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書籍目錄
34.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34.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35.「殺人兇手」才能成為阿羅漢,為什麼?
36.世間充滿著什麼?



(34)「在家人不能成為阿羅漢,是嗎?」

   對這問題也不要給予「能」或「不能」的絕對答案,而必須這麼回答:「阿羅漢是超越僧俗的」。然而一般人都說在家人一證悟成為阿羅漢,就得在七天內趕快出家,否則將會死亡,這是後期的人在論、疏或其他作品中,過份自大、武斷的說法。

   阿羅漢一定都是超越僧俗的,沒有人能夠把阿羅漢變成俗人。因此,不要去宣稱阿羅漢會不會在俗,縱使抓了個阿羅漢,強迫他過在家生活,使阿羅漢成為居士,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已經超越僧俗了。


(35)還有一個問題:
殺人兇手」才能成為阿羅漢,為什麼?

   這問題很容易回答。這是說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必須先殺死「人」(或「主體」),如果我們沒有殺死「人」,就無法成為阿羅漢。必須先殺死「人」、「自我」、「我」、「你」、「他」、「眾生」等概念,這意思是:一定得止息對「這是動物」、「這是人」、「這是自我」等的執著,去殺死「人」或殺死所謂「人」的東西,這樣作就會立刻成為阿羅漢,因為在成為阿羅漢之前,必須先將「人」一一殺死。

佛陀有時在某些場合用比這還強烈的字眼,他說:「成為阿羅漢之前,必得先殺死『父母』」。這裡的「父母」是指能夠造作的煩惱,特別是無明、愛、取,或任何具有「父母」繁殖功能的「法」──它可以生產出「人」的感覺。所以必須先把它們一一殺掉,也就是必得先殺掉那個「人」的「父母」,才可能成為阿羅漢。這裡有個惡名昭彰的殺人魔──盎掘摩羅(Angulimāla)的故事。當盎掘摩羅聽到佛陀口中發出「止」字時,他正確地瞭解了這個字的意思,當下把「人」一一殺死而成為阿羅漢。有些人由於誤解,嘗試解釋佛陀所說「止」的意思是──停止殺人了,停止追殺人了,而盎掘摩羅卻未停止,仍繼續殺人,這樣的解釋是不正確的。當佛陀說「我停止了」,他的意思是「我已經停止做『人』,徹底止息做『人』了」。盎掘摩羅正確地領悟停止做「人」的意義,同時他也一樣地停止做「人」,這就是說他能殺掉「自我」,由於這麼「殺人」,盎掘摩羅於是像佛陀一樣成為阿羅漢。即如故事中這麼簡單的一個「止」字,也被大多數人完全誤解,它被錯誤地解釋、討論、教導,以致自相矛盾。假如說只要停止殺人就可以成為阿羅漢,那真是太荒謬了!所以,必須要停止做「人」,殺死對「人」、「自我」、「我」、「你」、「他」、「眾生」等的執著,才可以成為阿羅漢。換句話說,殺「人」以成為阿羅漢。



36)現在先檢視一個次要問題,好讓我們更瞭解以下的問答。我要提出的問題是:
世間充滿著什麼?

   有些人以這樣的角度回答:「世間充滿著苦」,他們說世間只有苦的生起、苦的安住、苦的息滅。這樣的說法沒有錯,但令人難以理解。
   這個問題應像佛陀一樣回答:「世間充滿著『空』。世間都是『空』的,沒有什麼是『我』或『人』。」因此,不要只滿意「世間只有苦,沒有什麼不是苦」的回答,而認為這說法是對的。這說法確實是正確的,但太過含糊,一不小心就錯了,因為只要對一切事物都不執著,就一點也不苦了。

   要充分瞭解世間和構成世間的任何東西,本身並不是苦,是人們起了執著才有苦,如果沒有執著就無苦。因此不可以說生命是「苦」或「不苦」,若只說「生命是苦」,那麼是太膚淺,且太過簡化了。有執著的生命是苦的,若不執著就不苦了。生命不是毫無意義的,它有價值,喜歡說生命沒有價值的人,是因為他們不知如何讓它有價值。如果我們知道怎樣把「生命當成工具」,用它來認知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和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那麼生命就有價值了,它已成為學習、修行和獲取成果的根據地,同時也是用來瞭解人類所能達到的至高無上境界──涅槃的基地。所以請記住!生命真的有意義,但是對不知如何利用它的傻瓜而言,生命一點價值也沒有。世間充滿著什麼?從某個角度看,你會說它充滿著「苦」,或簡單地說「它是苦」,但從較高層次的角度看,你可以說它什麼都不是,只有無止盡的生、住、滅,生、住、滅……。如果我們執著它,就會產生痛苦;如果我們不去執著,它只是繼續生、住、滅罷了。所以,已解脫和證阿羅漢果的人,不會把這些當成痛苦或快樂,他們清淨的五蘊(pañcakkhandha)只是隨著因緣而遷流變化,那不能說是苦的。世間充滿著什麼?充滿著生、住、滅的事物,執著就苦,不執著就不苦。

書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