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法門的修習
書籍目錄
卷一、六妙門初講
卷二、六妙門續講
第五相攝六妙門
第六通別六妙門
第七旋轉六妙門
第八觀心六妙門
第九圓觀六妙門
第十證相六妙門
卷三、六妙門(原文)
卷四、六妙門析論
六妙法門的對治
修學六妙法門的根機
六妙法門的修習

六妙法門的修習



一、修習之方便

   《六妙門》之修習,對實際的修行以及其過程,有著系統性說明的文字,是在第二章「次第相生六妙門」中。此章依著六門的排列次序,每門開為「修」、「證」二法,故共有十二門,層層深入。在此將加以介紹,並略為說明。不過,由於《六妙門》的六種修持方法,都是屬於在坐禪時所用的調心法門,故在《六妙門》文中,只是直接地將這些法門介紹出來,至於在修習前應有的事相上和心理上的準備,修習時及之後應知道和應作的事項—— 即所謂的「方便」,都沒有說明。因此,必須參考《小止觀》、《釋禪波羅蜜》及《摩訶止觀》的方便部分。天台止觀中有名的二十五方便中,對於修習禪坐之行者應有的準備及應知的事項中,最重要的應是如何調三事,即是「調身」、「調息」及「調心」。在《釋禪波羅蜜》中,有一段文字說明三時調三事,即:入禪調三事、坐中調三事和出定調三事,頗有參考價值,對行者確有幫助。

路 2

   從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理解到如何於三時善調三事。舉要言之:入禪時,是從粗入細,故須調身、調息,然後調心:在坐之中,則隨宜調伏,使身、息、心三者,皆能安住;出定時,是由細出粗,故先動心念,作兩、三次深呼吸,然後動身,按摩下座。程序分明,修學者當須注意,這對打坐者是很重要的。

二、六妙法門的修習

   接著談進入修持之法門,即是如何應用修持之方法來攝心調心,使心安住而進入禪定,再由之而開發智慧。這也是坐中調心的一段,在「第二次第相生」章裡,有相當清楚的說明:

(一)修數與證數

   1.修數者:「行者調和氣息,不澀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

   這是初入門之方法,也即是「二甘露門」的「數息觀」,是攝心的最好方法之。倘若此一法門亦無法掌握,則其他法門無論說得如何高、如何妙,皆難以入手,故行者必須重視此一法門。此法看來簡單,其實未必如此。行者於坐定時,將息調好,至不澀不滑後,心情放鬆,將注意力集中於鼻息出入之處;然後隨著呼吸,從一至十地數著,可數入息或出息,但切勿出入息皆數。若數時超過了十,或中間失去了數目,當攝回散心,從一再數起。

   若完全沒有靜坐經驗或初學者,要能夠把握到所數的數目,隨著自然呼吸之節奏,綿綿不絕地持續,那也是需要下一番相當工夫,同時經過一段時日的修習。然而初學者切切不可急躁,在數息時,妄想紛紛,若因心急,則不唯妄念愈加紛亂,無法獲得片刻之安靜,亦會令行者對打坐失去信心及興趣。此時當勿理會這些驅之不散、趕之不走的妄念,因妄念是眾生無始以來即不斷在内心紛擾的,故發現此現象後,當更加專注於數息之方法,一心數息,以此攝心,經過一段時日之用功,便會有進步,對數息的方法也漸漸地感到有信心及興趣,而能安心去作這簡單的修持方法。

   2.證數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緣,覺息虛微,心相漸細。

   若至證數階段,則表示已有了明顯的進步。此時自己已經能夠完全安心於數息之方法上,不必刻意去數,而數目能綿綿不斷,粗的妄念已經減少或消失了,其他較細的妄念雖還存在,但已沒有足夠的力量干擾數息的心念。到這種時候,便會「患數為麁,意不欲數。爾時行者,應當放數修隨」。

