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使我死了,何處也不前往,就留在這裏。不要問,我也不會說。

一休禪師臨終時,有位弟子問道:「師父,你死後要去哪兒?」一休禪師回答道:「即使我死了,何處也不前往,就留在這裏。不要問,我也不會說。」
結果禪師在山城國薪村的酬恩庵圓寂。
禪的問答裏常使用死後將往何處來引導人開悟。禪師回答「我哪兒也不去,我就在這裏」是表示「在我死後也無法回答」。一般人都認爲在死後會前往地獄或極樂世界,但禪卻否定了這個說法,禪把認爲有地獄、極樂、冥土視爲心放不開的關係,禪對生的看法是 —— 從無出生,活在無心,又歸於無。
禪師在臨終前,篤實說出禪的境界,經濟也會有以後要何去何從」的迷惑,例如當年全世界因缺乏石油之說而騷動,又因油價太高而引起石油危機時,沒有石油卻高度需要石油的日本,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不安。雖然日本已從依靠石油的體制蛻變出來,但今日又有另一項難題,世界上的石油生產供過於求,以致油價大跌,此刻又出現了「石油該何去何從」的問題。
發生石油危機之初,引起全球性的恐慌,大量開發油田,投資金額據傳高達五千億美金,如今想要回收自然不易,這些國家包括了美、日各國。石油跌價時,債務國無力償還借貸,而投資國也變得焦躁不安;以石油進口國日本而言,石油跌價可提高收益,成長率也相對地提昇,但是物價低落卻使其名譽也下滑,這種情形稱爲「反通貨膨脹」。
由此可知,無論石油價格是漲或跌,都會帶來困擾,若只貪圖眼前的利益,遲早會有無窮的後患,相對地,若能以長遠的眼光去洞悉局勢,並警覺地隨時修改方針,便可保持平衝,有句諺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便是這個道理,而「何處也不前往就留在這裏」的禪意也寓於此。