者遺志或遺愛,以慰他在天之靈。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