(二)修隨與證隨

   1.修隨者:「捨前數法,一心依隨息之出入,攝心緣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緣,無分散意。
   此時,覺得數息之心念為粗、為累贅,故自然而然地捨去而專心於息上,隨著息之出入而安心其中,妄想分別,力亦微弱,使人感覺到它們似乎並沒有存在。

   2.證隨者:「心既微細,安靜不亂,覺息長短,遍身入出,心息任運相依,意慮恬然凝靜。
   此時,心念與息相依,似已合成一體,故息之長短,了了分明,息遍全身流通出入,亦清晰覺知。因此,會有一種恬然凝靜之感覺。但這時由於心念是隨著息之流通出入,而依然是一種運動,故會「覺隨為麁,心厭欲捨,如人疲極(因隨息之心尚是動態的,故持久會有一種疲倦之感覺)欲眠(指心欲進入靜止之境),不樂眾務。爾時,行者應當捨隨修止」。

(三)修止與證止

   1.修止者:「息諸緣慮,不念數、隨,凝寂其心。

   要捨棄息之數及隨的時候,因息是動的,心欲靜止下來,故須將心安住於身體一些處於中間之部分,如鼻端、掌心或丹田(丹田位於臍下二寸之處,但此觀丹田或安心於丹田之法,若無師父指導,不宜隨便應用。尤其女眾,若用之不當,影響生理,往往會有血崩或月經不調之生理毛病產生,故須謹慎),心止於一境,則能住於寂止,一切諸緣及慮念便平息,使不生起擾亂之力。此即所謂的「繫緣止」。

   但是《釋禪波羅蜜》中,則說明至此時應該應用「制心止」,即「心若覺觀,即制令不起」。也即是說,讓心安住於平靜之中,若一覺察有妄念蠢動,即時制止它,令它不生起,使心凝寂不動。

   2.證止者:「覺身心泯入定,不見內外相貌,定法持心,任運不動。

   能證止者,即已入定,得一心不亂之境界。但行者於此時,切勿因得一心之定境,獲得輕安、寂靜、穩定之種種樂境,而耽著其中或貪戀不捨。因為此定只是心力之全部集中,固然能得禪定之樂,獲宗教之體驗,發出一些不可思議之力量(神通),但卻不能斷除煩惱,了脫生死,故非學佛者修禪之目標。行者當知此定「皆屬因緣,陰、界、入法,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故應以此定為基礎,不著於此止定之境而起返照明觀,修習智慧。

(四)修觀與證觀

   1.修觀者:「於定心中,以慧分別。觀於微細出入息相,如空中風;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心識無常,剎那不住,無有我人,身受心法,皆無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
   此即是觀照之心,對息相、四大、五蘊等諸法之自性(無常、無我)作深入之觀察。平常所聞佛法,雖知無常無我之義理,但未作觀察,只懂得其理而無親切之感,此時已得定心,定心深細,觀照作用非常敏銳,故於起覺照時,就能深刻地覺察,甚至親身體驗到無常和無我之真相,深徹地明瞭諸法緣起之真諦。

   2.證觀者:「如是觀時,覺息出入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三十六物,及諸虫戶,內外不淨,剎那變易,心生悲喜,得四念處,破四顛倒。
   當觀照之工夫用得較深時,即能洞見內外之種種不淨物;徹見緣起和合之身心,剎那變易不住,無常無我,覺受是苦。證身、受、心、法四種念處,破淨、樂、常、我四種世間顛倒之見。「觀相既發,心緣觀境,分別破折,覺念流動,非真實道。爾時當捨觀修還。

