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三十年,淡淡三十年,朦朦淡淡六十年,臨終時把糞拿出來獻給梵天。

一休禪師於西元一四八一年十一月圓寂,享年八十八歲,其臨終的遺言即爲:「朦朦三十年,淡淡三十年,朦朦淡淡六十年,臨終時把糞拿出來獻給梵天。」
朦朦爲朦朧之意,淡淡即是清爽,這二個形容詞是指人生未曾掌握到任何東西。「臨終時把糞拿出來獻給梵天」之意爲:「自己臨死前,只擁有藏王腸裏的糞,因此只好拿出當貢品。」此句話延伸爲:「還出自己的一切,如今又要回到原來空的世界。」
企業的成長有一定的模式。現代人爲了增進利益,便將得來的投資報酬重新加入投資,以擴大市場的佔有率,藉此提昇業績;這種只強調成長的經營態度,終會有極限,在大量生產之下,難保滯銷的情形不會發生。
滯銷的發生原因不全在於同業競爭,往往是供過於求。滯銷便阻礙了收益,爲企業帶來了不少困擾,在低成長的淡季中,任何主管人員都無法忘懷高銷售額及資本回收的美夢。這種貪圖高利益的夢,是一味追求成長及收益觀點所造成,未來成功的企業將擺脫以往只注重成長的經營方式,並注重平衡的模式。
稻山嘉寬經團連會長曾說:「我最厭惡『穩定成長』這個名詞,反倒是稱爲『安定經濟』比較合理,經濟也像人一樣,無法年年成長。」這位先生被視爲不貪戀成長,是「忍耐」哲學的創始者,他明白地指示出未來的經營方式,可供企業界參考。
經營的目的是爲了使企業存續,這種如掌舵般重要的工作必須配合企業模式,以期達到平衡。若一味地賺錢或擴大市場的佔有率,將使企業的壽命縮減。所謂的安定經濟即是去除朦朦淡淡,爲企業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