(五)修還與證還

   1.修還者:「既知觀從心生,若從折境,此即不會本源。應當反觀觀心:此觀心者,從何而生?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即已有觀,今實不爾,所以者何?數、隨、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觀故。若從不觀心生,不觀心為滅生,為不滅生?若不滅生,即二心並,若滅法生,滅法已謝,不能生觀。若言:亦滅亦不滅生,乃至非滅非不滅生,皆不可得。當知觀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無觀心。若無觀心,豈有觀境?境智雙亡,還源之要也。
   前面之種種觀想法,是以能觀之心智,去觀照種種境界,證境時,即能生出觀照之慧見種種境,然此時則還照能觀之觀心。觀照此能觀之心從何而生?不論從觀心或非觀心生,在返照之下,皆不可得。於此種種剖析,覺察到能觀之心非有即空。能觀之心既然是空,所觀之境亦非有,故心境雙亡,歸還本源。

   2.證還者:「心慧開發,不加功力,任運自能破折,反本還源。
   此時智慧開發,證境加深,不加功力而能任運自然,返照境智雙亡之境。然此時當知「若離境智,欲歸無境智,不離境智縛,以隨二邊故,爾時當捨還門,安心淨道」。

(六)修淨與證淨

   1修淨者:「知色淨故,不起妄想分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息妄想垢 …… 息分別垢 …… 息取我垢,是名修淨。舉要言之:若能心如本淨,是名修淨。亦不得能修、所修及淨、不淨,是名修淨。
   見五蘊等一切法本淨,故不起種種妄想分別。此時則妄想、分別、我執等垢皆息滅,並能見一切法之能所、淨垢、生滅等相對法,皆成戲論,一切本來即清淨無染,如 如不動,則能徹見諸法之本性。

   2.證淨者:「如是修時,豁然心慧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三昧正受,心無依恃 …… 真無漏慧發也,三界垢盡。
   若能於修淨時,證得本性清淨之境界,心慧相應,入三昧正受,則無漏慧開發現前,斷三界垢盡而證入涅槃,了脫生死。

三、小結

   從上述的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六妙門》的修習事相。《六妙門》雖分為六,其實可歸納為「止」與「觀」二門。「止」門即是「數」、「隨」、「止」,是屬於修定的法門,因為這三個方法皆著重在使內心止息妄念,而能安住於定境中。「觀」門即是「觀」、「還」、「淨」,是屬於修慧的法門。此三門皆著重在智慧的觀照,因此文中又提及,「觀眾生空故名為觀,觀實法空故名為還,觀平等空故名為淨」;「空三昧相 應故名為觀,無相三昧相應故名為還,無作三昧相應故名為淨」;「一切外觀名為觀,一切內觀名為還,一切非内非外觀名為淨」;「從假入空觀故名為觀,從空入假觀名為還,空假一心觀名為淨」。

   止門是觀門的前方便,若無此三種修定之工夫為基礎,行者未能止息妄念或達到一心不亂之定境,則觀門的修慧法門,難以入手。雖亦能作觀想,但以散亂心或不定心作觀,往往成為妄想,對於所觀之境,亦只能以虛妄分別之心念去理解分別,縱使再了解得深刻,亦難成出世間的無漏慧,不能斷除生死之本,煩惱之根。

   但若只停滯在禪定的境界,沒有再進一步去觀慧,則所修得之境界,也只能算是世間之禪定工夫,與外道所修的沒有兩樣。因為佛法的特質是智慧的修習,觀照離去了智慧,便不能見到佛法與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也顯示不出佛法的深湛偉大。

   《六妙門》是著重於智慧的修持方法,適應慧修的眾生。在《釋禪波羅蜜》中有說:「自有眾生慧性多而空性少,為說六妙門。六妙門中,慧性多故,於欲界(定或)初禪中,即能發無漏,此未必至上地諸禪也。」此法門雖以慧修為重,不需入深定而能發無漏慧,但也必須具有基本的定境,否則無漏智慧亦無法開發。這是六妙法門的特點。

   有一些修持佛法者,皆有所偏重。偏於修定者,終日以打坐為要務,視讀經思惟為贅;偏於修慧者,則只重視理論的了解或未得基本定功便大作觀想,這都是有所偏的。行者當明白修止與修觀的重要性,止觀並進,定慧雙修,才是佛教之中道法門。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